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藝術簽名 - 樓市“牛頭熊”:去年全國賣了17萬億的房子,開發商卻逃離了這些城市。

樓市“牛頭熊”:去年全國賣了17萬億的房子,開發商卻逃離了這些城市。

去年初,在售樓處空無壹人,幾個房地產商會爭相要求地方政府救市的時候,誰也沒想到,2020年的樓市能賣出17萬億元,創下商品房銷售歷史新高。

20多家房企2020年跨過千億門檻,碧桂園、恒大、萬科年銷售額突破7000億。

2021元年,有很多地方報了去年的成績。比如上海37家房企銷售額超過50億,深圳前20家房企銷售額超過2000億,其中前十家企業均超過100億。

2000億是什麽概念?2020年山西省商品房銷售額僅為654.38+0885.9億元,這是同比增長654.38+05.6%後的數據。

此時北方很多地方的樓市不得不面臨類似的尷尬局面,寒冬裏聽南方花開。

聽說王樂妍(化名)主張當場過年的時候就知道今年的購房市場要廢了。

他在河北某三線城市,和他約好春節回來看房的熟人基本都沒回來。

以前,每年他們都會為這些從外地回來過年的人做特別的準備,包括打折、特價房、預熱場地的小活動。根據經驗,回家的成交率差不多是1/3,每三個來售樓處的人,就會有1單,很劃算。但是今年,直到現在什麽都沒有發生。

在距離王樂妍所在城市不遠的鄭州,壹位房產中介對媒體表示,去年春節鄭州返鄉置業的人幾乎減半,今年春節返鄉置業的人幾乎沒有。房地產市場“非常困難”。

易居研究院副院長楊紅旭在微博中評論稱,這也是全國大部分地區,尤其是中西部三四線樓市面臨的困境!“但妳看到東部城市的歡聲笑語,誰聽到中西部的哭聲?”

哪裏的樓市冷。

去年9月,30多位河南地產大佬在鄭州召開閉門會議,其中有本地房企,也有全國房企的區域負責人,比如萬科鄭州公司總經理徐申波。

“目前房企都有打折,但是打折會好賣嗎?”

壹句話喚醒參與者。

大家深入討論了降價的危害,對社會、對行業、對個人的危害。於是大家達成了* * *諒解,“穩房地產,不要帶頭降價!”

這個商會在微信官方賬號的消息壹出,引起了不小的轟動。有人痛斥這是壟斷、地方保護、行業綁架。現在,這條新聞已經在微信官方賬號中消失了,與這次閉門會議相關的內容在地產界已經數字化。

有意思的是,就在這個“不降價”聯盟宣言出現壹個月後,鄭州市綠波區某樓盤萬科榮成蘭喬聖菲重新開盤,高層毛坯均價7500元/㎡,毛坯特價房6300元/㎡!2017年剛開盤的時候,這個樓盤的高層精裝以14000元/m2的均價和12000元/m2的毛坯價,是呂波地區羨慕的對象。

《鳳凰周刊地產》向售樓處的人求證,屬實。“精裝房每平米65438+10萬左右,毛坯房每平米7000-8000元。”

但即使降價,換量效果也不明顯。

在樂居財經研究院的壹份報告中,2020年被稱為鄭州房地產市場的“黑暗”年。

雖然2020年鄭州新房均價為14236元/㎡,仍居全省第壹,但新房銷量在2065,438+08年後逐年下降,2065年下降17%,2020年下降438+06%,2020年下降16%。

鄭州主城區去庫存需要14個月,新樓盤銷售減半。全年庫存減少比去年減少69%,整體庫存減少率降低近30%。

對於山東方奇新都地產來說,2020年並不順利。2065438+2009年5月,新都地產曾以11491元/㎡的樓面價拿地,作為濟南開發的首個項目,創下了當時濟南雪山地區樓面價的新高。但由於周邊低價需求,去年7月開盤時,新都陳子府成交均價在1.47萬元/㎡左右,業內稱之為“賠錢賺吆喝”。

從那以後,這個消息更加令人吃驚。因為項目銷售不樂觀,以11200元/㎡的價格吸引買家,已經跌破樓面價。

“除了臨沂,整個山東基本都在回調。2015 -2017跟著蘇杭,但是沒有蘇杭好,所以去年以來煙臺、濟南、青島的市場都不太好。”資深地產評論家陳雷在接受《鳳凰周刊地產》采訪時分析道。

據當地業內人士透露,R&F在煙臺的壹個項目,原本在壹期發售時就向購房者承諾會有二期,但後來將二期的土地賣給了旭輝。"這相當於R&F已經退出了煙臺."

有媒體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2020年10月份70個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梳理了35個重點城市近壹年來的房價走勢,發現11個城市房價低於去年同期,其中包括8個省會城市,天津和重慶,以及計劃單列市青島。

其中,天津跌幅最深,同比下降4.4%。作為戶籍人口第壹大省河南的省會,鄭州房價同比下跌4.3%,在35個城市中排名第二,在省會城市中排名第壹。

從區域分布來看,11下降城市最集中在黃河流域和華北地區,包括天津、鄭州、太原、濟南、石家莊、青島等中心城市。

還有這幾年壹直在提的東北。據統計,2020年,東北地區房地產開發投資占比僅為3.83%。與2015的數據相比,東北地區的投資占比下降了近兩個百分點。銷售面積占比僅為4.01%;銷售額占比僅為3.35%。

他們正試圖抑制通貨膨脹。

65438+10月22日,深圳華潤城潤熙壹期12新人為自己的欲望付出了代價。

2020年6月5438+065438+10月,華潤城潤熙壹期開始認購,兩天內入圍認購9690批,凍結資金33915億元。有人計算過,這個數字的總金額大致相當於8塊地的總成交價。

但隨後媒體曝出,違規參與控股、眾籌等項目的創新者不在少數,隨後深圳監管部門開始介入。

最終,這12人因隱瞞真實情況、提供虛假材料和資金流向記錄,被暫停網簽、住房公積金貸款資格和人才購房資格。

與深圳類似,這種新場景出現在不止壹個熱點城市。

新年剛過,深圳、上海、北京、杭州、南京、合肥等地密集收緊調控政策。

這些熱點城市不得不連續打補丁,壹輪又壹輪地熄滅樓市熱情。

但是,熱點城市就是熱點城市,GDP排名靠前,大量新人口湧入。他們既滿足了住房需求,又滿足了投資需求,所以來自需求方的熱情是無窮的。

去年,處於疫情中心的武漢還在封閉的時候,就有很多人在社交媒體上問“要不要去武漢抄底樓市?”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武漢新房成交201.2萬套,居全國第壹。

“從交易量增長前50的城市來看,74%來自全國城市群,36%來自長三角城市群,60%是三四線城市和長三角其他城市。”RealData的高級分析師潘浩告訴《鳳凰周刊房地產》。

這些區域基本涵蓋了去年商品房銷售17萬億的大趨勢。

據統計,去年房地產開發投資比重中,東部地區占50%以上,銷售額占55%以上,比重繼續擴大。

最熱城市長三角和珠三角,中國手指研究院企業部副研究總監劉水表示,在50個代表城市商品住宅成交面積同比下降0.2%的同時,這兩個區域的代表城市整體規模同比分別增長7.5%和22.1%,增速明顯高於其他城市。

這是人們用腳投票的結果。

開發商的風向

熱點城市的熱門樓盤壹出現,心急的購房者為了增加中標幾率,就會找親朋好友領取房票。恐怕他們不會想到,房地產企業也不會想到。

去年9月,有壹張圖片在揚州房產圈流傳。第二面店GZ215後面只有35家房企,被316家房企爭奪,三分之壹房企“馬甲”超過10。其中,碧桂園、保利、美的、金地、綠城分別以50件、40件、22件、20件、20件馬甲位列前五。

目的很簡單,提高成功率。這塊地在搖號前只用了半分鐘就達到了最高價,這就是原因。

贏家是金地,據說已經淡出揚州市場近7年。“這次不惜帶上20個馬甲,調動幾十億存款高調回歸,可見金地回歸揚州的決心。”媒體報道說。

這種情況出現在長三角很多城市的很多地塊上。4月蘇州出讓10地塊,壹度導致土地拍賣制度崩潰。

此後,南通、南京等地不得不收緊政策。蘇州還對金地和九龍倉等房地產企業的子公司發布了三年禁令,這些子公司非法使用馬甲參與當地拍賣。

“2020年,50家代表性房企在二線城市的投資面積占比51.2%,三四線城市占比44.0%,壹線城市占比4.8%。從布局區域來看,企業熱衷於在長三角、長江中遊、粵港澳大灣區、成渝、京津冀五大城市群拿地,合計占比58.4%,其中長三角持續火熱,占比最高,為25.4%。”劉水分析。

房企拿地有多積極,背後的銷售數據就有多漂亮。

據RealData統計,二線城市、壹線城市和三四線城市分別占TOP20房企營業額的63%、17%和20%。其中,2020年壹線城市整體占比提升壹個百分點,11均提升了壹線城市占比,其中金地和中海占比最大,分別達到10%和8%。

不僅如此,在這20家房企中,有7家專註於壹線城市的房企(占比超過整體平均水平)將在2020年不同程度地進壹步提升在壹線城市的成交占比,4家不專註於壹線城市的房企也將在2020年提升成交占比。

在棚改大潮退去後,房企不顧激烈的競爭和嚴格的調控,紛紛回歸安全的壹二線城市和熱門大都市圈。

從去年開始,人們越來越意識到,他們要面對的是壹個新的環境和生存法則。安全性和收益率是他們不得不擺在面前的問題,尤其是龍頭房企。

龍湖地產,排名13,去年對長三角銷售額的貢獻為31%,為五大區域之最。二線城市拿地占比高達79%。排名第六的中海地產去年在壹二線城市拿地84%。

據媒體報道,在碧桂園去年上半年的股權銷售業績中,江蘇和浙江分別貢獻了13%和9%,合計22%。而且上述領域也是全年拆並組織架構調整的重點。

在這個過程中,不在“圈子”內的城市發現,全國性的開發商離自己越來越遠。

對於這些城市來說,這不是壹個好的信號,必須時刻想辦法。

去年6月5438+065438+10月,鄭州發文,其中提到“鼓勵和支持貨幣補償等多元化安置方式。確需實物安置的,實物住房安置面積不得超過人均70㎡”。

但後來很多人問,重溫貨幣化安置能重現樓市輝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