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星族壹般是學生,他們大多沒有經濟收入,卻要買唱片,聽演唱會,浪費家長的收入。不懂藝術欣賞,還會盲目追星。
(壹)、影響少年們的身心健康
不少少年,為了追星,不好好吃飯,不好好睡覺,半宿半宿地聽歌,整天昏昏沈沈地幻想,這明顯影響了少年正在成長發育的身體,不利於少年的身心發展。有的追星少年為了追星,為了買彩照,為了買磁帶,不得不節省早餐,有的甚至為了購買壹二百元的演唱會門票,不惜去醫院賣血!重慶有壹位小姑娘,為了逼迫父母給她買門票的錢,不惜去跳嘉陵江!更有不少少女,病態地把自己所崇拜的明星當成自己的戀人,害起單相思病,壹旦聽說自己的夢中“情人”有了女朋友,或結了婚,便痛不欲生,覺得自己的“戀人”被別人“插足”搶走了,從而產生了類似“失戀”的感覺,頹廢消沈,嚴重影響了她們的身心健康。
(二)、不利於少年的道德品質的形成
少年期是壹個人的道德品質乃至人格個性的培養、形成的關鍵時期,少年心中的榜樣及其對榜樣的摹仿、少年期的追求和行為,對他們整個精神面貌的形成,都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如今,追星族們因為對明星偶像的崇拜而產生了“光暈效應”,對他們的生活習性、愛好、穿著,甚至寵物都盲目地摹仿、追求、喜愛起來。比如他們刻意摹仿明星們的發式、衣著,到處打聽明星們的嗜好,自己也學著去做。有壹個少年聽說某明星不愛吃某種菜,自己也就不再吃。這種盲目摹仿,並不利於少年道德品質的形成。另外,追星的錢從哪來?如果只是節約早餐,那只是危害身體,而如果為了錢走上歧途,那就危害到少年的道德品質了。
有壹個女孩,為了買280元高昂得嚇人的門票,絞盡腦汁,無計可施,最後不得不向家長伸手。但她清楚地知道,月薪只有200多元的工薪階層的父母,是絕不會給她錢讓她去看某歌星的演唱會的。怎麽辦?只好騙。於是她以買書、買本、買學習用具、還同學錢、捐獻、幫助同學等多種借口,向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姥爺、姥姥、舅舅等索要了200多元,加上自己節省的零用錢,好容易湊夠了,等她欣喜若狂地跑到售票處時才知道,正門是買不到票的,而黑市票價卻已被票販子們“炒”到了500元壹張,她焦急無奈。這時她應該懸崖勒馬了,但對某位歌星已經追得走火入魔的她,為了壹睹心中偶像的廬山真面目,不惜鋌而走險——把本來是純潔無瑕的手伸向父親的錢包……當然錢是沒“偷”到,票也沒買成,但可悲的卻是,她為此付出了相當大的代價。她學會說謊,並向著不光彩的行為邁出了第壹步,走到了犯錯誤的懸崖。我們希望她絕不要再邁第二步了!除了這個例子之外,重慶的壹位小姑娘,為買門票向父母要錢(150元壹張門票),不惜跳嘉陵江,這種行為,同樣也對她的品德形成是很不利的。因此,希望少年朋友冷靜下來,檢點自己的行為,千萬別“壹失足成千古恨”哪!
(三)、不同程度上加重了家庭的經濟負擔
看看價格表吧!壹盤原版磁帶,少說也得10塊錢(9.8元)。哪個“追星族”、“發燒友”沒個二三十盤?而且新歌帶還在源源不斷地出呢!追星族們對它們的需求是“欲壑難填”的。壹張巨星的大彩印,也要3元左右壹張,看看追星少年的床頭、墻上有多少?再說門票,就更沒邊兒了:張學友的演唱會,在北京,門票官價賣到280元;劉德華在重慶,標價750元,而黑市炒到1500元壹張!如果我們哪位追星的少男少女們,異想天開,想去親臨目睹自己崇拜的偶像的風彩,妳們的工薪階層的父母能承受得了嗎?難怪重慶有的女孩只好去賣血!其實,就別說身臨其境了,就是花在磁帶、彩印上的錢,就已經使不少父母叫苦不叠了!不知少年朋友們想過沒有,妳們的父母大多是從苦日子裏熬出來的,工薪又少,物價又漲,養老育小,本來就已經是節衣縮食了,父母辛辛苦苦把妳們拉扯大,妳們是純消費階層,自己對父母的生活無補,倒也罷了,怎麽還能用這種不必要的開銷來加重父母的負擔呢?妳們想壹想,是不是?
(四)、讓壞人混水摸魚,增加社會不安定因素
上海某校壹學生,出面組織了壹個“黎明歌迷會”,吸引了大批黎明的歌迷。他們組織的活動,僅某公園壹次,就有700多人參加,其中大多數是十四五歲的少女;入會者,每人交會費20元,於是會員們蜂擁而至,踴躍加入。今年9月,黎明到上海舉辦演唱會,歌迷會長說要組織歌迷與黎明見面,這更吸引了眾多追星族、發燒友們,他們扔出了錢,滿懷激情地眼巴巴地等著壹睹黎明的風采。誰知壹等兩等,如泥牛入海無消息,不但黎明沒會著,連會長也不見了。後來才知道,所謂會長,原來是個騙子,他騙了歌迷的錢,攜款逃跑。歌迷大呼上當,但為時已晚。
有人群,就有好壞,天真爛漫的少男少女們壹心追星,就難免有不法之徒混水摸魚了。
再有,港臺歌星每次演出,票價本來已經定得很高了,但由於捧場眾多,供不應求,導致黑市票價被票販子們壹炒再炒,高得嚇人,錢源源流入票販子的腰包,反而給他們開了壹條“致富之路”,這恐怕也是發燒的少男少女們所始慮不及的。
由於追星族的過度狂熱,也給社會增加了不安定因素。每次“巨星大腕”們開演唱會、見面會,都成了不安定的時刻。場內場外(沒票的歌迷從始至終等在場外)狂呼亂叫,歌迷們對歌星圍、追、堵、截,歌迷要求崇拜的歌星簽名等等,都有可能造成人身的傷害。這種事在港臺也時有發生。比如劉德華在香港開演唱會,歌迷為搶汽球,而被踩成重傷。至於演出場地周圍混亂,小偷趁機作案等,那更不在話下了。少年朋友們可知道,當妳們狂熱追星時,父母是多麽不放心妳們的安全呀!
所以說,追星要有個適度性原則,追求到了超度的地步,就只有百害而無壹利了。有人說,少年們的追星熱是中學過重的課業負擔的反彈,是初中生尋求擺脫學習壓力的反應,這種說法也不無道理。但反彈也好,反應也好,總不能反過了頭,走向反面。課業負擔過重,的確是個有待解決的問題,但是,要求學校切實加強音體美課,開展對身心有益的、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還是切實可行的。少年朋友不妨壹試,也許妳會知道,那比盲目追星有意義得多。
中學生追星弊大於利
1.中學生追星弊大於利.我們中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學習,我們不應該去做那些不務正業的事,例如追星。
2.中學生沒有很好的自控能力,壹但追了星,很多人都會不可自拔,從而荒廢學業。
3.追星既需要時間、金錢,還會消耗我們的精神,有損我們中學生的身心健康,還會幹許多不需要、徒勞花錢的事,例如買海報等等。
4.朋友間所祟拜的偶像有同有異,可能因為偶像的不同,就對其他人持排斥甚至敵對的態度。中學生追星的原因很多,例如:明星唱的歌好聽;跳的舞好看;球打(踢)的精彩,長的帥氣,有個性;羨慕他們無憂無慮,能受到人們的擁護……但是,我認為,最重要的幾條:外貌,才華,品德。據調查,喜歡自己所崇拜明星的外貌的中學生占23%,喜歡才華的占69%,喜歡自己崇拜明星的品德的占14%,可以說,大多數人都喜歡明星的才華,至於他們的品質和情操卻甚少理會。如近來明星犯罪屢見不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