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安小雁塔玄奘雕像圖]
《信仰的力量》壹書的作者王覺仁收集了大量的歷史記載,生動真實地描繪了玄奘西行19年的動人故事。讀完讓人感覺:感人而準確,催人奮進,記憶猶新,穿透力強,難以忘懷。
玄奘(公元602-664年),唐代著名高僧,法香宗創始人。生於洛州(今河南省洛陽市偃師),俗名“陳毅”,法名“玄奘”,被尊稱為“三藏法師”,後俗稱“唐僧”。
玄奘(也就是唐僧)在11歲的時候,也就是公元612年,隨二哥常傑和尚去凈土寺學佛。公元615年,大理寺秘書鄭派人到洛陽出家。年僅13歲的玄奘聞訊前去聽課,隨後拜師學藝。
那時候玄奘還小,不能出家。玄奘對佛教的執著和虔誠幫助了鄭。他破例收玄奘為徒,剃度為僧。從此,玄奘更加努力,潛心研究佛學。鄭預言這個年輕人最終會成為壹個“偉大的解釋者”和壹代僧人,但他萬萬沒有想到,他在這壹刻的決定會影響中國1000多年的佛教史。
出家後,玄奘在1O期間,遍訪全國各地名師。此時,他已成為壹名備受推崇的僧人。玄奘在求學的幾年中,發現很多名師對佛教的理解不壹,各種佛經之間矛盾重重,讓人無所適從,於是萌發了去印度尋求更多佛經原著,尤其是大乘經典的強烈願望。
公元627年,長安、關中地區發生嚴重旱災,引發大規模饑荒,餓死災民無數,百姓難以生存。法院不能允許受害者自己尋找出路。意識到時機成熟,玄奘在流民中偷偷越境,西行求法。
?此行前途未蔔,生死難料。出發的時候,玄奘除了壹個簡單的行囊和壹個求法的理想,壹無所有。通往天竺(印度古稱)的道路充滿了常人無法想象的曲折。壹路走來,雖然沒有白顧靖,沒有盤絲洞,沒有牛和火焰山,沒有9980那樣的鬼魅兇險,但是有壹望無際的大漠黃沙,壹片荒蕪的戈壁灘,有卡審問的煩惱,有官員和史家的被捕,有迷失方向和缺水缺糧的危險。這些都足以讓玄獎埋沒在壹個無人知曉的地方。
【無水無草800裏沙漠沙灘圖】
?然而這壹切並沒有阻擋和動搖玄奘西天求法的決心和腳步。早在玄奘踏出長安城的那壹刻,他就發誓此行不是為了錢,不是為了名,而是為了無上佛法。不到天竺(即印度),不回東方。我寧願死在西方,也不願活在東方。
【玄奘當年西天求法路線圖】
玄奘從長安出發,向西經過周琴(甘肅天水)、蘭州、涼州(甘肅武威)、瓜州、張掖、玉門關外的五峰,都是重兵把守。它進入了8OO年漠河巖的戈壁灘,那裏沙河上沒有鳥,下面沒有動物,沒有水,沒有草。克服了四天四夜不滴水的苦難,終於穿越了這個可怕的死亡地帶,經伊吾(今哈密)到達了高昌(新疆吐魯番)。
玄奘的學識、理想和行動打動了高昌王文泰,堅持讓玄奘留在高昌傳經,用了高官、金錢、美女的誘惑和軟硬兼施的手段,但都改變不了玄奘西進求法的決心。無奈之下,玄奘只好絕食三天,居文泰被玄奘的誠意所感動,提出了兩個釋放條件:壹是與他結為兄弟;二、求法歸來後留在高昌三年。玄奘同意,文泰喜出望外,準備了大量的食物、衣服、靴子和襪子、3萬元錢、65,438+000兩黃金、絲綢和絲綢等。對他來說,這補充了20年來用於學習法律的經費。給30匹馬,25個護衛。此外,米文泰還親自書寫了24封國書,命護送國書的大臣們沿途交給國王,並贈送壹匹大絹馬作為禮物。為玄奘成功西遊24國提供了各方面的全力幫助。
玄奘離開高昌,越過焉耆、龜茲等國,越過靈山,到達碎葉城(今吉爾吉斯斯坦)。他會用樹葉保護可汗嗎?玄奘在胡可汗派往各國的書信和護衛使節的幫助下,順利通過西域各國,越過鐵門關(今烏茲別克斯坦南部),進入土霍洛(阿富汗北部),越過克什米爾,進入印度領土。
公元631年秋(貞觀五年),玄奘終於來到了他向往已久、夢寐以求的佛教聖地那爛陀寺。在這裏,玄奘拜戒賢為師,潛心研究梵文(印度語),苦心鉆研各種經典,歷時五年。此後,玄奘遍訪五天竺(古印度地區:東天竺、南天竺、西天竺、北天竺、中天竺),結識了佛教界的所有大師,足跡遍布印度。
【玄奘祭奠印度先賢】
公元642年(貞觀十六年),玄奘在結日王舉行的群女城無蓋大會上,擊敗了五天竺的所有對手,名聲更盛,幾乎取代了結賢,成為印度最有成就、最有聲望的佛教領袖。
玄奘意識到自己的使命已經完成。公元643年(貞觀十七年),告別界仙大師、界日王回國。時隔兩年,玄奘終於在公元645年正月二十四日回到了闊別近20年的長安。
沒有人知道,19之後,這個孤獨的“偷客”會帶著巨大的功績回來,受到了全國人民的歡迎,受到了唐太宗李世民的親自接見。
?如果妳想在人生中做出壹番大事業,妳必須從年輕的時候開始,並有堅定不移的信念。只要堅持認真做壹件事,就能取得壹定的成績。
【大數學家陳景潤插畫】
?如果壹個人能為了崇高的理想和事業,把生死放在壹邊,那還有什麽好怕的!有這樣頑強的精神和信念,世界會給妳壹條勇敢前行的路!
?魏李生
2018 5月21福州
?[作者插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