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藝術簽名 - 賈玲:如果我瘦了,妳們還會喜歡我嗎?

賈玲:如果我瘦了,妳們還會喜歡我嗎?

喜劇人的人生,

其實沒那麽喜劇。

勇士

Warrior

在中國,能讓人不自覺笑出聲來的女明星,前有唱rap的趙麗蓉老師,後有薅羊毛的宋丹丹女士。

而到了現在,扛起女喜劇人這面大旗的,賈玲當之無愧。

在最近壹檔節目中,賈玲受邀和言承旭壹起重現《流星花園》的場景。

20年後,道明寺還是那個道明寺,杉菜卻被賈玲壹句“請妳哈啤酒”演成了山東版的。

"我又沒有妳電話"

"壹會兒我給妳"

浪漫的愛情故事瞬間變了味兒,旁邊看戲的沈騰、朱孝天笑到變形。

連言承旭都壹改高冷表情,憋笑憋到掉戲。

原版

盜版

對很多綜藝節目來說,賈玲到場基本就是“笑果”或是收視率的保證。

她情商高,別人接不上茬的話她都能給圓上。 有她在,就很少有尷尬。

如今,“胖”這個標簽,仿佛被人用膠水黏在了賈玲身上。

但她開得起玩笑,不會因為別人拿她的體重開涮而黑臉。

有的節目,甚至直接把“賈玲該不該減肥”作為辯題拿出來雙方battle。

而比起大家有意無意的揶揄,

賈玲對自己下嘴也狠。

所有減肥少女的心聲

其實,她心裏不是不在意。

要不怎麽會因為不科學的節食而留下後遺癥呢。

她也不是不想減肥,哪個姑娘不知道瘦下來更美?

更何況賈玲還真的瘦過。

只是,她會害怕。

“我特別害怕減了以後,觀眾會不會不喜歡我”

郭德綱曾不止壹次說過,女孩兒不適合說相聲。

嶽雲鵬也斬釘截鐵地表示,不會讓自己的女兒說相聲。

這不是性別歧視,而是對女相聲演員壹直以來面臨處境的心疼。

雖說賈玲是從小就喜歡逗人笑的類型,但其實,她進這行也完全是個“美麗的意外”。

考中戲報誌願的時候,賈玲填了倆專業,壹個戲劇表演,壹個喜劇表演。

本想著兩個能中壹個就行,結果那年發揮有點兒超長,還都給她考上了。

錄取確認電話打到家裏,接電話的母親地方口音壹出來,“戲劇”被聽成了“喜劇”,賈玲就這麽成了中戲第壹屆相聲班的學生。

從師全國最著名的相聲前輩馮鞏,又帶著點 搞笑 天分,賈玲也算贏在起跑線上的。

可相聲這個行業,女孩兒就在起跑再靠前,還是跑不過男生。

本來路子就不寬,畢業那年,好巧不巧又趕上非典。覺得自己壹定會紅的的賈玲壹下就成了最苦逼的待業北漂。

她在胡同裏租了個小屋,要到外面倒痰盂的那種。

朋友來玩兒,忍不住說: 這房子,狗進來尾巴都得豎著搖。

不過呢,小屋有壹點好,就是中間穿過壹棵大樹。沒相聲可說的時候,賈玲就在家跟這棵樹深情對視。

有壹搭沒壹搭的日子,對出身農村的賈玲來說負擔太重太重了。

姐姐每個月打來的那點錢,在老家能過倆月,可在北京根本成果倆星期。

她也想過回家,回去就算不能再說相聲了,隨便找個工作也總比天天在在屋裏躲房東、吃泡面好吧。

眼看就要灰溜溜地跑了,還是師傅馮鞏站出來,安撫了她的家裏,帶著她出去壹場場演出,她這才有了點兒留在北京的信心。

後來,賈玲開始跑劇組演戲,偶爾也到酒吧打工。

有點兒多余的錢了,就回過頭來“餵養”自己的相聲事業。

她參加過壹場專業相聲大賽,不僅拿了第壹,還贏了郭德綱。可那又怎樣,人家老郭的德雲社都開了好幾年了。

她還跟幾個人搭夥兒創辦過壹個相聲俱樂部,在壹個能容納100多人的小場子自己宣傳自己演出。

她不在乎臺下人多人少,只想有個地方能繼續把相聲說下去。

包括所謂的“酷口相聲”,也是賈玲為了在這個行業生存下去的壹種嘗試。

2010年的春晚,零點的鐘聲剛過,壹個長倆梨渦的姑娘和壹個臉上寫著“囧”的男人上了臺。

賈玲:陛下,陛下

白凱南:不是,妳,妳誰呀?

賈玲:我是逗妃。

白凱南:我,我只記得逗逗飛,切記三分逗七分捧。

這段由男女搭檔並加入了舞臺表演元素的非傳統型相聲,雖然有很多年齡大的觀眾表示不習慣,但在年輕人中卻廣受好評。

那年春晚,賈玲、白凱南的人氣僅次於王菲和小虎隊。半個月後,他們又登上了央視的元宵節晚會。

春晚帶火了這對相聲新人,倆人也陸續接到不少商演。可越演越不對勁了。

腦子跟不上步子,沒下功夫寫出來的東西不好笑。

臺下觀眾壹聲特別輕的唏噓聲,刺得賈玲心裏壹抽壹抽的。

相聲是自己的盔甲啊?怎麽能剛熬出頭就把自己的盔甲給丟了呢。

她心裏發虛。沒辦法,就先把演出停了吧。

停工的壹年,她每天在家看老藝術家們的相聲,看了寫寫了看。總算覺得消失的盔甲又壹點點回來了。

同壹個題材,她可以編成歌、改成舞,可以用各種方式加到相聲裏。

創作壓力太大,靠吃東西發泄的賈玲因此越發圓潤,原來挺苗條的姑娘跟吹氣球壹樣脹了起來。

但為了能讓觀眾樂壹下,她覺得犧牲點“美色”也無妨。

可是,她在變,觀眾的口味也在變,而且變得更快。

不止壹次,賈玲發現自己以身材和腦力為代價換來的段子,對觀眾來說可能還不如搭檔白凱南的壹個表情來得好笑。

觀眾的笑點越來越高,包袱越來越難抖,很多男相聲演員能說得段子她壹個女的又不好說。

以前賈玲壹直覺得自己挺適合說相聲的,可到了這個時候,她才不得不承認:原來,這個行業也許真的不適合女孩兒。

2012年,賈玲開始轉型,說相聲少了,演小品、上綜藝多了。

這壹年,賈玲上了《百變大咖秀》。

從火風到劉歡到周曉鷗,從田震到李宇春再到瑪麗蓮夢露,每次她壹出場,不用開口臺下的人就已經笑作壹團。

參加的節目多了,她越來越發現,有時候妳呈現的東西不壹定非要有反差和深意。

每個人平時都已經很累了,就讓大家單純笑笑就好了。

為了變著花樣讓觀眾樂呵起來,有時候內心保守的賈玲不僅要強行反串男人,還要付出更多代價。

參加《歡樂喜劇人》的時候,她在臺上吃辣椒、啃西瓜、喝啤酒,聲嘶力竭地演繹角色。

好幾次,連同臺競演的嘉賓都看不下去了。

但她覺得這些都可以自我消解。

因為,不管用什麽方式,不管自己要承擔多少,觀眾笑了,這是最重要的。

讓大家輕松地笑,

這是喜劇人的職責。

所以,

只要能逗笑觀眾,

連對女生來說最敏感的胖瘦問題,

都可以被她拿來自嘲,

每次都以這種不要面子、不顧身體的形象出現,久而久之,大家都以為賈玲就是個沒心沒肺的女漢子。

她是大家的開心果,是朋友們難過的時候會最先想到的傾訴對象。

可是,人們只看到臺前引得全場爆笑的喜劇,誰看得見臺後那些壹言難盡的“悲劇”呢?

賈玲成立自己的大碗 娛樂 公司後,第壹部作品叫做《妳好李煥英》。有人說,她就是為了這部小品才開的公司。

這部讓蔣欣、李晨等無數明星潸然淚下的作品,是賈玲用來致敬母親的。

小時候家裏條件不好,父母種地、養牛供養姐妹兩個。姐姐賈丹把進城上大學的機會給了妹妹,自己則去打工掙錢。

可賈玲剛高高興興地去上了學,母親卻意外從拖拉機上摔了下來,不治離世。

對母親的想念,忙碌的時候不覺得。

可後來她的經濟能力越來越好,可以給家人的越來越多,就越來越容易想起母親,想起那些想做卻沒能做的事兒。

看到氣派的雙開門大冰箱,

會想起老媽以前壹直想有臺電冰箱,

可壹直都買不起。

逛街看到穿得特別美的老太太,

她會想“我媽穿這些肯定賊好看”。

每當別人說她胖,

她也想憤怒地問老媽壹句:

妳那麽瘦,為什麽把我生這麽胖啊!

可是,她再想她也做不到了。

子欲養而親不待,這是賈玲心裏永遠彌補不了的那壹塊。

所以,她對母親的這些遺憾,全部被她放進了《妳好李煥英》裏。

母親的離開讓賈玲更加珍惜跟父親的相處,她盡可能滿足父親的壹切要求,陪父親吃飯唱歌鬥嘴。

但她知道,她有的那些,對沒什麽欲望的父親來說並不重要。

“孩子能早點兒定下來”,這才是父親最大的心願。

幾年前,在《歡樂喜劇人》的舞臺上,賈玲曾把自己做喜劇以來的感情經歷改編成了小品《喜劇啊喜劇》。

臺上,兩個男人為了搶賈玲針鋒相對。可事實呢?完全是反的。

大學畢業談了好幾年的男朋友因為她選了喜劇跟她分了手。後來談了幾段戀愛,也都無疾而終。

她也理解。有幾個人能接受自己女朋友跟別的男人沒白沒黑地待壹起呢,哪怕是為了工作。

很多人笑賈玲恨嫁,走哪兒都忘不了“征婚”。但這有什麽可笑的呢?

除了是個喜劇明星,她也只是個渴望愛的普通姑娘啊。

她北漂奮鬥、為了讓觀眾笑不顧形象、甚至假裝自己不在意任何人的嘲笑,這所有的壹切,無非是為了有家有愛有更好的生活。

都說愛笑的女孩漂亮,那麽,可以放低自己只為逗人笑的女孩,除了漂亮,還多了些英勇。

就像她說的;“每壹個女喜劇人,包括我在內,都是勇士。”。

南方周末《害怕瘦下來的賈玲:“每壹個女喜劇人,都是勇士”》

《非常靜距離》

《人生相對論》

《面對面》

《飯局的誘惑》

《金星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