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股懸梁戰國時的蘇秦,夜以繼日地讀書,實在太累了,就用錐子刺腿來使頭腦清醒;漢代的孫敬,為了防止讀書時瞌睡,便用壹根繩子把自己的頭發系在房梁上,只要壹打磕睡就會被扯醒。這就是歷史上“刺股懸梁”的故事。
鑿壁偷光晉朝的車胤、孫康、匡衡,家裏都很窮,連點燈的油都買不起。夏天的晚上,車胤用紗布做成壹個小口袋,捉壹些螢火蟲裝進去,借著螢火蟲發出的光亮看書;孫康在嚴寒的冬夜坐在雪地裏,利用白雪的反光苦讀;匡衡在墻上鑿了個小洞,“偷”鄰居家的壹點燈光讀書。成語“囊螢映雪”和“鑿壁偷光”所講的就是這幾個故事。
墨池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自幼苦練書法。他每次寫完字,都到自家門前的池塘裏洗毛筆,時間長了,壹池清水變成了壹池墨水。後來,人們就把這個池塘稱為“墨池”。王羲之通過勤學苦練,終於成為著名的書法家,被人們稱為“書聖”。
海倫·凱勒有壹本書,妳們看過嗎?這本書的名字就叫做《勤奮好學的故事》。這本書裏面記載著許多名人刻苦學習的故事,我就講壹下裏面其中的壹個:海倫·凱勒相信大家都知道吧?她是美國的著名的女作家,她小的時候生了壹場大病,弄得她雙目失明,耳朵也失去了聽覺。當海倫七歲時,她的父母為她請來了壹位教師,幫助她學習。可是,海倫看不見,也聽不見,怎麽學呢?所以這位教師想了壹個辦法:先拿壹個洋娃娃給她玩,然後在她的手心上,寫上洋娃娃這個詞兒,這樣海倫就知道了什麽叫洋娃娃了。因此,海倫很快就喜歡上這種學習的方法。從此以後,海倫就用這個辦法學習,她壹個壹個地記,日積月累,她學會了不少的詞。妳可以想想,海倫作為壹個又聾又瞎的孩子,她要克服怎樣的困難啊?但她不怕困難,以驚人的毅力在學習、在生活,終於成為壹個舉世聞名的作家。現在,人們的生活條件和學習條件好多了,不必再 “鑿壁偷光”,更不必模仿“刺股懸梁”的做法,但古人那種勤奮好學的精神卻值得我們好好學習,而且我們都是健康人,比海倫·凱勒強多了,只要我們學會不怕困難,不半途而廢,刻苦學習,立誌成才,就壹定會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