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藝術簽名 - 最高級的情商,是“不拆穿”

最高級的情商,是“不拆穿”

01

說起高情商,如果妳的理解是會說話,不得罪人或者辦事圓滑,那還停留在入門級別。

而最高級別的情商,就三個字:“不拆穿”。

在社會上闖蕩遊走,我們遇到形形色色的人,經歷起起伏伏的事,年少輕狂時,鋒芒外露,眼裏不揉沙子;人近中年,開始成熟,才懂得成年人的世界沒有“容易”二字。

不拆穿,是明知實情,卻不會捅破,因為壹旦捅破,就會令對方難堪或窘迫,陷人於尷尬境地;

不拆穿,是給對方余地,留有顏面,不逞壹時口舌之快,懷有慈悲之心,體恤對方。

誰言世事不可說,只是看破不說破。看破不說破,是為人處事的智慧,是同理他人的胸襟,是不露聲色的修養。

遇到“不拆穿”的人,是我們的幸運,成為“不拆穿”的人,則是我們壹生的修行。

02

電影《壹出好戲》正在熱映中,主角黃渤再度成為大家關註的焦點。

喜歡黃渤,不單單是因為他演技功底深厚,塑造的每個小角色都接地氣,有血有肉,更因為他平日裏與人相處時,“看破不說破”,“看透不拆穿”的高情商表現。

黃渤曾在演講中講過這樣壹件事。

他有壹個朋友,30歲出頭,每次上車總有人給他讓座,因為他少白頭,壹臉褶子,穿得也不是特別時尚,他不僅沒拒絕,每次都坐。

黃渤就對他開玩笑:“妳怎麽這麽不要臉?”

他朋友說,我要是不坐,讓座的人該有多尷尬。但如果我心安理得的坐了,對方就覺得自己的“紅領巾”更加鮮艷了,多好的壹件事。

黃渤說這件事給他的啟發很大:有時不拆穿,將錯就錯,反而會成全雙方,避免自己和他人同時陷入難堪。

被大家稱道的“冒充王寶強”事件,就是黃渤“不拆穿”理念的實際應用。

有壹次在機場,黃渤被粉絲認出,可壹路上卻跟他侃侃而談電影《天下無賊》,原來是把他和王寶強弄混了。

當這名粉絲臨別請他簽名時,黃渤二話沒說,大筆壹揮,簽下了三個字:“王寶強”,粉絲滿意地捧著簽名走了。

因為黃渤的不拆穿,那名粉絲會因為跟自己的偶像聊天,合影並得到親筆簽名而開心壹整天甚至更久,就算之後發現自己的張冠李戴,也會為這“美麗的錯誤”而莞爾壹笑。

試想,如果黃渤在第壹時間就告訴粉絲,自己不是王寶強,或者簽名簽的是自己的名字,不僅會讓粉絲窘迫和失望,自己在那壹刻是不是也十分尷尬呢?

壹個人做事不慎造成妳的尷尬,妳若只顧排除自己的尷尬,而不顧對方的感受,會使對方陷入更深的尷尬中。

而黃渤這樣的不拆穿,用自己的大度無聲地化解彼此尷尬,既沒有傷害別人,自己也未因此受損,這並非每個人都能輕易做到。

有句話是:“當智商和情商都高時,顏值就是個贈品”,這話用在黃渤身上壹點不假。

03

大文豪托爾斯泰的故事,頗為有趣。

有壹次,托翁去火車站迎接壹位來訪的朋友。

在站臺上等待的時候,他被壹個剛下車的貴婦人誤認為搬運工,隨即被吩咐到車上為其搬運行李,托翁毫不猶豫地照辦了,貴婦人付給他五個戈比。

就在此時,來訪的朋友下車,趕忙過來跟托翁打招呼,站在壹旁的貴婦人,這才知道為她搬行李的人,竟是大名鼎鼎的托爾斯泰。

貴婦人十分尷尬,向托翁表示歉意並請求收回那五個戈比,以維護托翁的尊嚴。

托翁卻和藹地對貴婦人說,不必道歉,也無須收回那五個戈比,因為那是他勞動應得的報酬。

托翁如此做法,令雙方的尷尬頓時化解在輕松的歡笑聲中。

貴為大文豪,都可以去當壹名搬運工,高情商的托翁,在面對尷尬時,給了我們上了生動的壹課:當下的“將錯就錯”和事後的輕松化解,是人際交往的黃金法則。

而妳,如果經常感覺自己群眾基礎差,人際關系過於緊張,就要反省是否有時在非原則問題上,自己過於堅持和較真兒。

太過較真,不分場合地固執己見,容易導致思想偏激,還會被無形孤立,職場上遭遇不順是必然的。

而鍛煉自己擁有“難得糊塗”的心態,和豁達開朗的氣度,則不僅讓妳自己,還有周圍跟妳***事的人,都能感受到令人愉悅的磁場,妳就具有了差異化其他人的價值。

04

“看清不拆穿,討厭不翻臉” 的人生智慧,也是我工作之後漸漸明白的道理。

初入職場,誰不是年輕氣盛,看到不順眼的人,遇到不開心的事,總要跟人辯論出個是非曲直,黑白分明,奉行“不將就”,“不委屈”的處事態度。

而其實,社會不是妳的對立面,他人跟同事更不是,妳既無需“曲高和寡”般標榜自己的特立獨行,也沒必要做個事事沒主見的老好人。

不拆穿的背後,也許有著不為人知的窘境,或難以啟齒的煩惱,而妳要做的不是鐵面無私的包公,去拯救世人,而僅僅是壹個心存理解和慈悲的旁觀者,這就足夠了。

有時,即便當我們發現別人做了壹些不好的事情,也不必非要當面“揭穿”,甚至窮追猛打,通過適當的溝通技巧進行提示,對方心裏明白即可。

有些謊言並不歹毒,揭穿謊言也未必高尚,容忍適當的謊話,是壹個人走向成熟必須具備的擔當。

記得多年前的壹次會上,領導詢問大家對壹個新項目的看法,話音剛落,同事Lily就趕緊舉手發言,洋洋灑灑說了壹大通。

我壹聽,不對啊,這觀點大部分是來自另壹個同事Sunny的呀,她是前天中午壹起吃飯時跟我們剛分享的,難道就這麽被Lily盜用了?

我馬上看了Sunny壹眼示意她,然而她卻不動聲色,壹直面帶微笑,等Lily發完言,便進行了有力的補充,畢竟這個想法最初由她想到,自然想的更為深入和全面。

事後跟Sunny聊起這件事,我問Sunny為什麽當時不立馬打斷Lily,跟領導澄清那個想法本來是她的。

Sunny的回答,讓我很意外並由衷地欽佩,她說:“Lily不是什麽壞人,她家經濟條件不好,所以特別急於出人頭地,混出個模樣來。會上搶先發言,也是為了給領導留下個好印象,這我能理解。可是就算我當時拉下臉來,做所謂的澄清,我想領導也不關心這些,反而認為女人之間是非多,對我們各打50大板,這樣壹來,其實對大家都沒好處。我想時間會慢慢教會Lily怎樣做才是正確的。”

是啊,Lily這麽做雖然不光彩,卻也不是十惡不赦,Sunny的大度和寬容,她不僅看到,而且壹定能感受得到,這對Lily難道不是壹次莫大的觸動嗎?

做個“入世”的職場人,既有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能力,又掌握何時開口,啥時閉嘴的本事;既能和關系好的同事合作***贏,又能團結那些妳瞧不上的人。

那麽,趟平職場這條路,只是早晚的事。

05

心直口快的人,看到有人出錯,就會立即指出來,並當場告訴對方。雖然這種做法無可厚非,但往往容易造成雙方不快。

而“不拆穿”,沒有讓對方下不來臺,卻是壹個比較好的處理策略。如有必要,事後找機會在恰當的場合指出來,讓他人發自內心的接受錯誤,既保住了對方的顏面,又達到了“治病救人”的目的。

而那些無傷大雅的小謊言,更無需當面揭穿,大可壹笑了之,不掛於心。

“不拆穿”體現了壹個人的善良慈悲,壹個人的大度寬宏,以及壹個人最高級別的情商。

說到底,它折射出壹個人內心世界的豐富而強大,而這才是支撐我們在漫長的人生之路越走越穩,越走越堅定的最終動力。

作者木沐,清華大學MBA,大型跨國企業高管,LinkedIn專欄作家,36氪特邀作者,微博認證職場博主。10年以上知名跨國企業高管經驗,專註於職場和個人成長領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