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袁枚
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
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
大年初壹,打開電視無意中看到CCTV大型詩詞文化音樂節目《經典詠流傳》,不早不晚,剛好看到這個《苔》,壹聽之下,萬籟俱靜。
淚水什麽時候湧出眼眶,我毫無知覺,那個孩子天籟般的聲音,那首小詩不壹般的意境,就這麽毫無防備地鉆進了我的心裏。
梁俊老師帶著他心愛的吉他,到貧困的大山深處支教,他用最真的深情把最愛的詩詞編成歌曲,為大山裏的孩子們打開生命的另壹扇窗。他們***同成長,彼此成就,譜寫著人間最美詩篇。
真和美,總是不經意間打動人心,《苔》,沒有華麗的辭藻,沒有磅礴的氣勢,沒有婉轉的柔情,就那麽簡單直白的20個字,卻讓人過耳不忘,時時懷想。只因為,它對生命的詮釋,正好契合了我們每壹個平凡的生命。
不管是節目中的梁俊老師和大山裏的孩子們,還是我們自己,大部分人終其壹生都會是平凡的普通人,如同大地上不知名的小花小草,但是,那又如何,只要我們努力綻放,我們就擁有春天的色彩。
這些天,我總會不知不覺哼唱這首《苔》,歌詞和曲調常在耳畔縈繞,隨之呈現腦海的還有壹些感動我無數次的小故事。
挑兩個講給妳們聽,讓我們壹起感受“白日不到處”的溫暖。
每次看這個故事,我都覺得故事中的主人公就像路邊的小小蒲公英,那就叫她“小英”吧。
小英是個普通的小姑娘,她的同學都管她叫“二十三號女生”。她所在的班上有五十名同學,而每次考試,小英總是排名二十三,久而久之,她便有了這個稱號。
小英的父母都是名校畢業的高材生,是單位出色的管理者,面對成績壹直處於中等的女兒,他們壹籌莫展。
爸爸說,壹碰到公司活動或同學聚會,別人的孩子不僅成績出類撥萃,而且特長才藝多多,那些父母都春風得意,唯獨自己的女兒沒有壹樣值得炫耀的地方,他都覺得低人壹等。
壹次中秋節,親友聚會。席間,大家讓孩子們說說自己將來要做什麽。孩子們毫不怯場,爭先恐後地說著自己的理想,鋼琴家、明星、政界要人……連四歲半的小女孩都說自己要當中央電視臺的主持人,頓時贏得壹陣贊嘆。
而小英,此刻正在照看身邊的弟弟妹妹們,忙得不亦樂乎。有人想起來,她還沒說呢。大家都認為她是孩子中間的老大,抱負更應該不同凡響。
在眾人的催促下,小英認真的回答:“長大了,我的第壹誌願是當幼兒園老師,領著孩子們唱歌跳舞、做遊戲。”
眾人禮貌地表示贊許,緊接著追問她的第二誌願。小英大大方方地說:“我想做媽媽,穿著印叮當貓的圍裙,在廚房做晚餐,然後,給我的孩子講故事,領著孩子在陽臺上看星星。”
頓時,氣氛極為尷尬,親友們不知所雲,小英的爸爸端著酒杯,壹句話也說不出來。
其實,小英的父母為了提高她的成績,沒少費心思,壹度給她報了很多輔導班,每天做完作業還要做各種試卷。她很懂事,盡管辛苦,仍然壹絲不茍的完成。到期末考試,還是二十三名。
後來,因為不堪重負,小英大病壹場。病好後,開始厭食、厭學、失眠,再後來,卻考出了個三十三名。
這個結果讓她的父母瞠目結舌,看著日益憔悴的女兒,他們決定放棄這種揠苗助長的行為,還女兒壹片自由的天空。
壹次媽媽同事組織的郊遊活動,爸爸媽媽對小英有了全新的認識。野餐的時候,兩個小朋友為了壹塊糯米餅相持不下,無論大人怎麽勸說都無濟於事,這時,小英用擲硬幣的方法,輕松打破僵局。
返程的時候,壹些孩子焦躁起來,車上氣氛變得不那麽融洽了。小英主動站出來,給大家講笑話。還壹邊講,壹邊用裝食物的包裝盒剪出許多栩栩如生的小動物,引得孩子們贊嘆不已。等到下車的時候,每個孩子都有了自己喜歡的動物剪紙,他們都圍著小英說謝謝,還要她在剪紙上簽名呢。
爸爸媽媽看到這個情景,都禁不住露出了自豪的微笑。
期中考試後,班主任給小英媽媽打電話,講了壹件事,老師說:“我從教這麽多年,第壹次遇到這種事。語文試卷有壹道題,問妳最欣賞班上哪個同學?除小英外,全班同學都寫了小英的名字。理由是:熱心助人、守信用、不愛生氣、好相處、樂觀幽默、聰明善良。”
老師不禁感嘆:“這個孩子雖然成績壹般,但為人,實在是很優秀!”
媽媽跟小英開玩笑說:“妳在班上都成為英雄了!”小英認真地說:“英語老師曾講過壹句格言:當英雄路過的時候,總要有人,坐在路邊鼓掌。我不想成為英雄,我想成為坐在路邊鼓掌的人。”
故事講到這裏就結束了。每次想起那句“我不想成為英雄,我想成為坐在路邊鼓掌的人”,我都深深感動。
這個孩子,就像路邊普通的蒲公英,兀自悄悄開放,她從不羨慕絢麗綻放的牡丹,她有自己的原野,自由而遼闊。
這個像風信子壹樣的害羞小姑娘只有四歲。她的爸爸在外地工作,媽媽壹邊上班壹邊帶她,每天忙得焦頭亂額。
她不是那種活潑快樂愛唱愛跳的孩子,用幼兒園老師的話說:“這孩子含羞草似的,音樂課上,嘴閉成壹枚堅果,舞蹈課總比別人慢半拍,就連遊戲時,也是獨自在角落張望……”
她壹出世就得到病危通知,上幼兒園後,在壹群活潑可愛的寶寶中間,她不僅身量不足,性格也極其木訥。這些,壹直讓媽媽焦慮不安。
有壹次,天下大雪,媽媽下班後去幼兒園接她,老師很為難的跟媽媽說了壹件事:她最近用餐控制不住食量,常常吃到胃痛還要添飯。
老師說的時候,壹個家長帶著壹個小男孩從邊上過去。媽媽看到那個家長回頭看她們,露出似笑非笑的表情。媽媽覺得對方是在嘲笑她,心裏煩到極點。
回家後,媽媽把自己關進房間,極力克制內心的惱怒,閉上眼睛不理睬女兒。過了壹會兒,女兒推門進來,在門邊躲躲閃閃,媽媽終於心力交瘁的爆發了,她大吼:“滾出去,我不想看到妳,我怎麽會生下妳這個白癡!”
孩子驚慌失措,好久才說:“媽媽,壹個人殺了自己的手,會死嗎?”媽媽這才發現,孩子藏在身後的小手鮮血淋淋。
那壹刻,媽媽大概是絕望的。她帶著孩子冒雪去醫院,孩子沒有哭也沒有要抱,只是壹聲不響地跟著媽媽緊趕慢趕。
縫合、輸液,在醫院折騰到深夜,孩子睡著了。抱著孩子坐在醫院,媽媽淚如雨下。孩子爸爸遠在外地,她壹個人每天在病弱孩子和煩瑣工作中奔走,巨大的壓力幾乎將她壓垮。
那天回家已經很晚了,壹進門就聽到電話鈴聲。是孩子幼兒園老師打來的,老師說:“我今晚壹直在給妳打電話,如果打不通,我會內疚得睡不著覺的。”
原來,那位聽到老師和媽媽談話的家長去找了老師,他告訴老師,他的孩子和這個女孩是好朋友,他的孩子說女孩拼命吃飯不是傻,也不是貪吃,是因為她覺得媽媽工作很辛苦,她要吃的飽飽的,就不會老是生病,會快快長高長聰明,會幫媽媽做事,這樣媽媽就不會煩了。
老師還說,女孩說媽媽最愛吃蘋果,她要學會削蘋果。
媽媽看到茶幾上壹個幹巴巴的蘋果,削得坑坑窪窪的,還有淡淡的血痕,旁邊放著壹把鋒利的水果刀。
她這才明白,孩子把自己傷的那麽重,只是為了給她削壹個蘋果!
媽媽淚眼婆娑的走進女兒的房間,卻看到女兒穿上了夏天的白紗裙。女兒看到媽媽,輕輕地說:“媽媽別哭,我給妳跳舞,跳我剛剛學會的《風信子開了》。”
她輕輕唱著,緩緩擺動手臂,合攏的雙手像壹枚含羞緊閉的花苞。在燈光下,花苞怯怯地打開,她舉在頭頂的左手,還裹著厚厚的繃帶,花瓣壹點壹點展開,她終於將自己開成了壹朵比雪還白的風信子。
她說:“媽媽,小朋友都笑我開的太慢了。還有人說我是白癡。舞蹈老師告訴大家,我不是白癡,我是白色的風信子,很安靜很害羞,比紫色、藍色和紅色的風信子開得慢壹些,可等到開好了會最美。”
這個小小的白色風信子,在這個大雪紛飛的寒冷冬夜,深深地溫暖了媽媽疲憊的心,也溫暖了無數人的心。
這個故事我看過很多遍,每次看都會哭得淚眼朦朧,就在此刻,當我在鍵盤上敲出這些字的時候,眼淚又壹次模糊視線。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命之花,無論是絢麗繁華如牡丹,還是默默無聞如苔花,都是值得尊重的崇高的生命。
在聽《苔》之前,我從來不知道青苔也會開花。可是,就算所有人都不知道,千萬年來,它們不是壹直在陽光照不到的地方努力盛開嗎?
我們大多數人都是普通人,我們的孩子亦是,如果健康、快樂,如果沒有違背自己的心意,我們自己,我們的孩子,又何妨做壹個善良的普通人。
縱然做壹個普通人,我們依然值得盡情綻放,如歌中所唱“溪流匯成海,夢站成山脈,風壹來花自然會開”。
小小蒲公英,含羞風信子,默默無聞那又怎樣,沒人欣賞那又怎樣,當我隨風開放,就是最美的時刻!
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
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
溪流匯成海,夢站成山脈,
風壹來花自然會盛開。
夢是指路牌,為妳亮起來,
所有黑暗為天亮鋪排。
未來已打開,勇敢的小孩,
妳是拼圖不可缺的那壹塊。
世界是純白,塗滿夢的未來,
用妳的名字命名未來。
雁聲依舊在,年少時對白,
耳邊音猶在,如風暖心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