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藝術簽名 - 安徒生太監是怎麽死的?

安徒生太監是怎麽死的?

同治八年,太監安德海被巡撫丁寶楨抓獲處死。

安德海(1844—1869),直隸青縣人,10歲入宮,內廷太監。由於機智過人,談吐得體,深得慈禧太後的寵愛,成為慈禧太後身邊的當紅名人。之後,安德海被寵壞了,囂張跋扈。他雖然只是壹個六品藍翎太監,卻連小皇帝載淳、恭親王益欣等朝中大臣都不放在眼裏。安德海還經常搬弄是非,挑撥同治和慈禧太後的母子關系,使得小皇帝經常受到慈禧太後的訓斥。他越權皇帝,越權行事,已經到了同治皇帝受不了的地步。

同治八年(1869),久居宮中的安德海想進宮參觀,借機斂財。於是,他以籌備同治皇帝婚禮為借口,多次請求慈禧太後派他去江南購買龍袍,在宮中準備婚禮的東西,得到了慈禧太後的許可。在慈禧太後的支持下,安德海不顧清朝宦官不得出宮的祖傳制度,帶領壹批隨從成群結隊地出京。

安德海雖然自稱是欽差大臣,卻沒有攜帶任何公文,壹路太威風了。所以途經山東德州時,德州知府趙信對此百思不得其解:為什麽過邊境時沒有收到“明於霞余明”(清朝照例派大臣出京,兵部發公文,沿途地方官迎接)?仆役下船購買貨物不出示“傳牌集結”(清朝奉命離京的士兵,由兵部發給身份證件,不花錢買東西就可以經過各地,憑券就可以獲得地方官供給的物資)。為慎重起見,趙信立即向巡撫丁寶楨報告了此事。

丁寶楨早就對安德海的囂張氣焰十分憤慨。收到報紙後,他秘密發表聲明,控訴安德海“驚世駭俗”的違法行為,控訴他的職責。8月2日,安德海被臺安縣知縣何玉福抓獲,隨後陳宇翔壹行3人被丁寶楨親自先押至晉安受審。

八月六日,丁寶楨接到軍部密報,密報說:“太監私自離家出走,有種種不法行為。如果不嚴懲他,為什麽要以禁宮為例?丁寶楨趕緊派了壹個傭金代理人替他查壹查那個叫劉頻蘭陵安的太監,讓他的隨從等人作證,說是真的,不經審判就當場處決,不許狡辯。若宦官聞訊,轉回直境,即曾國藩為屬,嚴以佛法。如有疏忽,總督只問及與土匪關系密切者,如其隨從,並設法分別嚴懲,不必請示。”

8月7日,丁寶楨親自把關後,在濟南當場處決了安德海,這距離安德海被抓只有5天時間。

擴展數據

安德海成為掌管大權的太監後,慈禧想解除宜欣的權力。同治四年三月,在安德海的陰謀下,慈禧以壹個帝國彈劾義信為契機,發動突然襲擊,並親自寫下上諭。以“雖無證據,事出有因”的罪名,將宜信議事王及壹切雜事革職,不準幹涉壹切公務。

壹個月後,他以易信“深感內疚,頗感慚愧和後悔”為由,命令易信“仍行軍務尚書之職,不必重新考慮政治名稱”。在這壹次反轉中,慈禧不僅輕而易舉地卸下了“議事王”的頭銜和權力,還繼續利用壹心掃除了對自己的威脅。

同治七年冬,安德海張燈結彩,在北京最大的酒樓前門外的天府堂酒家大宴,正式迎娶了壹位19歲的美人,藝名九歲。慈禧太後特意賜銀1200兩,綢緞100匹,以示情意。宦官娶妻的消息也在北京街頭迅速傳播。

安德海會讀《論語》《孟子》。藝精湛,知書識文。他最大的能力就是善於揣摩文字和感情,不露痕跡的奉承,用忠誠贏得鹹豐帝的愛,用溫柔的魅力贏得西太後的寵愛,壹生都贏得西太後的寵愛和器重。

百度百科-安德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