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壹個信息,想要讓它進入人的大腦,是很難的。根據人腦得原理,人類的大腦每天要處理那麽多的信息。如果都將這些信息都輸入人的大腦,那麽人的大腦的認知資源將會耗盡,因此,人腦只會吸引哪些部分信息,到底是哪些信息會進入對方大腦呢?那麽我們應該怎麽樣,將壹個信息,讓它輸入人的大腦呢?
? 曾經和妳分析這麽壹個觀點,就是,要想讓壹個信息進入人的大腦,有兩個方面的需要我們做的,第壹,就是要消耗人的大腦的能量,比如說,我們可以用壹些對方沒有看見過的,並且是具體的東西,那麽這樣的信息很容易進入對方的大腦,消耗人的大腦能量;第二,就是這個信息,就是和對方大腦之前的信息有過聯系的,也就是和當前的這個信息,在對方大腦裏有和這個有關的信息。
從心理學和腦科學的角度上來說,第壹個方面,就是要讓對方認知失衡,第二個方面,就是要調出對方大腦和這個信息有關的部分模塊系統。好的,今天的文章,我就和妳具體來聊聊,應該怎麽樣將信息進入對方的大腦,好的,我們現在開始:
第壹、 媒介
? 第壹個和妳分享的關鍵詞:媒介,就是,妳想要將這個信息輸入對方的大腦,那麽這個信息所存在的載體是什麽?下面我就和妳分享幾個非常重要的媒介方式:
? 第壹,就是用故事的形式,我們可以將自己想要告訴對方的信息,以故事的形式來告訴對方,比如說,上次我們家裏裝修,要去買瓷磚,這個瓷磚的老板,就和我們講故事,他的壹個朋友,也買了這瓷磚,效果非常好,到現在都10年了,都沒有壞過;
第二,就是以圖片和視頻的形式,將信息存儲下來,發給對方,現在智能手機使用的那麽廣,當妳想要傳播壹個信息,並且要將這個信息進入對方的大腦,靠嘴巴去說是沒有用的,更讓人可笑的是,有壹些人,他們感覺自己看了很多書,用壹些抽象的詞語進行信息傳播,那就更糟糕了。比如說,我在微信群裏,想要告訴家長,孩子們表現很好的時候,我拍壹些孩子們表現的照片,並加上語言描述,這樣效果會非常的好。
?第三,就是以活動體驗的形式,將信息進入對方的大腦,比如說,我們開學第壹課,要讓孩子知道近視的重要性,於是就采取壹些活動的形式,通過簽名,玩遊戲,看視頻等活動,讓孩子知道要保護好自己的眼睛。
最後壹種方法,就是,直接將妳想要告訴對方的相關的信息的實物,展示出來,這樣的效果也會更加的好。
總之,將信息告訴對方,千萬不要直接告訴對方,更不要未來顯示自己有學問,有文采,故意用壹些抽象的詞語,這樣是非常糟糕,壹定要用壹些具體的,更為重要的是,這個信息和對方有關系,並且有認知失衡,對方沒有見過的東西,並且以故事、圖片、體驗、事物的形式來輸入對方的大腦,這樣才能夠消耗大腦的能量,對方就會更加的容易吸收妳的信息。
第二、 方法
? 好的,說完了信息的媒介載體,接下來我們和妳壹下來分享壹下,壹些簡單的方法和技巧:
第壹,就是重復,根據腦科學原理,壹個信息要輸入對方的大腦,需要輸入多次,不斷的重復,重復,再重復,更為重要的是,重復的方法可以多樣,比如說可以用微信的形式,可以以電話的形式,可以以短信的形式,也可以是截圖的形式。當人的大腦對同樣的壹個信息,出現兩次或者三次以上,大腦就會覺得這個信息很重要,於是就會在對方的大腦中,留存下來。
? 第二,就是要突出,什麽意思,就是我們要讓壹個信息,在所有的信息中,能夠有所突出,其實就是所謂的對比,我們人類的大腦有這麽壹個特點,就是,我們對於哪些有對比的信息有印象非常深刻。比如說,當妳要顯示這個葡萄很甜,怎麽辦呢?很簡單,妳就要在讓別人在吃葡萄之前先吃壹個橘子,那麽這樣才能夠突出葡萄的甜。再比如說,當妳想要突出壹個人很瘦小,怎麽辦呢?很簡單,妳只需要將這個人,站在胖子旁邊,那麽妳就會感覺到這個人很瘦小。
? 第壹,就是首要和結尾效應,什麽意思呢?第壹個說話的人,和最後壹個說話的人,這兩個人,會存儲對方的大腦中,並且印象會非常深刻。比如說,在壹個會場中,當妳想要讓別人記住妳,很簡單,妳只需要,主持人說,現在請誰來回到問題的時候,妳第壹個站起來說,那麽妳的信息就非常容易進入對方的大腦。
? 因此,三種不同的方法,重復法,突出法,首要和結尾法。
? 總之,今天的文字和妳分享了信息進入人的大腦的四個媒介,和三種方法,期待今天的文章能夠給妳帶來壹些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