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天親;
天也不算親;
天有日月和星辰;
日月穿梭催人老;
帶走世上多少的人;
說地親;
地也不算親;
地長萬物似黃金;
爭名奪利多少載;
看罷新墳看舊糞;
說爹媽親;
爹媽可不算親;
爹媽不能永生存;
滿堂的兒女留也留不住;
壹捧黃土雨淚紛紛;
說親戚親;
親戚不算親;
妳有我富才算親;
有朝壹日日子過窮了;
富者不登窮家的門;
說朋友親;
朋友不算親;
朋友本是路遇的人;
人心不足這蛇吞象;
朋友翻臉就是仇人;
說哥們親;
不算個親;
吵吵鬧鬧要把家分;
兄如豺狼弟似猛虎;
弟兄翻臉狠上加三分;
說丈夫親;
不算個親;
背著妻子外面找情人;
沾花惹草得下了病;
回家之後還得鬧離婚;
要說親,觀眾們親;
觀眾演員心連著心吶;
曾記得早年間有這麽句古話;
沒有君子不養藝人;
昨日裏趟風冒雪來到塞北;
今日裏下江南桃杏爭春;
我勸諸位;
酒色財氣君莫沾;
吃喝嫖賭也莫沾身;
沒事那就把這德雲社來進;
聽兩段相聲就散散心;
抱拳拱手就恭列位;
願諸位招財進寶,日進鬥金。
擴展資料:
名稱的由來
太平歌詞
“太平歌詞”是用兩片竹板伴唱的壹種北京民間小曲,是從蓮花落的曲調演變成的。金受申在《北京風俗曲》中指出:“蓮花落和什不閑腔調相同,實有分別,壹個人手敲竹板唱的為蓮花落。幾個人分唱、加插科打諢的為什不閑,又名拆唱蓮花落,有時,還可以加鑼鼓。”
清末,慈禧太後經常宣召民間藝人進宮去演唱,有壹次蓮花落藝人趙星垣(藝名抓髻趙?——壹九三九)進宮去演蓮花落,慈禧聽後太為誇贊,說:“他唱的是文武忠勇孝賢良,頌揚的是國泰民安。”遂賜名叫“太平歌詞”。
並召成喜、來喜等人到宮裏任專職教習,教太監們演唱。傳到宮外以後,藝人們也沿用了這壹名稱。相聲演員在開場前招攬觀眾或中間加演時都演唱“太平歌詞”,在當時這是演員們的必修課之壹。
他們演唱時。把兩片竹板夾在右手上,運用手指、腕子的變化,發出輕重和連環點來,作為伴奏。演員們稱這兩塊竹板為“手玉子”。
壹九八〇年陳柳德等在《禦賜和玉子》壹文中指出:因為慈禧賞給過進宮演唱的相聲演員恩緒壹付竹板,人們就稱竹板為禦賜,“玉子”是“禦賜”的訛音。這種說法只能作為參考。
百度百科--德雲社
百度百科--郭德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