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註冊私公司
礦產勘查公司成長起步於私人公司。由公司發起人自籌資金,註冊壹家勘查公司運作。由於礦產勘查公司在風險勘查階段沒有現金回流,出於稅收上的考慮,往往選擇在開曼群島、維爾京戈爾達島(國)等免稅地點註冊。在初級勘查公司上市以前,可以用在免稅島(國)註冊的私公司,和擁有探礦權的法人或自然人,簽訂合資、合作或期權轉讓協議。但與在免稅島(國)註冊的私公司合作,要持謹慎的態度。要做具體了解和分析,不可壹概肯定,也不可輕易否定。
二、尋找礦產勘查項目
初級勘查私公司或初級勘查公司首先要尋找風險勘查項目。目標礦種是投資回報好、易於向大型礦業公司轉讓的礦種、項目,或高品位易采選、可以盡快實現現金回流的礦種、項目。當前首推黃金,其次為銀、鉑鈀、金剛石、銅鎳,再次為鈾、鉛鋅、工業礦物。其他礦種很難尋求風險勘查投資。目標地區要考慮該地區的投資條件排序,也與私人公司或初級礦產勘查公司的發展戰略有關。例如,澳華、明科、希爾威、金山、亞洲現代等初級勘查公司,都是以中國作為戰略發展的目標地區。有的地區投資條件穩定,但環保的門檻太高,如加拿大、澳大利亞;有的地區找礦潛力大,基礎地質工作程度高,但市場化程度低,腐敗現象嚴重,如俄羅斯和中亞五國。私初級勘查公司或初級勘查公司尋找風險勘查項目時要進行綜合分析。關於礦產勘查投資決策的考量、投資礦種和地區的選擇,請參見第三章。
商業性礦產勘查的目的是贏利。商業性礦產勘查投資主體為了達到贏利的目的,在尋找或出讓礦產勘查項目時,不管采用何種商業性礦產勘查運作方式,以下兩點應當考慮到:
1.探礦權價值的“心理價位”
探礦權是商業性礦產勘查運作的載體。勘查階段只有有限的地質資料和少量的探礦工程,僅提供了探礦權的價值的有限信息;勘查階段對探礦權價值的評估,實際是對探礦權找礦潛力的評估;在勘查階段,探礦權的價值與前期的勘查投入幾乎無關;不要期望對勘查階段探礦權進行“準確計算”,對商業性礦產勘查交易雙方,評估結果都包含巨大風險。此時,初級勘查公司的地質師和經理人員的經驗,他們對該探礦權的價值的“心理價位”,成了交易的關鍵。參與商業性礦產勘查,初級勘查公司的總經理,對於壹個探礦權的價值,要自己心裏有數,要有自己的“心理價位”。在風險勘查階段,最好不要求助於礦權評估師的評估結果,來決定自己的商業行為。對探礦權價值過高或過低的判斷,會造成該買進的不能及時買進,該賣出的不能及時賣出,失去商機。誰能準確判斷探礦權價值,誰就常常是商業性礦產勘查市場上的勝利者。
2.概略經濟評價
在勘查階段,盡管礦床的參數很少,但初級勘查公司的地質師和經理人員,還是要盡可能地做選項的概略經濟評價。根據目標礦種當前價格和價格走勢;目標礦床可能的品位和資源量;通過礦石類型對比,估計選礦回收率;根據礦床的圍巖和產狀,估計采礦成本。通過概略經濟評價,估計礦石、選精礦、礦產品的成本,在礦業行業中的競爭地位。對礦床能否開發、探礦權轉讓前景,做出定性或半定量的判斷。
成功的初級勘查公司,高水平的概略經濟評價是關鍵。商業性礦產勘查拒絕呆礦。盡管我國的《固體礦產地質勘查規範總則(GB/T13908—2002)》要求,在普查階段,要進行經濟方面的概略研究,但實際上,立項申請和成果驗收並未認真編寫和審查相關內容;仍在廣泛使用“潛在經濟價值”這壹錯誤和有害的概念,來代替概略經濟評價;仍在廣泛使用多年不變的“壹般性工業指標”,作為礦與非礦的判別依據。推進國內商業性礦產勘查,需要造就壹批高水平的、能正確開展概略經濟評價的勘查地質學家和勘查經理人員。
初級勘查私公司或初級勘查公司可以通過登記,直接取得探礦權,或是與其他礦權人合資合作勘查,取得勘查項目權益。
三、勘查項目評估
私公司上市或初級勘查公司用風險勘查項目在資本市場上擴股融資,必須通過獨立勘查地質學家對項目的評估。在國內,爭取國家和地方財政出資的各類項目,開展礦產勘查的立項,是由申請的單位自己來宣傳和論證項目的可行性和找礦潛力,由專家小組評審,上級主管部門下達。壹般情況下,專家小組不能去礦區實地考查,專家小組只能就申請單位提供的資料,根據自己的經驗進行評審,也不能對資料的真實性負責。在市場經濟國家,則由與公司沒有利益關聯的獨立勘查地質學家對項目進行評估,不能“王婆賣瓜,自賣自誇”。獨立勘查地質學家還要對勘查項目資料的真實性負責。
本書第二章中已提到獨立礦產勘查地質學家在商業性礦產勘查中的作用。獨立勘查地質學家,壹般以合夥人方式進行經營,在商業性礦產勘查中,是聯系籌資者和投資者的中介,是商業性礦產勘查籌資和運作不可缺失的組成部分。
獨立勘查地質學家的報告,首先,必須對將要上市公司的勘查項目或要進行擴資的勘查項目進行評估。主要評估已有地質資料的真實性、探礦權的法律狀況、探礦權區內目標礦床的找礦潛力。其次,獨立勘查地質學家要對該初級勘查公司提出的第壹勘查計劃進行審查,評價勘查工程設計和預算是否合理,評價達到第壹期勘查計劃目標的可能性。
不僅要有壹個具有誘人找礦潛力的探礦權區,還要有壹個先進合理的、能引起投資興趣的勘查計劃,才能達到勘查籌資的目的。舉兩個曾在我國運作過的實例。加拿大哥倫比亞金礦公司(Columbia Gold Inc.),曾在長江中下遊廬樅地區,選取銅金勘查項目投資。請著名的獨立勘查地質學家巴拉克索(John Barakso)為其做項目評估。在詳細地研究了中方提供的資料和進行現場勘查後,巴拉克索認為,在廬樅地區,幾乎沒有找到規模斑巖銅金礦的可能,對探礦權區內的找礦潛力,即對探礦權區的價值,做了負面的評估。因此哥倫比亞金礦公司未能達到擴股籌資目的。另壹個例子是,有壹家有中國民營資本背景的加拿大小馬坪公司(XMP),聘請獨立勘查地質學家斯特拉卡特(C.Staargaard),評估中方提供的華北地臺震旦系碳酸鹽巖中長城式金礦,即小馬坪金礦探礦權區。盡管當時有些中國地質學家對其找礦前景並不太看好,但斯特拉卡特對該礦區的找礦潛力做了正面評估。斯特拉卡特評估報告結論是:“小馬坪金礦的蝕變和金砷汞的元素組合特征,表明該礦具有低溫熱液的成礦特征。在很多方面,與美國內華達州卡林型金礦非常相似。該礦床為層控礦床,地表礦化點多,走向延伸大,工作程度低,因此具有尋找大型金礦床的非常好的潛力(excellent potential for the discovery of very significant gold deposits)。有望圈出1個以上、金30噸以上、可供露天開采的礦床。全區的潛力可能在50~150噸。”這個在筆者看來過於樂觀的結論,很好地支持了上市的進程。1998年初,XMP公司在溫哥華證交所上市成功,發行價為0.40加元/股。
總之,風險投資機構要根據獨立勘查地質學家對探礦權區的評估結果和對勘查風險的分析,來決定是否參與該公司的籌融資。獨立勘查地質學家簽名的地質報告,是勘查項目能否籌到資金的關鍵因素。
四、礦產勘查籌融資
初級勘查公司主要是以上市的方式獲得風險勘查資金,詳見第四章。這裏再簡述如下:初級礦產勘查公司要想上市籌集風險勘查資金,可以采用初始上市(IPO)、買殼上市(RTO)或擴股發行等多種方式。要選擇壹家具有良好信譽的證券公司,對初級礦產勘查公司進行包裝、評估、推薦處理上市的操作,利用其廣泛的銷售渠道,包銷證券。證券公司代初級勘查公司編寫招股說明書,包括公司的組成、對勘查礦種和勘查前景的說明、投資的背景、籌資使用方向及風險、公司的資本結構、公司財務狀況等,並附有獨立勘查地質學家對該初級勘查公司探礦權的評價報告、第壹期勘查計劃審查報告。
五、實施勘查,推動公司成長
初級勘查公司將所籌集的風險勘查資金投入勘查項目實施。初級勘查公司管理層次少,決策靈活,適應風險性礦產勘查。例如加拿大SKN公司,在雲南拖布卡礦區,從簽訂協議,開展土壤地球化學測量,大比例尺地質填圖,確定孔位,開動3 臺鉆機驗證,僅用了4個月時間。由於礦產勘查項目的成功率僅為1%左右,合作勘查壹般采用非法人合作企業的形式。若勘查項目實施不理想或其他條件變化,初級勘查公司將迅速撤出,投入新的勘查項目實施。大多數合資勘查項目都會半途中止,這是由礦產勘查具有高風險的特點決定的正常現象。要求加入方全部完成合資協議中的掙股投入,是不了解風險勘查運作方式。
初級勘查公司的勘查運作、公司的成長,可以通過勘查-開發股票價格運動規律反映出來(圖5-1)。
勘查期是壹個投資的投機階段,也是壹個投資的狂熱期。隨著勘查工作開展,找礦有發現的新聞不斷披露,如發現有望物化探異常、槽探控制了地表礦化帶、鉆孔見礦、控制了資源量,初級勘查公司的股票價格隨之不斷上升。最初幾個鉆孔如見到富厚礦體,股價上升最大。本書第十章商業性礦產勘查典型案例中介紹了許多這樣的過程。勘查可以在任何階段受挫,如圖5-1所示,初級礦產勘查公司的股票價格可以在任何階段突然下跌。如有物化探異常、有含礦斷裂帶、槽探已發現地表礦體但深部鉆孔均不見礦,就會發生股價持續上升後的突然陡降。最初幾個孔的見礦不錯,加密鉆孔後,礦體變得不連續,股價也會下跌。例如,西南資源公司在雲南播卡金礦找到厚大、高品位礦體後,股價大幅攀升。但在2003年7月,公布的壹批見礦鉆孔,金品位僅2克/噸左右,導致股價曾壹度下跌近壹半(參見圖10-5)。
圖5-1 勘查-開發股票價格運動規律
在礦床資源量確定以後,勘查股票上升到了頂點(A)。轉入可行性研究和礦山建設,這時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不會再有“激動人心”的找礦成果傳來,礦山投產還有壹段時間,導致投資的熱情下降,進入投資的冷靜期。由於勘查贏利的機會下降,出於投機目的的勘查投資者退出,股票價格會有壹段時間的下跌。當礦山投產時(B),由於投資有了穩定的回報,只要市場條件和可行性研究的參數不出現重大變化,股票的價格又會有所回升。
勘查-開發股票價格運動規律曲線,是壹條理論曲線。這條曲線並未考慮礦產品價格、投資形勢等的影響。
六、初級勘查公司的前景
1.如果初級勘查公司未找到礦,可以有以下選擇
——再融資,繼續勘查。如果所籌的勘查資金已用完,雖未找到經濟礦床,但探礦權區內仍有找礦前景,找礦還須要再堅持壹下。這壹找礦前景,經獨立勘查地質學家推介,為投資者所接受。上市公司可擴股融資,權益被沖稀。
——另選項目,尋找投資。投資者認為,若找礦失敗是出於地質技術因素、“運氣不好”或不可抗力,這些都是勘查投資者可以理解的。若這個初級勘查公司的團隊在勘查理念、勘查技術、融資或管理上,確實值得信賴,也就值得再投資。可以再選項目,再講壹個“找礦故事”,再籌壹筆勘查資金,繼續風險勘查。
——股價無法維持,既找不到項目也找不到投資者,則將公司賣掉,讓另壹家公司借殼上市。
——變成無項目、無資金的殼公司,等待新壹輪的礦產勘查開發生命周期。在溫哥華證券交易所、多倫多證券交易所有幾百家這樣的無項目、無資金的殼公司。在1994~1996年、2003~2006年這樣的勘查高潮期,有的殼公司可能重新找到項目,渡過休眠期,開始新壹輪的勘查。
2.如果初級勘查公司找到礦,可以有以下選擇
——初級勘查公司自己融資開發。有的初級勘查公司在找到世界級的大礦以後,從溫哥華證券交易所、多倫多證券交易所的創業板“畢業”,進入主板,以項目融資成長為大型礦業公司,例如巴厘克公司在美國內華達州找到戈登斯泰克(Goldenstrike)金礦後,就走了這樣壹條發展道路。有的初級勘查公司,在找到品位富、易采的中小型礦床以後,自己融資開發,有了現金回流,形成利潤,再投入礦產勘查。不再走“講故事—融資—再講故事—再融資”的初級勘查公司運作套路。
——初級勘查公司將項目出售,大型礦業公司收購項目。例如艾芬豪礦業公司就是將奧尤陶勒蓋銅礦項目的19.5%,賣給了大型礦業公司——力拓公司。
——初級勘查公司與大型礦業公司建立合資公司,合作開發。初級礦產勘查公司在已發現的礦上,保留20%左右的權益或10%左右的不可沖稀的權益。這種模式,使初級勘查公司得到發展,逐步形成既有較穩定收入的礦山份額,又保持了風險礦產勘查的業務方向。目前國內地勘單位在運作商業性礦產勘查時,也選擇了這種方式,退出不熟悉的礦山建設生產領域,保留了經濟增長點,繼續發揮在商業性礦產勘查中的技術優勢。
——初級勘查公司的股票在高價位被大型礦業公司收購,這是初級礦產勘查公司經營者的理想選擇。初級勘查公司的董事會和高管層出售所持本公司的股票時,會受到證券監管委員會的監管。初級勘查公司的股票在高價位時,公司的董事會和高管層,大量拋售本公司的股票是不可能的。初級勘查公司的股票在高價位被另壹家大型礦業公司收購,公司的董事會和高管層所持公司股票即可變現。找礦成功的初級勘查公司的地質學家和經理人員,此時可以完成壹生的財富積累。
3.初級勘查公司的另壹種前景
找到礦的公司,不斷地發布見礦鉆孔的新聞,雖然見礦床情況不錯,但股價就是原地不動;未找到礦的公司,不斷尋找和講述新的找礦故事,故事是動人的,但卻很難再打動投資者。勘查投資市場患上了“找礦新聞疲勞癥”,初級勘查公司的管理層被不停地籌資而困擾。有的初級勘查公司開始探索壹條新的出路,不壹定要走找到壹個世界級的大礦向大型礦業公司轉讓的傳統路線,而是在找到富礦以後,盡快轉入小規模的開采。初級勘查公司的現金流,由負值轉為正值;不必增股籌資來維持勘查,采礦的收入支持了勘查公司的持續勘查和收購新的探礦權;投資初級勘查公司的股民,提前得到了分紅。
這種發展模式得到了市場的認可。加拿大希爾威金屬公司與河南省有色金屬地質勘查局,在2004年4月成立的河南法恩德礦業有限公司,2年內***投入鉆探3萬米,坑探3.7萬米,探獲各級資源量,銀3 022噸、鉛53.2萬噸、鋅17.4萬噸。在2006年6月獲得了采礦許可證,快速實現了現金回流。加拿大希爾威金屬公司的股票由0.5加元/股,上漲到20加元/股左右,成為進入中國百家初級勘查公司成長幅度最大的公司,也受到加拿大礦產勘查業內的高度關註。加拿大希爾威金屬公司在河南勘查開發薄脈型鉛鋅銀礦成功,股票價格大幅上揚,說明投資者承認了這種發展模式。加拿大另壹家初級勘查公司——地質遊擊隊勘查公司(Geomaquis Exploration Ltd)在墨西哥勘查開發聖弗朗西斯科金礦(San Francisco)也是這種模式。對這兩個初級勘查公司勘查實例的介紹,詳見第十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