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個產品線深入人心,在籃球運動品市場上占據了幾乎所有的市場。
而來自德國的老牌運動品牌 adidas
則略顯頹勢,在籃球市場上已經被美國新晉品牌 Under Armour 超越。新秀 UA 的迅猛發展讓 Nike 都無法輕視,對於市場占有率十分有限的 adidas
來講,則頗具壓力。
在年輕人的心目中,經典的三條杠已經同運動休閑劃上等號,同巨星雲集的 NBA
賽場已經關系不大了。賽場的激烈拼殺、峰回路轉的戰況,似乎都是 Nike 的天下。
回到 12 年前的 2003 年,NBA 賽場上的 adidas
球鞋具有十足的影響力,麥迪、科比兩顆冉冉升起的巨星,為 Sneaker
球鞋的歷史書寫了新的篇章,其分別代言的籃球鞋也是眾多粉絲追捧的焦點。而臨近高中畢業的勒布朗·詹姆斯也在這家德國品牌的把控中。通過贊助詹姆斯所在的 SVSM 聖文森特聖瑪麗高中全套裝備,讓這位聯盟未來最耀眼的超級巨星穿上了 adidas
戰靴,並有了率先同他簽訂合約的機會。
麥迪的輝煌讓 adidas 賺得盆滿缽滿,但是傷病的困擾使得他職業生涯的後半段變得灰暗。而科比的離去讓 adidas 在超級明星代言方面繼續損兵折將,在經歷壹年亂穿鞋的時期後,黑曼巴同 Nike 簽訂了 5 年 4500 萬美元的合同,之前同 adidas 的第壹份合同則是 5 年 1000
萬美元。
大家不禁要問,目前在聯盟中統治力數壹數二的勒布朗·詹姆斯,為何沒有在當時同 adidas 簽訂合同,而是把這大好的機會拱手讓人,在拉開 Nike 輝煌十年大幕的同時,也讓 adidas 邁入了持續下滑的泥潭。
Nike 為詹姆斯打造的第壹款簽名戰靴 Nike Air Zoom Generation 書寫了 LeBron
戰靴歷史的第壹筆,在 2014 年的北美市場,LeBron 簽名戰靴收獲了 3.4 億美元的輝煌成績,相比 13 年的 3 億美元增長 13%。詹姆斯同
Nike 簽訂的第壹份合同為期 7 年,價值 9000
萬美元,這是壹份雙贏的生意,對於品牌來講,不僅收獲了白花花的銀子,詹姆斯在球場上的統治力也轉化成為了品牌在運動品市場上的統治力,為這 10
年的高速增長,和接下來 10 年的繼續突破都打下了堅實的市場基礎。詹姆斯則連奪兩冠,12 款個性鮮明的簽名戰靴,已經成為 LeBron James
個人形象中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Nike 嫻熟的商業市場運作功不可沒。
回到詹姆斯的高中時期,SVSM
在高中賽場上的優良戰績,讓詹姆斯成為了眾多品牌的焦點,adidas
近水樓臺先得月,提前安排了同詹姆斯全家的見面會,準備簽下這位未來統治力超群的體育巨星。在這同時,品牌已經為他設計好了簽名球鞋原型和個人
Logo,似乎壹切都按部就班勢在必得,只需順水推舟即可將其收入囊中。
這裏就不得不提到壹個重要人物,Sonny Vaccaro
索尼·瓦卡羅。瓦卡羅在球鞋界扮演了“星探”角色,專門從學校球隊中選拔優秀人才給運動品牌。瓦卡羅提議 Nike 老板菲爾·奈特建立高中生球探體系的提案被斷然拒絕,他從 Nike 轉投 adidas 後,就創造了簽約了科比的成果,後來科比不滿遠低於麥迪的合同報價,離開 adidas 時,瓦卡羅也轉投到 Reebok
旗下。
而在簽約詹姆斯的過程中,撮合雙方的也正好是這位索尼·瓦卡羅。adidas 授權瓦卡羅擁有 1 億美元合同的簽約權限,而眼光獨到的他覺得這 1
億美元應該完完整整的投到眼前這位身體素質超壹流的新秀身上,勒布朗·詹姆斯這位高中生絕對值得這個合同!
在別墅中舉行的詹姆斯全家見面會似乎順風順水,前期的準備和雙方的溝通都十分的到位,只差在合同上簽寫名字的時候,卻發生了壹件令瓦卡羅和在場所有人大呼意外的事情。合同上的數額不是之前說好的
1 億美金,而只有不到十分之壹的 700 萬美元,外加上限為 1000
萬美元的獎勵。
在後來的采訪中,卡瓦羅說:“這是我見過的最愚蠢的討價還價,對於壹份如此重要並且價值不菲的資產來說。而這份資產是壹名即將邁入正式職業生涯的籃球運動員。”
後來發生的事情大家都很清楚了,Nike 在 2003 年 5 月 23 日以接近億元的合同簽約詹姆斯,40 天後,簽約已經亂穿鞋壹年的科比。壹年前的科比因為 adidas
的竟業協議,壹年內不能簽約其他品牌。壹個新的時代就此誕生。
失去詹姆斯已經不是 adidas 第壹次錯失良機了,當初否定邁克爾·喬丹的原因是 MJ
身高太矮,這壹現在讓人啼笑皆非的理由導致了殘酷的現實,同時也造就了球鞋市場上統治力第壹和第二的兩位商業巨星。
阿迪達斯目光短淺,為了區區壹個億,失去了詹皇,自作自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