聯合國環境規劃署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1972成立,總部設在肯尼亞首都內羅畢。根據19972月召開的聯合國環境規劃署19屆理事會通過的《關於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作用和任務的內羅畢宣言》,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主要任務是:
1、利用現有最佳科技能力來分析全球環境狀況並評價全球和區域環境趨勢,提供政策咨詢,並就各類環境威脅提供早期預警,促進和推動國際合作和行動;
2、促進和制定旨在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國際環境法,其中包括在現有的各項國際公約之間建立協調壹致的聯系;
3、促進采用商定的行動以應付新出現的環境挑戰;
4、利用環境署的相對優勢和科技專長,加強在聯合國系統中有關環境領域活動的協調作為,並加強其作為全球環境基金執行機構的作用;
5、促進人們提高環境意識,為參與執行國際環境議程的各階層行動者之間進行有效合作提供便利,並在國家和國際科學界決策者之間擔當有效的聯絡人;
6、在環境體制建設的重要領域中為各國政府和其他有關機構提供政策和咨詢服務。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理事會的成員由聯合國大會選出的58個國家組成,任期三。其中,非洲16席,亞洲13席,東歐6席,拉美和加勒比地區10席,西歐和其他國家13席。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成立以來,中國壹直是其理事會成員。
世界環境日:冰川消融後果堪憂
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將世界環境日的主題確定為“冰川消融,後果堪憂”。
地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為了提高人們的環境保護意識,19726月5日,聯合國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舉行首次人類環境會議,通過了著名的《人類環境宣言》及保護全球環境的“行動計劃”。同10月,第27屆聯大根據斯德哥爾摩會議的建議,決定成立聯合國環境規劃署,並正式將6月5日定為“世界環境日”。從1974起,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每都為世界環境日確立壹個主題,並展開相關的`宣傳活動。
隨著人類活動的加劇,大量溫室氣體排放造成地球氣溫不斷增高。根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提供的資料,從18世紀中葉工業革命至今,全球平均氣溫增高了0.75攝氏度。
全球氣候變暖,導致了冰川融化、冰蓋縮小、冰架斷裂。德國研究人員曾指出,目前全世界還有約16萬處冰川,而它們正快速消融。比如,歐洲阿爾卑斯山的冰川面積比19世紀中葉縮小了三分之壹,體積減少了壹半;非洲最高山乞力馬紮羅山的冰川,從1912至今,其山頂的冰冠縮小了80%。冰川的消融使上述地區的永凍土層喪失了“粘合劑”的功能,致使山崩和泥石流頻發。
另外,氣象觀測發現,過去幾十,北極永久海冰在減少,冰川和凍土在融化。歐洲航天局專家根據衛星圖片分析後發現,夏季,歐洲北部至北冰洋區域大約5%至10%的永凍冰開始松動融化。此外,南極在過去十幾裏也有三大部分的冰架坍塌,而缺乏冰架支撐的冰川活動顯著加速,冰層也隨之變薄。
冰川融化導致海平面升高,較低地勢的海島及海洋沿岸城市就會面臨被淹沒的危險。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曾發布氣候評估報告指出,如果全球平均氣溫的升高按目前狀況持續千的話,會最終導致格陵蘭冰蓋的完全融化,進而導致海平面升高約7米。更可怕的是,如果南極冰蓋全部融化,全球海平面將升高60米,給地球造成的災難將是毀滅性的。
地球變暖是造成冰川消融的重要因素,世界各國有***同的義務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但發達國家應發揮更大的作用,率先承諾減排義務,幫助發展中國家應對氣候變化能力,從根本上扭轉地球變暖的趨勢,保護人類的***同家園。
為呼應這壹主題,結合我國環境保護的中心任務和重點工作,展示中國政府和人民減少汙染物排放、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的決心和行動。
中國政府在經濟社會“十壹五”發展規劃中提出要實現主要汙染物排放總量減少10%的目標,並將這壹約束性指標層層分解、落實到各級政府各相關行業。當前,各級政府高度重視,工作力度明顯加大,約束性指標的導向作用開始顯現。推動汙染減排、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是全社會***同的責任,不僅需要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加大工作力度,而且需要取得最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支持,動員最廣泛社會力量踴躍參與。將“汙染減排與環境友好型社會”確定為今世界環境日中國主題,旨在加大宣傳力度,鼓勵公眾參與,充分發揮社會各界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使減少汙染物排放、與環境友好相處成為每個單位、每個企業、每個社會成員的自覺行動。
世界環境日:拿什麽拯救妳,我的地球
4月2日,為在墨西哥城推廣使用自行車,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市長馬塞洛·埃夫拉德帶頭騎自行車上班。汽車的普遍使用是導致溫室氣體大量排放的重要原因。
3月31日晚,澳大利亞的悉尼歌劇院熄滅主體燈光。當晚19時30分開始,悉尼市數萬戶商家和居民集體斷電壹小時,以引起人們對溫室氣體排放導致全球變暖的關註。
2月27日,澳大利亞悉尼的電器推銷員戴夫·埃雷特手舉壹只舊式白熾燈泡和壹只新型節能燈泡。由於新型節能燈可以節約更多資源,政府提倡用它取代舊式白熾燈泡。
1月12日,葡萄牙首都裏斯本東北407公裏以外的山谷中佇立著壹排風力發電機。風能是可再生、無汙染的清潔能源,目前世界上很多國家已經將其作為壹種成熟的清潔能源進行商業化開發,被人們譽為“綠色電力”。
6月15日,在西班牙巴利阿裏群島附近海域,兩名綠色和平組織成員手舉寫有“金槍魚全都哪兒去了”的條幅潛入水下,以呼籲人們關註並保護日漸稀少的金槍魚。
2月14日,在菲律賓的普林塞薩港,剛剛參加完集體婚禮的新人從他們種植在沙灘上的樹苗旁走過。當天是情人節,壹個由百對新人參加的環保集體婚禮在這裏舉行。新人們在沙灘上種植了紅樹。
5月30日,誌願者打造的新“諾亞方舟”佇立在土耳其亞拉臘山上。它引起人們的深思:如果我們繼續破壞地球,當最終的災難到來,還有誰能將人類拯救?
環境惡化、氣候突變、冰川消融、海面上升……這些並不只是少數人才應該擔憂的問題,地球家園與我們每壹個人息息相關。在環境問題日益嚴峻的今天,我們是否應該靜下心來想壹想,還能做些什麽以拯救地球和我們自身?
全球10大環境問題1、氣候變暖2、臭氧層破壞3、生物多樣性減少4、酸雨蔓延5、森林銳減6、土地荒漠化7、大氣汙染8、水體汙染9、海洋汙染10、固體廢物汙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