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藝術簽名 - 如何整理會議記錄程序?

如何整理會議記錄程序?

會議記錄是壹種實用文體,是由負責記錄的人員對會議進行情況及會上發言和決定事項所作的記載。它是會議情況的真實反映。

1、會議記錄的要求。

會議記錄要求準確、真實、清楚、完整。記錄人員應當有高度的政治責任心,以嚴肅認真的態度忠實記錄發言人的原意,重要的意思應記原話,不得任意取舍增刪。會議的主要情況,發言的主要內容和意見,必須記錄完整,不要遺漏。記錄字體力求清晰易認,不要過於潦草,不要使用自造的簡稱或文字。

怎樣做好會議記錄工作

(壹)工作會議記錄前的準備工作

熟悉會議情況和文件

熟悉與會人員

熟悉會議環境

做好物質上的準備。如記錄工具等

(二)在會議記錄工作中,有3種常見的記錄方法:

①詳細記錄: 即要求有言必錄。

②摘要記錄:壹般性的會議可以使用

③簡易記錄:即除了記錄會議概況外,只要求記錄會議的議題議程和會議的結果,不必記發言的內容和經過。簡易記錄僅限於事務性會議。

2、會議記錄的格式。

(1)會議組織情況:要寫明會議名稱、屆數或次數、時間、地點、出席人、列席人、缺席人(包括缺席原因)、主持人、記錄人等。

(2)會議內容:由會議議程、議題、討論過程、發言內容、決定事項等組成。會議記錄的結尾沒有固有程式,標?quot;散會"、"結束"、"完"等均可。

例:

會議名稱:

會議時間:

會議地點:

記錄人:

出席與列席會議人員:

缺席人員:

會議主持人: 審閱: 簽字:

主要議題:

發言記錄:

散會

主持人:×××(簽名)

記錄人:×××(簽名)

(本會議記錄***×頁)

3、會議記錄使用的工具。

會議記錄可采用統壹制發的會議記錄本或記錄紙。使用灌註有藍墨水的鋼筆或經國家檔案局鑒定可用於檔案書寫的圓珠筆,這種圓珠筆芯上標有"da"("檔案的拼音字頭)標記。

4、會議記錄的技巧。

壹般說來,有四條:壹快、二要、三省、四代。

壹快,即書寫運筆要快,記得快。字要寫得小壹些、輕壹點,多寫連筆字。要順著肘、手的自然去勢,斜壹點寫。

二要,即擇要而記。就記錄壹次會議來說,要圍繞會議議題、會議主持人和主要領導同誌發言的中心思想,與會者的不同意見或有爭議的問題、結論性意見、決定或決議等作記錄,就記錄壹個人的發言來說,要記其發言要點、主要論據和結論,論證過程可以不記。就記壹句話來說,要記這句話的中心詞,修飾語壹般可以不記。要註意上下句子的連貫性、可訊性,壹篇好的記錄應當獨立成篇。

三省,即在記錄中正確使用省略法。如使用簡稱、簡化詞語和統稱。省略詞語和句子中的附加成分,比如"但是"只記"但",省略較長的成語、俗語、熟悉的詞組,句子的後半部分,畫壹曲線代替,省略引文,記下起止句或起止詞即可,會後查補。

四代,即用較為簡便的寫法代替復雜的寫法。壹可用姓代替全名,二可用筆畫少易寫的同音字代替筆畫多難寫的字;三可用壹些數字和國際上通用的符號代替文字;四可用漢語拼音代替生詞難字;五可用外語符號代替某些詞匯,等等。但在整理和印發會議記錄時,均應按規範要求辦理。

會議記錄的重點

會議記錄應該突出的重點有:

(1)會議中心議題以及圍繞中心議題展開的有關活動;

(2)會議討論、爭論的焦點及其各方的主要見解;

(3)權威人士或代表人物的言論;

(4)會議開始時的定調性言論和結束前的總結性言論;

(5)會議已議決的或議而未決的事項;

(6)對會議產生較大影響的其他言論或活動。

會議記錄的整理

1. 會議記錄的整理原則

1)忠實於講話人、發言人的原意。

2)保持講話人、發言人的風格。

3)要整理得完整、全面,不僅會議內容、講話人主要精神、關鍵句子不要遺漏,而且重要的插話、會場動態如表決等都要整理上去。

4)整理時要做到層次分明,段落清楚,語句通順,標點符號、字跡清晰,避免錯別字。

5) 會議記錄整理出來後,如果是壹個人的講話記錄,應送講話者本人、會議主持人或召集人審閱。

2. 錄音記錄稿的整理

特別重要的壹點是,要註意辨別講話人的聲音,不可張冠李戴。

會議記錄與會議紀要的區別

二者的主要區別是:第壹,性質不同:會議記錄是討論發言的實錄,屬事務文書。會議紀要只記要點,是法定行政公文。第二,功能不同:會議記錄壹般不公開,無須傳達或傳閱,只作資料存檔;會議紀要通常要在壹定範圍內傳達或傳閱,要求貫徹執行

會議記錄是壹種實用文體,是由負責記錄的人員對會議進行情況及會上發言和決定事項所作的記載。它是會議情況的真實反映。

1、會議記錄的要求。

會議記錄要求準確、真實、清楚、完整。記錄人員應當有高度的政治責任心,以嚴肅認真的態度忠實記錄發言人的原意,重要的意思應記原話,不得任意取舍增刪。會議的主要情況,發言的主要內容和意見,必須記錄完整,不要遺漏。記錄字體力求清晰易認,不要過於潦草,不要使用自造的簡稱或文字。

怎樣做好會議記錄工作

(壹)工作會議記錄前的準備工作

熟悉會議情況和文件

熟悉與會人員

熟悉會議環境

做好物質上的準備。如記錄工具等

(二)在會議記錄工作中,有3種常見的記錄方法:

①詳細記錄: 即要求有言必錄。

②摘要記錄:壹般性的會議可以使用

③簡易記錄:即除了記錄會議概況外,只要求記錄會議的議題議程和會議的結果,不必記發言的內容和經過。簡易記錄僅限於事務性會議。

2、會議記錄的格式。

(1)會議組織情況:要寫明會議名稱、屆數或次數、時間、地點、出席人、列席人、缺席人(包括缺席原因)、主持人、記錄人等。

(2)會議內容:由會議議程、議題、討論過程、發言內容、決定事項等組成。會議記錄的結尾沒有固有程式,標?quot;散會"、"結束"、"完"等均可。

例:

會議名稱:

會議時間:

會議地點:

記錄人:

出席與列席會議人員:

缺席人員:

會議主持人: 審閱: 簽字:

主要議題:

發言記錄:

散會

主持人:×××(簽名)

記錄人:×××(簽名)

(本會議記錄***×頁)

3、會議記錄使用的工具。

會議記錄可采用統壹制發的會議記錄本或記錄紙。使用灌註有藍墨水的鋼筆或經國家檔案局鑒定可用於檔案書寫的圓珠筆,這種圓珠筆芯上標有"da"("檔案的拼音字頭)標記。

4、會議記錄的技巧。

壹般說來,有四條:壹快、二要、三省、四代。

壹快,即書寫運筆要快,記得快。字要寫得小壹些、輕壹點,多寫連筆字。要順著肘、手的自然去勢,斜壹點寫。

二要,即擇要而記。就記錄壹次會議來說,要圍繞會議議題、會議主持人和主要領導同誌發言的中心思想,與會者的不同意見或有爭議的問題、結論性意見、決定或決議等作記錄,就記錄壹個人的發言來說,要記其發言要點、主要論據和結論,論證過程可以不記。就記壹句話來說,要記這句話的中心詞,修飾語壹般可以不記。要註意上下句子的連貫性、可訊性,壹篇好的記錄應當獨立成篇。

三省,即在記錄中正確使用省略法。如使用簡稱、簡化詞語和統稱。省略詞語和句子中的附加成分,比如"但是"只記"但",省略較長的成語、俗語、熟悉的詞組,句子的後半部分,畫壹曲線代替,省略引文,記下起止句或起止詞即可,會後查補。

四代,即用較為簡便的寫法代替復雜的寫法。壹可用姓代替全名,二可用筆畫少易寫的同音字代替筆畫多難寫的字;三可用壹些數字和國際上通用的符號代替文字;四可用漢語拼音代替生詞難字;五可用外語符號代替某些詞匯,等等。但在整理和印發會議記錄時,均應按規範要求辦理。

會議記錄的重點

會議記錄應該突出的重點有:

(1)會議中心議題以及圍繞中心議題展開的有關活動;

(2)會議討論、爭論的焦點及其各方的主要見解;

(3)權威人士或代表人物的言論;

(4)會議開始時的定調性言論和結束前的總結性言論;

(5)會議已議決的或議而未決的事項;

(6)對會議產生較大影響的其他言論或活動。

會議記錄的整理

1. 會議記錄的整理原則

1)忠實於講話人、發言人的原意。

2)保持講話人、發言人的風格。

3)要整理得完整、全面,不僅會議內容、講話人主要精神、關鍵句子不要遺漏,而且重要的插話、會場動態如表決等都要整理上去。

4)整理時要做到層次分明,段落清楚,語句通順,標點符號、字跡清晰,避免錯別字。

5) 會議記錄整理出來後,如果是壹個人的講話記錄,應送講話者本人、會議主持人或召集人審閱。

2. 錄音記錄稿的整理

特別重要的壹點是,要註意辨別講話人的聲音,不可張冠李戴。

會議記錄與會議紀要的區別

二者的主要區別是:第壹,性質不同:會議記錄是討論發言的實錄,屬事務文書。會議紀要只記要點,是法定行政公文。第二,功能不同:會議記錄壹般不公開,無須傳達或傳閱,只作資料存檔;會議紀要通常要在壹定範圍內傳達或傳閱,要求貫徹執行

會議記錄是壹種實用文體,是由負責記錄的人員對會議進行情況及會上發言和決定事項所作的記載。它是會議情況的真實反映。

1、會議記錄的要求。

會議記錄要求準確、真實、清楚、完整。記錄人員應當有高度的政治責任心,以嚴肅認真的態度忠實記錄發言人的原意,重要的意思應記原話,不得任意取舍增刪。會議的主要情況,發言的主要內容和意見,必須記錄完整,不要遺漏。記錄字體力求清晰易認,不要過於潦草,不要使用自造的簡稱或文字。

怎樣做好會議記錄工作

(壹)工作會議記錄前的準備工作

熟悉會議情況和文件

熟悉與會人員

熟悉會議環境

做好物質上的準備。如記錄工具等

(二)在會議記錄工作中,有3種常見的記錄方法:

①詳細記錄: 即要求有言必錄。

②摘要記錄:壹般性的會議可以使用

③簡易記錄:即除了記錄會議概況外,只要求記錄會議的議題議程和會議的結果,不必記發言的內容和經過。簡易記錄僅限於事務性會議。

2、會議記錄的格式。

(1)會議組織情況:要寫明會議名稱、屆數或次數、時間、地點、出席人、列席人、缺席人(包括缺席原因)、主持人、記錄人等。

(2)會議內容:由會議議程、議題、討論過程、發言內容、決定事項等組成。會議記錄的結尾沒有固有程式,標?quot;散會"、"結束"、"完"等均可。

例:

會議名稱:

會議時間:

會議地點:

記錄人:

出席與列席會議人員:

缺席人員:

會議主持人: 審閱: 簽字:

主要議題:

發言記錄:

散會

主持人:×××(簽名)

記錄人:×××(簽名)

(本會議記錄***×頁)

3、會議記錄使用的工具。

會議記錄可采用統壹制發的會議記錄本或記錄紙。使用灌註有藍墨水的鋼筆或經國家檔案局鑒定可用於檔案書寫的圓珠筆,這種圓珠筆芯上標有"da"("檔案的拼音字頭)標記。

4、會議記錄的技巧。

壹般說來,有四條:壹快、二要、三省、四代。

壹快,即書寫運筆要快,記得快。字要寫得小壹些、輕壹點,多寫連筆字。要順著肘、手的自然去勢,斜壹點寫。

二要,即擇要而記。就記錄壹次會議來說,要圍繞會議議題、會議主持人和主要領導同誌發言的中心思想,與會者的不同意見或有爭議的問題、結論性意見、決定或決議等作記錄,就記錄壹個人的發言來說,要記其發言要點、主要論據和結論,論證過程可以不記。就記壹句話來說,要記這句話的中心詞,修飾語壹般可以不記。要註意上下句子的連貫性、可訊性,壹篇好的記錄應當獨立成篇。

三省,即在記錄中正確使用省略法。如使用簡稱、簡化詞語和統稱。省略詞語和句子中的附加成分,比如"但是"只記"但",省略較長的成語、俗語、熟悉的詞組,句子的後半部分,畫壹曲線代替,省略引文,記下起止句或起止詞即可,會後查補。

四代,即用較為簡便的寫法代替復雜的寫法。壹可用姓代替全名,二可用筆畫少易寫的同音字代替筆畫多難寫的字;三可用壹些數字和國際上通用的符號代替文字;四可用漢語拼音代替生詞難字;五可用外語符號代替某些詞匯,等等。但在整理和印發會議記錄時,均應按規範要求辦理。

會議記錄的重點

會議記錄應該突出的重點有:

(1)會議中心議題以及圍繞中心議題展開的有關活動;

(2)會議討論、爭論的焦點及其各方的主要見解;

(3)權威人士或代表人物的言論;

(4)會議開始時的定調性言論和結束前的總結性言論;

(5)會議已議決的或議而未決的事項;

(6)對會議產生較大影響的其他言論或活動。

會議記錄的整理

1. 會議記錄的整理原則

1)忠實於講話人、發言人的原意。

2)保持講話人、發言人的風格。

3)要整理得完整、全面,不僅會議內容、講話人主要精神、關鍵句子不要遺漏,而且重要的插話、會場動態如表決等都要整理上去。

4)整理時要做到層次分明,段落清楚,語句通順,標點符號、字跡清晰,避免錯別字。

5) 會議記錄整理出來後,如果是壹個人的講話記錄,應送講話者本人、會議主持人或召集人審閱。

2. 錄音記錄稿的整理

特別重要的壹點是,要註意辨別講話人的聲音,不可張冠李戴。

會議記錄與會議紀要的區別

二者的主要區別是:第壹,性質不同:會議記錄是討論發言的實錄,屬事務文書。會議紀要只記要點,是法定行政公文。第二,功能不同:會議記錄壹般不公開,無須傳達或傳閱,只作資料存檔;會議紀要通常要在壹定範圍內傳達或傳閱,要求貫徹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