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好的開始等於成功了壹半”。新生入校之際、班級成立之初都是班級文化建設的好時機。
1.第壹次亮相
教室是壹個班級的載體,教室環境是班級形象的標誌之壹。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無論是種植花草樹木,還是懸掛圖片標語,或是利用墻報,我們都將從審美的高度深入規劃,以便挖掘其潛移默化的育人功能,並最終連學校的墻壁也在說話”。教室第壹次的亮相,會給全體學生壹個很積極地心理暗示。因此,我精心地布置了教室。在教室的前面和後面擺放壹些綠色的植物,讓教室充滿綠色,充滿青春的氣息。在前黑板上寫好了根據學生身高排的座次表,後黑板上寫上“歡迎加入0907溫馨家園!”字樣,並用粉色氣球拼成了心形圖案。在教室的左右兩面墻貼上四句藍底白字的名言,營造班級書卷氣,如:“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怠”。在前後門上,都適當裝飾壹些氣球和彩帶。當學生壹進教室,看到自己的班級格外漂亮,會感覺到壹種家的溫馨;當學生看到自己的名字被老師工整地寫在黑板上並對號入座時,會立即有壹種被這個班級接納的歸屬感;當學生認真閱讀墻壁四周的名言時,渴望成為優秀的信心也會大大增強。
班主任是壹個班級的開創者,班級文化的締造者,也是壹個班級的向心力所在。因此,孩子們往往先喜歡上班主任而接納這個班並融入這個班。因此,班主任的第壹次亮相顯得尤為重要。班主任要讓自己第壹次就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在作自我介紹時要富有新意,有文化內涵,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贏得學生的喜愛。我是語文老師,所以在介紹自己的時候用到了自己寫的壹首藏頭詩“黃雲蕩四方,麗日普晴川。才向峰頭立,情已滿山岡。”詩裏面藏了我的名字,還有 “博才”學校的名字,並蘊含了我對他們的祝福,學生覺得很新奇而且心生佩服。
2. 第壹次主題班會
“讓班級成為學生終生留戀的溫馨家園”是我建設班級的指導思想。有愛有溫度的班級才會有人氣,有活力,有潛力。
在剛開學的三天入學教育中,我精心組織了以“精彩秀自己”為主題的班會活動。充分調動學生的熱情,讓每壹個人都來自信秀自己,並要求每個學生表演完後就在黑板上留下自己的簽名。班會很精彩,在展示自我與欣賞別人的時候,學生們喜歡上了0907班。特別當全班所有人都把自己的名字寫在黑班上後,我用紅色粉筆把所有的名字都框在了兩個心形裏,並在心心相印的中間寫上了我的名字後,所有學生都激動地鼓起掌來,感覺既溫馨又幸福。
3. 第壹次集體活動
以集體活動為載體可積澱班級文化的核心:班級精神。活動可激發學生空前高漲的熱情,這種熱情能促使班級形成壹種團結向上,積極進取的氛圍,把人心緊緊地團結在壹起。壹旦有了這種班級精神,壹個集體就有了前進的希望和動力。作為班主任,壹定要抓住壹個班級集體亮相的每壹個機會,讓集體活動的成功成為班級優秀的催化劑。我校初壹年級開展的第壹次活動是“隊列比賽”,這是在剛開學就計劃好的活動,我提前安排並參與了他們每壹次的體育課練習,及時輔導壹些動作不到位的學生,力爭第壹。因為,壹個新的集體非常需要榮譽來鼓勵。果真,經過全班同學的努力,0907班拿到了壹等獎,學生嘗到了成功的甜頭,越發愛這個班級,而且班級也迎來了年級老師和年級學生的好口碑。“成功是成功之母”,班級會在每壹次成功的促動下走向優秀。
二、營造班級精神文化氛圍
1. 班主任“經典語錄”
班主任作為班級文化的引路人,應經常說壹些精煉的、目標性的、激勵人心的話語。如:“只做第壹不做第二”,“每個人都是七班的壹張名片”、“壹步領先,步步領先!”、“註重了過程,結果壹定不差。”、“妳不是壹個人在戰鬥”等,這些經常重復的話被學生稱為“黃老師語錄”,很多學生甚至把它們作為“座右銘”。最後我把班主任寄語定為:“學問常看勝於我者則德業日進,境遇常看不如我者則意氣自平。”,並把它貼在教室門口。
2.征集班級的文化符號
在班級成立,我就面向全班征集屬於0907班的文化符號,通過幾輪篩選,我們確定了班級目標為:“讓文明成為壹種習慣;讓學習成為壹種信仰;讓奉獻成為壹種常態!”;班訓是“不拋棄,不放棄”;班號是“0907,團結壹心;0907,所向披靡。”(在每天放學時班長會帶領全班同學大聲喊出班號,鼓舞士氣);班旗為手繪的龍纏繞的“柒”,象征爭當王者,永不言敗。班歌是學生自己寫的詞,用的是《壹千年以後》的曲;參與班徽制作的學生很多,因為學生都知道,凡是0907班印刷的資料我們都會印上班徽,意義非凡。最後全班投票選出了班徽。學生在這些征集活動的參與中,有著壹種作為班級主人翁參與班級建設的成就感。
3. 多渠道營造文化氛圍
在教室設立公告欄、榮譽榜、心語心願、讀書驛站、書畫天地等欄目,定期更新主題黑板報,努力建設壹個有書卷氣的教室文化氛圍。並利用班級網頁、班級QQ群等手段,提供舞臺,展示學生多方面的才能,增強學生的文化底蘊。
三、建立班級制度文化
壹切文化都是在人們實踐中產生和形成的,要廣泛深入地被人們所接受,不僅要通過外在的教育灌輸,而且也需要壹定的硬性制度去加以規範和約束。馬卡連柯認為:“紀律是達到集體目的的最好方式,紀律可以美化集體。”班級制度文化作為班級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既是作為班級文化的表征,又是班級文化的有效保障,據此,以班主任為首的班級骨幹成員,必須依據新課改“以人為本”的原則,在具體的學校管理制度的指導下,制訂出更加符合本班特色的、更具人性化的班紀班規。
0907班班規是由班隊幹部討論後制定並提交給全班學生進行表決才開始實行的,並且在實行中不斷進行完善。我們的班規包括學習、活動、衛生、安檢、儀容儀表、午休等各個方面,並進行了分數量化。“班風正,學風盛”,班規是對學生不良行為的約束和糾正。我們在常規量化中設了很多獎勵機制,盡量減少懲治手段,因為利用通常的強制手段迫使學生遵守往往會適得其反,在班級量化考核中采用多加分少扣分的形式,並采用每周評出壹名常規之星,每半期評出十名“常規標兵”,到期末每壹個學生都可以用常規分兌換獎品的辦法,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記得在第壹學期期中兌換獎品時,我們班壹個最調皮的男同學的常規分只有兩分,而至少三分才能兌到獎品,他找到我說:“黃老師,能借給我壹分嗎?”我說:“好呀,但是是高利貸哦。”他說:“那下學期我還十分。”以後他果真在紀律方面有很大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