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45年10月,聯合國正式成立,它的徽章圖案是用兩根橄欖枝襯托著整個地球,意味著爭取世界和平。5年後,為紀念社會主義國家在華沙召開的世界和平大會,西班牙大師畢加索特意揮毫,畫了壹只昂首展翅的鴿子,智利著名詩人聶魯達把它稱為“和平鴿”。
橄欖枝與鴿子為什麽會成為世界和平的象征呢?
這起源壹個古老的神話:遠古時代,主宰人類命運的上帝認為人間道德風氣敗壞,十分震怒,決定發壹次大水把他們全部毀掉,但經過考查後被證明是唯壹好人的諾亞夫婦可以保存下來。為此,上帝派出使者,通知諾亞夫婦準備好壹艘方的大木船,並在各種飛禽走獸中挑選壹對,帶到船上以躲避災難。這就人盡皆知的洪水與諾亞方舟的故事。後來,吞滅壹切的洪水逐漸平息,諾亞為了想知道洪水是否已經退盡,特地放出壹只鴿子飛出船外打探。鴿子銜著壹根綠色的橄欖枝飛回方舟報喜:洪水已退,和平日子來臨,世界生命開始了新的轉機!
這個傳說被記載在《聖經》中,但從紀元前這本書問世起直至17世紀口銜橄欖枝的鴿子圖案的誕生,經過不斷的完善過程。在16世紀興起德國的歐洲宗教改革運動中,鴿子成為聖靈的化身。新教徒魯卡斯說:“耶穌在做禱告時,忽然天門洞開,聖靈化為壹只鴿子朝他飛了下來。”文藝復興時期德國最重要的油畫家和版畫家丟勒的壹幅作品中,也有壹只作為聖靈化身的白鴿在聖母瑪利亞的頭頂上,這為丟勒同宗教改革領袖馬丁·路德周圍的人存在密切聯系。而同壹時期他的繪畫作品中,象征天命的鴿子更是經常出現在馬丁·路德的頭上。17世紀20年代,歐洲爆發了以德意誌為主要戰場的國際戰爭,長達30年的戰爭給德國的社會經濟造成了空前嚴重的破壞,飽受災難的人民向往和平的生活,並發現所謂新教、舊教之爭只不過是統治者們發動戰爭的借口。於是,作為聖靈載體的鴿子開始充當和平使者。當時德意誌帝國各個自由城市發行了壹套紀念幣。圖案就是壹只口銜橄欖枝的鴿子,底下則鐫上“聖鴿保佑和平”的銘文。從此,橄欖枝與鴿子才成為世界公認的和平象征,當然,這僅是宗教意義上的,到了18世紀後期,著名的德國劇作家和詩人席勒,進壹步把這種象征從宗教引入政治。他在自己的名作《奧爾良的姑娘》序幕中,讓法國的民族女英雄貞德莊嚴宣布:“奇跡將會出現——白鴿將要起飛,她將以鷹的勇氣,去幾百那蹂躪我們祖國的禿鷲!”這是鴿子增添了和平需要用鬥爭來爭取和維護的新的意義,而不再是毫無抵抗的聖鴿了
這邊有圖/i?ct=201326592&cl=2&lm=-1&tn=baiduimage&pv=&word=%BA%CD%C6%BD%B8%EB%D3%EB%E9%CF%E9%AD%D6%A6&z=0&fm=r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