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不可及》其實是壹部殘疾人不甘於命運的電影,真情融入法式文藝,改編自壹名法國富翁的自傳《第二次呼吸》。其實從字面上來說有壹種第二次生命的寓意。筆者剛剛又重新看了壹遍,感觸頗深。
《觸不可及》2011年上映,改編自真實故事,法國富豪Philippe因為在惡劣天氣跳傘導致第3/4節頸椎受傷,所以只能頸部以上活動,下身癱瘓。應聘者很多,但男主Driss是看上去最沒希望的壹個,因為他不識字,檔案劣跡斑斑,剛從監獄刑滿釋放。
Driss也認為自己沒有希望,插隊很無禮的要求對方給自己簽拒絕簽名,這樣他就可以領到失業救助金。然而,法國富豪Philippe卻給了他壹個機會。從此兩人成為好朋友,Driss引領Philippe走向新生活。
本片感人戳中淚點的情節有很多:Driss從小在貧民窟長大,也沒有接收到良好的教育,根本欣賞不了高雅的藝術。主人Philippe卻受到高等教育,教Driss欣賞交響樂,看舞臺劇,坐私人飛機,看畫展。而Driss卻教Philippe樂觀面對生活,放縱自己,及時享樂,克服心理恐懼,勇敢走向幸福。
Driss喜歡爆粗口,講黃段子,調戲女同事,但這壹切讓Philippe感覺真實又有趣。
可能是因為身邊所有人都有憐憫心,對殘疾的Philippe格外照顧,所以讓Philippe時時刻刻會感到自己是殘疾人,受不到公平的對待,而Driss不會,他沒有憐憫心。
Driss第壹次做滑翔傘,極限運動,內心充滿恐懼。
Philippe說自己喘不上氣,想出去透透氣,Driss直接開車帶他到野外看風景。
Philippe有壹段時間把Driss辭職讓他去處理生活中的事,但新來的助理根本不能很好的照顧他,導致胡子長了很長,Driss回來後給他刮胡子,開了好多玩笑。
Philippe讓女助理記錄,他口述寫詩給筆友,Driss鼓勵他去給筆友打電話,鼓勵他去見面。
《觸不可及》是近幾年最優秀的法國電影之壹,文藝的同時又不太脫離現實,主仆真情融入其中,很多情節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