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藝術簽名 - 對《如何做人、做事、學習》壹書的思考。

對《如何做人、做事、學習》壹書的思考。

做人,做事,學習。

壹年前,在我看來,大學的體育課是極其輕松的。上課的時候大家都很輕松的學了壹些基礎知識,考試也沒有現在多,每節課都讓我們很緊張。

但是,久而久之,我漸漸喜歡上了洪老師的排球課。雖然他給了我們很大的壓力,每個班都有任務,但是有壓力才有動力。他讓我們每節課都有進步,都有收獲。

而且,他每節課帶給我們的文化,讓我們與外界保持聯系。做人做事學習是寧波大學名師講堂。但是在洪老師的課堂上,我們能感受到他帶給我們的是壹種學習方法,壹種待人接物的態度,比如實事求是,學以致用,賢德載物等等。他教的知識從來不牽強,永遠是好的。

洪老師的課堂文化豐富多彩,讓我們對每壹堂課都充滿期待。我知道他用心準備了每壹節課,因為只有用心才能把事情做好。

文化熏陶是壹個潛移默化的過程,在影響著我們排球班的每壹個學生。相信會影響到更多的人。

壹年前,在我看來,大學的體育課是極其輕松的。上課的時候大家都很輕松的學了壹些基礎知識,考試也沒有現在多,每節課都讓我們很緊張。

但是,久而久之,我漸漸喜歡上了洪老師的排球課。雖然他給了我們很大的壓力,每個班都有任務,但是有壓力才有動力。他讓我們每節課都有進步,都有收獲。

而且,他每節課帶給我們的文化,讓我們與外界保持聯系。做人做事學習是寧波大學名師講堂。但是在洪老師的課堂上,我們能感受到他帶給我們的是壹種學習方法,壹種待人接物的態度,比如實事求是,學以致用,賢德載物等等。他教的知識從來不牽強,永遠是好的。

洪老師的課堂文化豐富多彩,讓我們對每壹堂課都充滿期待。我知道他用心準備了每壹節課,因為只有用心才能把事情做好。

文化熏陶是壹個潛移默化的過程,在影響著我們排球班的每壹個學生。相信會影響到更多的人。

邱發祖:做人,做事,學習。

早年讀《春秋左傳》時,記得有壹句話:“太德,然後立功,然後立言。”德行是做人,建功是做事,做聲明是學習。作為醫生,我們是有學問的,但做人是最起碼的要求。所以我經常思考怎麽做人,怎麽做事,怎麽學習。

壹、如何做人

如何做人?這個問題很難回答,只能靠自己去感受和思考。我想了很久,覺得要做壹個醫生,做壹個好醫生,首先要做壹個好人。什麽是好男人,就是誠實正直,謙虛孝順,關心別人勝過關心自己,做壹個豁達的人。

第壹,做壹個誠實的人。去年發生了兩件事,讓我很不安。壹個是我們學院的研究生,帶著高度贊揚的推薦信去了我的母校同濟大學同濟醫院。但是,他的工作很差,表現不好。當他發現推薦信是假的,他自己寫的。當然,他也被解雇了。另壹個是某醫院的醫生,在德國進修後寫了壹篇論文,去年發表在我院學報(英文版)上。由於投稿附有這兩個德國人的兩封信,我同意發表。今年,這兩位德國作者發現他們不同意他發表這篇論文,因為他不是壹個人做這項研究的。經進壹步詢問,我們發現德國作者同意發表的兩封信是假的,是他自己寫的,並有他的簽名。現在德國作者堅持要求他在我院學報(英文版)上用英語和德語公開道歉,並要求取消這篇論文。中國有句古話:想默默無聞,就要自己動手。如果妳做壹些不誠實的事情,遲早會出問題。

前幾天在2004年6月5438+065438+10月5日的《人民日報》上看到壹篇短評:著名物理學家、諾獎得主丁肇中在南航做學術報告時,有同學問了三個問題,丁肇中說了壹句“我不知道”,讓在場的同學都很驚訝,卻贏得了臺下熱烈的掌聲。

還有,世界三大男高音之壹的帕瓦羅蒂,在壹場大型演唱會的高潮部分突然停了下來。當時壹片嘩然,但帕瓦羅蒂坦言自己忘記了歌詞,請原諒。結果,全場爆發出熱烈的掌聲。

古語雲:“知之為知,不知為不知,知之為知”:知之為知,不知為不知。這種坦率和誠實是每個醫生或科學家都應該具備的不可或缺的素質。我壹直相信,最誠實正直的人,才是最聰明的人。

第二,做壹個謙虛的人。有些人是從國外回來的,或者是拿到博士學位的。我相信他在某個職業的某個領域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工作。而他在其他方面的知識欠缺,比如不同病情患者的臨床治療,需要請教別人。本人90歲,對計算機、納米技術、細胞因子、基因等新技術、新理論了解不多。我總是問我的研究生,但我並不因此而丟面子。相反,他們更尊重我。做個外科醫生或者拿個博士學位,不要以為自己高人壹等。妳想想,壹個司機,壹個電工,如果有機會學醫,也會成為壹個很好的外科醫生。

第三,我們應該尊重他人和老師。尊師的道理很簡單,因為人都要老。如果妳不尊重妳的老師,當妳老的時候,妳的學生也不會尊重妳。魏加寧博士說:每個醫生都有他輝煌的職業巔峰,也會有他衰老和退休的時期。如何看待退休教師?他們沒有權力和妳爭論,至少在妳心裏,妳應該給他留壹片尊重的領地。這句話是多麽深刻和高尚啊!

第四,做壹個寬容的人。我們要心胸開闊,善待他人,尤其是我們是科室領導或者上級醫生。

二、如何做事

我這裏說的是如何做壹個醫生,尤其是外科醫生。從65438到0939,我在德國慕尼黑大學醫院開始了我的外科生涯。手術工作壹年後,我的導師允許我進行第壹次闌尾炎手術。記得我做第三次闌尾切除術的時候,病人是壹個中年婦女,這個婦女在手術後的第五天突然死亡。雖然屍檢沒有發現手術有什麽問題,但導師還是嚴肅而冷漠地盯著我。他對我說:“她(死者)是四個孩子的母親!”65年前的這句話深深印在我的記憶裏,壹直教育著我,影響著我65年外科生涯中的作風和態度。

1947年漂洋過海回國就醫。我在上海工作的時候,有個女老師來看病。她在10年前做了剖腹手術。從那以後,她經常消化不良、便秘和腹痛。我反復檢查她的腹部,發現有壹個成人拳頭大小的腫塊,於是決定給她做手術。剖腹後看到的景象讓我大吃壹驚。原來是壹塊手術巾,縮成壹團,被腸袢緊緊裹住。這個異物在腹腔裏留了10年!恢復健康後,女老師親手寫了壹條橫幅:“生命雕零腐朽”,非常高興地交給了我。這樣的事件說明了壹個問題,就是醫生只要工作疏忽,就會給患者造成多年的痛苦,甚至終身殘疾。我想,如果這個病人是主刀醫生的親屬,他壹定會在手術後非常仔細地檢查腹腔,避免留下異物。要知道,壹個病人在全身麻醉不省人事的情況下,是願意讓醫生在他(她)身上動手術的。這是對醫生多麽大的信任啊!患者對醫生的高度信任,值得贏得醫生對親人的態度!醫生的態度,哪怕是幾句話,都會嚴重影響患者的情緒和生活。

記得20年前,壹個銀行女職員哭著來找我,說自己得了不治之癥——“甲狀腺癌”。這是壹個醫院門診部的外科醫生草率做出的診斷。當天,她壹家四口相擁而泣,哭了壹夜。我仔細詢問了她的病史,檢查了她的頸部。我以為她患的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亞急性甲狀腺炎。經過藥物治療,3周後甲狀腺腫大消退,癥狀消失。病人全家自然歡欣鼓舞。這件事說明,如果醫生不加思考,貿然做出錯誤的診斷,會給患者和他(她)的家人造成悲痛。壹個謹慎的醫生應該說什麽!

有壹次,壹個老太太來門診,說肚子不舒服很久了。我詢問了病史,然後讓她躺下,小心翼翼地摸了摸她的腹部。檢查結束後,她緊緊地握著我的手,久久地說:“妳真是個好醫生。去了六七家醫院,從來沒有壹個醫生摸過我的肚子。妳是第壹個給我做檢查的醫生。”這些話深深打動了我。我覺得壹個簡單的常規檢查,每個醫生都應該這樣做,才能給患者帶來如此大的安慰。這說明我們很多醫生沒有思考:病人在想什麽?還有壹次,壹個老兒科醫生因為十二指腸潰瘍來找我會診。我在x光片上看到十二指腸球部有壹個龕影,診斷很明確,就不再給他做腹部檢查了。當老醫生回來時,他說:“我很失望。邱醫生雖然給了建議,但也沒碰我的肚子。”這讓我想到,壹個醫生在生病的時候也會有這種想法,那麽壹個普通的病人如果有這種想法就更好理解了。

30年前的壹個星期天,我去漢口中山大道的壹家大型國營鐘表店修表。我問壹個值班的女同誌:“這表壹搖就有響聲。請妳看看好嗎?”她搖了搖,馬上還給我,說“修不了,沒有零件”。我小心翼翼地重復道:“請打開看看。”她不耐煩的看了我壹眼,說:“只要能走,什麽零件都沒有。”這時,我碰巧發現老胡同誌坐在這家店的另壹個角落裏。他是我的病人,也是這家店的員工。我馬上走過去,讓他檢查壹下手表晃得那麽厲害的原因。他打開手表後蓋,發現壹顆螺絲松了。他把螺絲擰到位,手表就修好了。我很高興,但也很生氣。我用手指著說:“那個同誌說修不了,連看都不看壹眼。我要去責備他。”胡同誌哈哈大笑,說:“邱博士,算了,算了!”和妳的醫生不是壹樣的嗎?”聽到這句話,我不禁有點臉紅,打了個哈哈,說再見。幾十年來,我壹直記得這句話:“不是和妳的醫生壹樣嗎?”這句話深深地激勵了我,讓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我從事外科已經65年了。在這65年裏,我看到和聽到了很多醫療工作中的失誤甚至事故。當然,醫務人員的工作是很辛苦的,大部分都是在為患者服務好。然而,也應該承認,少數醫務人員態度生硬,缺乏耐心,不願意聽取病人的抱怨。在醫院的門診部,我看到了很多從千裏之外趕來的病人。他們對幫助、診斷和治療抱有很大希望。但是,他們來看病時,有的醫生三言兩語沒有任何解釋;有的甚至冷眼相待,訓斥病人。我們醫務工作者在給病人治病的時候,腦子裏要形成這樣壹個概念,就是如果坐在或者躺在妳面前的病人是妳的親人,妳該怎麽辦?

三、如何學習

學習就是如何為人民多做貢獻。

第壹,要勤奮。壹個人壹生要有所成就,需要三個條件:①智商;2機會;③勤奮。我們必須珍惜每壹分鐘!記得五年前在湖北省宜昌市召開全國外科學術會議期間,我們有壹個半天的義診。我檢查了壹個甲狀腺腫大的女病人,需要手術。女病人讓我把手術安排在周二周三周四。我當時不明白,就問她為什麽。她說,周日,外科醫生打了壹晚上麻將,周壹,就沒精神了。周五又要打麻將,開始註意力不集中。我很震驚。這種現象雖然少見,但卻是普遍現象。如何珍惜時間,多讀書,對自己和患者都有好處。

第二,要夯實基礎,擴大知識面。我壹直主張年輕醫生輪崗制,不要馬上就設專科;大學是需要的,但是太專業化也不好。也是在宜昌召開的外科學術會議上,聽說骨科的醫生有的專攻脊柱,脊柱外科的有的專攻頸椎,甚至就以上三個頸椎,這顯然不利於年輕醫生的成長。要知道基礎是基礎,根深才能枝繁葉茂。只有在廣泛紮實的基礎上,才能學到紮實的專業知識,進壹步具備創造能力。

第三,勤於思考,善於探索。吳階平教授曾在《外科醫生的成長》壹文中說,闌尾炎手術前,我們要考慮:闌尾是在盲腸裏面、外面還是後面?闌尾周圍有粘連嗎?腹膜的反應程度如何?闌尾腔有糞石嗎?目前,有許多先進的設備,如CT、MRI、b超等。許多年輕的醫生過於依賴這些先進的設備來診斷疾病,而忘記了最必要的身體檢查。我的老師曾經說過:看x光可以區分三種醫生:爛醫生只看報告,不看片子;比較好的醫生先看報告,再看片子;最好的醫生是先看片子,再看報告。

第四,學習壹定要嚴謹求實,講究科學倫理。近年來,我國醫學事業發展迅速,醫學科研成果眾多,但另壹方面,學術研究領域也出現了浮躁急功近利的現象。最近看到朱昱教授的壹篇批評文章,對科研作風不嚴謹不求實,列舉了幾個不正常的現象,比如:壹些臨床研究論文,虛假病例,虛構隨訪結果,任意誇大治療效果;有的論文字跡潦草,錯別字多,缺乏必要的統計處理;有的論文方法簡單,結果簡單,結論卻無限誇大,說自己“先進”或“領先”;有些研究課題被分成幾篇論文發表在不同的雜誌上;有些論文甚至抄襲他人手稿、表格或其他書籍的插圖,但不註明引用出處,侵犯了他人的知識產權。這種現象越來越嚴重,迫切期望醫學研究者,尤其是年輕壹代,關註這種現象。更希望醫學學科帶頭人,尤其是研究生導師,對自己的學生所寫的科研工作和論文要認真審核,切忌浮躁,提倡實事求是,註重科學道德,樹立正確的科學學風。

希望對妳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