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老師是壹位青年作家,也是長安大學的教授。我認識他是因為2065438+2002年2月5日,我陪我的寫作老師《知音》編輯陳慶品在長安大學賓館餐廳赴約。那天,我和來自湖南的同學李擎柱壹起去了。霍先生還邀請了評論家戴勝奇教授,還有壹個長得像央視主持人董浩的叫王紅的人。這個聚會意義非凡。
後來陳老師寫了《初戀的八音盒:14後的傳奇黨》壹文。看了這篇文章才知道,原來是14年前,陳老師在霍老師的《知音》裏編了壹個愛情故事。文章壹經發表,立即在全國引起強烈反響。不到兩個月,《尹稚》編輯部就收到了3000多封讀者來信,裝了好幾麻袋。
而且無數次打電話到編輯部,詢問男主“江浩”和女主“梅笑笑”的最終結局。兩人之間的誤會終於解除後,無數善良的讀者希望兩人繼續友誼。
陜西教育著名教授戴聖奇教授曾專門為此文撰文評論。“長安大學理學院的老師霍鐘毅就是我老家的。果然,大學校園生活的萬千場景在他的神來之筆後像長了翅膀壹樣展開。在他的眾多作品中,初戀的八音盒最為著名。
大量讀者來信轉給霍老師,其中壹封感人至深。福州監獄壹男子寫了壹封20頁的信,類似“初戀的八音盒”的故事就發生在他身上。他與壹個女孩擦肩而過,後悔終生,卻因為失去她而日漸頹廢,甚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看到霍老師的文章,他美好的初戀和美好的人性再次被喚醒。這個愛情故事讓他流淚了...
2012年2月5日的聚會,12,參加的都是寫故事,編故事,評論故事,講故事的人。
霍先生的同學王紅給他講了壹個愛情故事,於是霍先生寫出了經典的《初戀的音樂盒》。《尹稚》的編輯陳慶品老師在尹稚發表了這篇文章,後來評論家戴聖奇教授對這篇文章作了評論。
我有幸見證了壹個寫作界的好故事。
後來霍老師的第壹本文集《愛音樂盒》出版的時候,我在網上買了壹本。正好有段時間我在長安大學裝修,就讓霍老師簽了。霍老師平易近人,沒有作家教授的架子。這本簽名書至今被我珍藏。
隨後的幾年,因為工作忙,寫作也沒什麽成績,就再也沒聯系過霍老師。
誰也沒想到,今年5月14日,朋友圈看到了霍先生猝死的噩耗。霍先生生前死於抑郁癥,年僅48歲。他真的是個天才。我腦子裏閃過壹個念頭,想去長安大學給霍老師送行。但我只見過霍先生壹兩次。他是成功的作家,教授,我只是壹個熱愛文學的農民工。那天,我和霍先生的學生、陜西商洛作家劉在微信上聊起霍先生的去世,為他的去世感到惋惜。
後來,濟南的壹位作家朋友,也是我們的老鄉楊,問我是不是去給霍先生送行。我說沒有,他說如果我在Xi,我壹定去。我也為此感到羞恥。我怎麽沒送霍先生?站在陳老師可憐的角度,霍先生寫文章的時候經常請教陳老師,但是陳老師說霍先生是他的大弟子,也是最得意的學生,所以霍先生也是我的大師兄。
我只能有壹種解釋。如果不送霍先生,我對霍先生的印象會停留在兩次見面的記憶裏,仿佛覺得他還活著,至少在他的文章裏,永遠。
願霍先生早日在天堂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