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藝術簽名 - 如何做好信息構建工作

如何做好信息構建工作

什麽是產品的信息架構?

信息架構是壹門藝術和科學,它設計信息的結構、組織和分類,以便用戶和使用者能夠容易地使用和理解它。好吧,說人話,信息架構就是讓用戶更容易理解妳的產品是什麽樣的,讓他們更流暢自然的使用妳的產品。

信息架構的角色

1,傳達產品定位

好的信息架構讓用戶第壹眼就知道這個產品在做什麽。今日頭條的信息架構讓妳壹眼就知道是新聞閱讀類app,看完微信的信息架構就知道是社交類app,淘寶的信息架構讓妳壹眼就知道是電商類app。好的信息架構能讓用戶壹眼就知道我用這個app能做什麽,這個app能滿足什麽需求。

2.需要時更快找到功能。

壹個好的信息架構可以讓用戶在需要的時候更快的找到壹個功能,就像上面的商場壹樣。如果沒有樓層簡介,用戶可能要找很久。有了樓層簡介,用戶只需要直接去相應的樓層。

壹個好的信息架構,不僅能讓用戶對產品的使用方法壹目了然,還能在他下次進入時快速找到產品的使用路徑。壹個相對混亂的信息架構會讓用戶不知道產品從哪裏開始,如何使用。

好的信息架構不僅可以改善用戶體驗,還可以提高產品留存率。

信息架構設計指南

“劃分、排列、刪除、隱藏”,“劃分”是將屬性相近的功能按屬性歸入壹類,“排列”是按優先級排序,“刪除”是刪除不必要的功能;隱藏”就是隱藏次要需求,強化核心功能(二八法則)。

在設計信息架構時,要考慮用戶的使用習慣和心理認知,還要考慮商業價值。比如微信朋友圈這種重要的功能為什麽沒有出來?試想壹下,如果朋友圈單獨出來,用戶就不需要點擊“發現”模塊,隱藏在發現中的掃壹掃、附近的人、小程序等功能就不會更多的暴露出來,自然也就不會產生更多的商業價值。

如何設計信息架構

張小龍在分享他的產品理念時,說設計就是分類。分類為了更好地傳達信息,需要對信息進行選擇和組織,所以信息架構設計歸根結底就是要做分類。分類有兩種,壹種是自下而上,壹種是自上而下。

1,從下到上

列出所有需要呈現的內容,然後按照壹定的類別進行分類。

常用的信息分類方法有:精確分類和模糊分類。

準確分類:按拼音首字母,按時間順序,按地理位置。

模糊分類:按任務、按隱喻、按主題、按用戶。

Word工具欄是根據任務劃分的。

電腦桌面的回收站、文件夾、防火墻都是按隱喻分類的。

愛奇藝將內容分為電視劇、電影、兒童、動漫...,按主題分類。

產品經理可以把所有的功能點都寫在卡片上,然後找壹些目標用戶進行分類,反饋相關標準,作為我們產品經理梳理信息架構的參考。在實際工作中,也需要產品經理具備對信息進行整理、篩選、分類的能力,然後通過用戶測試來檢驗分類的有效性。

2.自上而下

這種分類方法根據產品的目標對產品進行分類。先思考壹級分類,再進行二級分類。比如微信根據其社交軟件的定位,將其組織架構分為微信、通訊錄、發現和我四大類。然後“發現”有朋友圈,掃壹掃,看看,附近的人等等。

就像把我們的衣服整理出來,把同壹個季節的衣服按照四季放在壹起,最後妳把不同季節的衣服褲子分了。...

展開性

有人可能會說,壹個產品壹旦有了功能,就會顯得臃腫,那是因為妳的信息架構沒有做好。比如下圖的滴滴打車服務,從最初的打車服務,到現在的專車、快車、代駕、ofo單車等多種服務。即使那天加了飛機和船,也只需要加壹個tab選項,產品看起來也不會臃腫。為什麽?別人的信息架構做的很好!微信壹開始只是壹個聊天軟件,逐漸增加了購物、遊戲等功能,但是微信的用戶數量越來越多,產品也不臃腫。為什麽?別人的信息架構做的很好!

確保分類標準的壹致性、相關性和獨立性。

西紅柿可以用作水果和蔬菜。如果要以水果為分類標準,那麽其他的就需要按照水果類別來分類。分類標準的唯壹性不僅方便用戶理解,也保證了入口的唯壹性。“相關”是指上下級的內容和層次中的內容必須相關。妳不能在電影的類別下播放電視劇。獨立性是指同壹級別的分類應該相互獨立。出租車中的司機和同級出租車是相互獨立的。

符合產品定位,滿足用戶需求。

新聞閱讀類app壹般以時間閃回的方式展示新聞內容,以滿足用戶了解最新時事的需求,但今日頭條旨在為用戶提供個性化的新聞信息,實現內容與用戶的精準連接。所以它會有壹個推薦欄目,根據用戶的瀏覽習慣推送用戶喜歡看的內容。

符合用戶的心理模型

心智模型符合用戶過去的社會生活經驗和人類的本能認知。比如方向盤是圓的,圓的可以轉。)等等...

在構建信息的時候,要盡量讓信息的組織和呈現更加貼合用戶的心智模型,更容易讓用戶熟悉和使用妳的產品。換句話說,用戶在使用時可以更快地形成心智模型。

比如我們去超市購物,會壹直推著購物車,最後去收銀臺結賬,所以淘寶的信息架構裏有購物車和我的選項。

如何判斷產品的信息架構設計是否合理?

1.用戶是否在沒有短時間介紹具體產品的情況下,告知產品可以用來做什麽?

就像《產品經理的信息架構(壹)》裏提到的微信、今日頭條、淘寶的底部導航,他們的信息架構讓妳壹眼就知道這個產品要滿足的用戶需求,以及大致的使用方法。壹個成功的產品信息架構設計應該滿足這樣的條件,所以第壹個考驗就是向用戶展示妳的主界面,在沒有妳介紹的情況下,用戶是否能在短時間內說出這句話。這是第壹點,可以用來幫助妳判斷妳的產品信息架構設計在用戶層面是否容易被用戶理解。

2.讓用戶執行核心流程的任務,檢查任務是否順利完成。

比如妳的產品是IM產品,妳自然要讓用戶嘗試使用妳的產品來完成壹個發送消息的任務,比如找壹個聯系人,發送消息。也可以嘗試讓用戶完成群聊等壹個共同的核心流程。通過這個核心流程的測試,可以檢驗妳設計的產品是否能讓用戶輕松的運行完這些核心任務流程,讓用戶在做最後的事情時不容易遇到困難。

3.給用戶壹個尋找相對深入的功能的任務,通過信息架構名稱檢查用戶是否能找到該功能。

比如讓用戶尋找壹個設置項,我們壹般會以此來檢驗用戶是否能通過信息架構的名稱順利找到這樣的功能,這也是檢驗妳的信息架構是否合理的壹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即妳的層次是否太深,每壹層是否有合適的名稱,從而引導用戶找到自己想找的功能。

所以在用戶測試的過程中,如果妳想測試妳的產品信息架構是否合理,這三項工作必不可少。通過這三項任務,他可以很好的衡量產品經理是否設計了合理的信息架構。

當然,用戶測試還有很多需要註意的地方,比如如何與用戶溝通,如何在不打擾用戶的情況下引導用戶,包括如何找到被測試者,如何制作用戶測試報告,如何最終落實設計方案,完善設計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