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藝術簽名 - 梵高簡介

梵高簡介

凡·高

文森特·梵高,1853 3月30日-1890 7月29日。

也被翻譯成文森特·梵高。

荷蘭人,後期印象派的代表人物。

梵高拋棄了所有習得的知識,無視學院派所珍視的教條,甚至忘記了自己的理性。在他眼裏,只有生機勃勃的自然景觀,他陶醉其中,忘物忘我。他把世間萬物視為不可分割的整體,他用全部身心擁抱壹切。

梵高很晚才成為壹名高度個性化的畫家,僅在去世前八年。

梵高沒有受過多少繪畫方面的正規訓練。他日復壹日地努力工作,得到畫布、油畫顏料和繪畫工具,他不斷地處於精神矛盾的狀態,他承受著追求藝術完美的壓力。這些,即使不是他後來生病的直接原因,也為他的人生悲劇埋下了種子。

梵高感興趣的是真實感受的再現,即他想表現的是他對事物的感受,而不是他看到的視覺形象。

梵高把自己的作品歸為不同於印象派畫家的另壹類。他說,“為了更有力地表達自己,我更自由地使用顏色。”其實不僅僅是顏色,連透視、形狀、比例都變了,以此來表現壹種極其痛苦卻又非常真實的與世界的關系。這壹鮮明特征後來成為印象派獨立存在的基礎,區別於其他畫派。

梵高是壹位真正有使命感的藝術家。梵高在談到自己的創作時,是這樣總結這種感受的:“我為之冒著生命危險;因為它,我壹半的理智崩潰了;不過沒關系……”。

梵高從未放棄自己的信念,即藝術應該關心現實問題,探索如何喚醒良知,改造世界。

在他完成了舉世矚目的《七朵向日葵》之後,他選擇了自殺。

梵高37歲自殺。作為壹名藝術家,直到去世前不久,他才因其震撼人心、富有想象力的畫作贏得了評論家的贊譽。

梵高去世後的幾年內,壹些畫家開始模仿他的繪畫方法。為了表達強烈的感情,他們不能如實反映現實。這種創作態度被稱為表現主義,並被證明是現代繪畫中的壹種持久趨勢。即為了主觀意識而改造對象。

雖然高更和梵高的名字都成為了現代表現主義的先驅和極度個性化藝術家的典範,但很難想象他們的個人特征有多大的不同。高更是壹個抨擊傳統觀念的人。他的語言刻薄、憤世嫉俗、冷漠,有時還很粗魯。而梵高則充滿了壹種對藝術家天真、熱情、深沈的愛。在他有了人生經歷之後,這份熱愛讓他成為了壹名藝術品經銷商,並有了進行理論研究的願望,之後成為了比利時煤礦區的壹名傳教士。1880開始學習繪畫,後來在布魯塞爾、海牙、安特衛普學習。他於1886年來到巴黎,在那裏他遇到了勞特雷克、修拉、西內克、高更以及最初的印象派成員。

梵高在巴黎遇到印象派畫家後,他的調色板變亮了。他發現他唯壹深愛的是顏色,燦爛而不協調的顏色。他手中的色彩特征與印象派有著本質的不同。即使他使用了印象派的手法,但由於他對人與自然獨特的觀察能力,他的結論是非婆羅門的。壹直都是這樣。而這種色調與向日葵永遠面向太陽的精神是如此壹致。“無論妳有多高,妳都不會忘記妳從哪裏來”。這就是向日葵的精神。

文森特·梵高

文森特·梵高(1853-1890)被認為是繼倫勃朗之後荷蘭最偉大的畫家。他、高更、塞尚也被稱為後印象主義。他們吸收了印象派的精華,但反對印象派純粹客觀理性的描寫,提倡事物的本質和象征觀念。他們是現代藝術最重要的先驅..梵高27歲開始畫畫。短短十年間,他畫了800多幅油畫和同樣數量的素描,卻幾乎沒有找到買家。他不得不依靠他的哥哥西奧獲得長期的經濟和精神支持。終其壹生,正如畢加索所說,“這個人要麽是個瘋子,要麽是我們當中最優秀的。』

65438年到0873年,梵高在倫敦他叔叔經營的畫廊工作,狂熱追求房東的女兒。後來因為失戀,梵高嘗到了愛情的痛苦。他辭掉了畫廊的工作,投身於布道,安撫人類痛苦的心。從65438年到0876年,梵高在學校擔任誌願教師,幫助下層階級的孩子學習。65438年至0878年,梵高前往比利時的博裏納日礦區從事傳教工作。今年冬天,礦洞坍塌,造成重大人員傷亡。上帝的奇跡沒有出現,讓梵高對宗教失望。1879年,教會解除了梵高的職務。被解雇後,梵高留在了礦區,並對繪畫產生了興趣。

65438年至0886年,梵高跟隨弟弟來到藝術之都巴黎,結識了高更、塞尚、蘇拉、羅特列克等同道中人。深受印象主義和日本板畫的影響,梵高在日後開始形成強烈的個人風格。

65438-0888年,在塞尚的影響下,梵高前往法國南部的普羅旺斯省尋求創作靈感。他定居在Al,在那裏他畫了200多幅油畫,但只有壹幅(註:紅色葡萄園)被賣掉並得到了繪畫評論。在貧困的生活中,在紅日下,取之不盡的創作讓梵高神經緊張。為了堅定自己的信念,梵高孜孜不倦地邀請高更和阿爾* * * *壹起生活,並大肆裝飾自己的黃色房子。但是兩個固執的藝術家住在壹起的結果就是爭吵不斷。壹場激烈的爭論之後,高更怒氣沖沖地走了。梵高無法停止或抑制自己的激動,於是割掉了自己的左耳。從此,他不僅失去了高更這個好朋友,還嘲笑大家是瘋子。1889年,梵高住進了聖雷米的精神療養院。1890年5月,梵高搬到瓦茲省河畔奧維爾,住在弟弟附近,在短短兩個月內,他畫了70多幅油畫。熱烈的、無法控制的創作激情,像壹團火在燃燒他的心,讓他疲憊不堪,精神瀕臨崩潰。1890年7月27日早晨,文森特·梵高在麥田裏開槍自殺,7月29日因傷勢過重去世,享年37歲。

梵高不畫任何東西,他是他畫的主題和目的。而這個世界給了他如此強烈的感覺,讓他不得不消失。

作品

1.夜晚的咖啡館

梵高的激情來自他生活的世界,來自他認識的人的強烈反應。這絕不是壹個原始人或者壹個孩子做出的簡單反應。他寫給弟弟西奧的信是藝術家寫的最感人的故事。信中表現出他高度敏感的感知,完全符合他的情緒反應。他敏銳地意識到他正在獲得效果,這是通過黃色或藍色實現的。雖然他的大部分色彩概念都是用來表達他對人和自然的熱愛以及他在表達過程中的快樂,但他對深色非常敏感,所以在談到《夜晚的咖啡館》時,他說:“我試圖用紅色和綠色的方式來表達人類可怕的激情。”夜晚的咖啡館是由深綠色天花板、紅色墻壁和不協調的綠色家具組成的噩夢。金黃色的地板呈現垂直透視,以不可思議的力量進入紅色背景。反過來,紅色背景也與之實力相當地競爭。這幅畫是空間的透視和試圖摧毀它的侵略性色彩之間不可調和的鬥爭。結果就是幽閉恐懼癥和壓迫的可怕體驗。作品預示了超現實主義對透視作為幻想表達手段的探索,但沒有壹種探索能有如此震撼的力量。

2.星光燦爛的夜晚

梵高的宇宙可以在星夜中永存。這是壹種幻覺,超越了拜占庭或羅馬藝術家表達基督教偉大神秘的任何嘗試。梵高畫的爆炸的星星與那個時代的太空探索關系更密切,而不是與神秘信仰的時代。但是,這種錯覺是花了很大功夫的準確筆法造成的。當我們理解繪畫中的表現主義時,我們往往會將其與勇敢的筆觸聯系在壹起。是奔放,還是火焰般的筆觸,來源於直覺或自發的表現,不受理性思維過程或嚴謹技法的束縛。梵高畫作的獨創性在於他的超自然體驗,或者至少是超感體驗。而這種體驗,可以用壹個謹慎的筆觸來證明。這種筆法就像壹個藝術家絞盡腦汁,準確地復制他正在觀察的東西。從某種意義上說,是的,因為梵高是壹個畫出他所看到的東西的藝術家。他看到的是幻象,他也是幻象。《星夜》是壹幅既近又遠的風景畫,這可以從16世紀風景畫家勃魯蓋爾的高視點風景技法中看出,雖然梵高更直接的來源是壹些印象派的風景畫。高大的楊樹顫抖著,在我們面前緩緩漂浮;山谷中的小村莊在尖塔教堂的保護下安全地生活著;宇宙中所有的恒星和行星都在“末日審判”中旋轉爆炸。這不是對人的最終判斷,而是對太陽系的最終判斷。這幅作品是1889年6月在聖雷米療養院畫的。第二次精神崩潰後,他住進了這家療養院。在那裏,他的病時好時壞,在意識清醒、情緒飽滿的時候,他壹直在畫畫。顏色以藍色和紫色為主,星星的黃色有規律地跳動著。前景中深綠色和棕色的楊樹意味著環繞世界的無邊無際的夜晚。

梵高繼承了肖像畫的偉大傳統,這在他同時代的藝術家中並不多見。他對人熱情的愛使他不可避免的要畫肖像。他像研究自然壹樣研究人,從最初的素描到他在1890年自殺前幾個月畫的最後壹幅自畫像。它忠實地展現了瘋狂的人凝視的可怕而緊張的眼神。壹個瘋子,或者壹個控制不了自己行為的人,無論如何也畫不出這麽有分寸有技巧的畫。在不同層次的藍色中,壹些有節奏的線條襯托出美麗的雕塑般的頭部和結實的軀幹。畫中的壹切都是藍色或藍綠色的,除了深色的襯衫和長著紅胡子的頭。從頭部到軀幹再到背景的所有色彩和節奏的組合,以及強調部位的微妙變化,都表明這是壹個對造型手段掌握得非常好的藝術家,仿佛梵高在完全清醒時也能記錄下自己的精神疾病。

3.“成群的烏鴉在麥田裏飛翔”

在這幅畫中,仍然有他那種人們熟悉的獨特的金色,但卻充滿了焦慮和陰郁。烏雲密布的厚重藍天壓著金黃的麥田,沈重得讓人無法呼吸,空氣仿佛凝固了。壹群亂糟糟的烏鴉低飛,起伏的地平線,劇烈跳動的筆畫,更增添了壓迫感、反抗感和不安感。畫面極其動蕩,綠色的小路在黃色的麥田裏深入遠方,更增添了焦慮和激動。這幅畫處處透露著緊張和不祥的預兆,仿佛是壹本由色彩和線條組成的無聲的自殺書。就在第二天,他來到這片麥田,射中了自己的心臟。

4.“割耳後的自拍”

1888梵高邀請高更到阿爾勒居住,但兩位固執的藝術家壹直爭吵不休。壹場激烈的爭論之後,高更怒氣沖沖地走了。梵高無法阻止,也無法抑制自己的激動,於是割掉了自己的左耳。

世界首先把它的瘋狂傳染給了人類畫家——就像它曾經把魔法註入了他的筆下。我們驚訝地盯著梵高扭曲的臉、驚恐的眼神、顫抖的手勢:他似乎代替了全人類在受苦,成了痛苦的化身。想到這裏,我們也就能理解梵高作品中掙紮的線條和舞動的色塊了:他的血混合在倒出來的顏料中,畫布只是他傷口的繃帶。這是壹個活在創傷中的大師。他習慣帶著傷口對世界說話。這是壹個痛苦的收割者,他的鐮刀終於收割了他的耳朵。

梵高死了,但他留下了壹只著名的耳朵——這最後的遺物似乎沒有失去聽覺,收集後人的評論。故事中存在的這只流血的耳朵,依然像埋在我們生活中的聽診器,刺探著我們的良知。梵高死了,耳朵還活著,還有記憶。當他呻吟和崩潰的時候,為什麽不幫他壹把——這個世界,妳聽到了嗎?妳的耳朵長在哪裏?

5.十四朵向日葵

這些向日葵被簡單地插在花瓶裏,呈現出壹種令人窒息的壯麗。梵高用重畫的筆畫,像雕塑壹樣,在浮雕上取壹塊粘土。黃色和泥土色調的色彩和技法展現了壹個充滿希望和陽光的美好世界。然而,在畫這幅畫的同時,畫家拼命想要抓住的世界卻慢慢卻無情地溜走了。也許這幅畫的表面反映了他短暫的悲劇生命即將結束時的心理狀態。他是壹個熱愛自然的畫家,能從簡單的事物中看到純粹的美。他說他寧願畫從窗戶看到的樹影,也不願畫想象中的幻象。

有人評論說:“如果修拉天生遵從自己的智能,那麽梵高就是張揚自然,使之符合自己的感覺。”

另外,也有人稱之為“梵高”,但“梵高”更準確。

從遺傳學的角度來看,梵高晚年住進精神病院,很可能與姑姑們中間的癲癇病有關。

梵高的三個辛酸愛情故事

愛情是壹廂情願的。

1869年的秋天,16歲的梵高被他的叔叔介紹給了壹個美術文員。他誠實、可靠、聰明、勤奮,不久就被提升並派往倫敦。在倫敦,他對房東的女兒尤金妮亞壹見鐘情。梵高,長得醜,走路都彎著背,像個小老頭。他認為尤金妮亞是絕世美女,並為之著迷。

梵高生性古怪,不懂人情世故,不善於與人交朋友。但是愛情的魔力往往是強大的。自從梵高遇到尤金妮亞後,他徹底改變了之前的性格。他被卷入了愛情的漩渦,感受到了平凡生活的樂趣,成為了壹個偶爾幽默的受歡迎的人。沒有經驗的梵高公開承認自己對尤金妮亞的愛慕。然而梵高的執著追求並沒有得到任何回報。相反,尤金妮亞討厭他激烈的追求攻勢。梵高向她求愛時,她堅決拒絕。

梵高缺乏讀書識字的能力,更不用說完全理解女性的真實想法了。事實上,尤金妮亞從未對梵高表現出任何好感,但他總是陷入壹場想象中的戀愛,這場戀愛以失敗告終。失戀後,梵高依然忘不了尤金妮亞。他經常去尤金妮亞的家裏找她,並試圖表達他真誠的愛,期望尤金妮亞改變主意。

當梵高再次追求尤金妮亞時,尤金妮亞告訴他,他已經在壹年前訂婚了。這個沈重的打擊幾乎讓梵高絕望,但他也夢想著把尤金妮亞從別人的懷抱中奪回來。梵高努力尋找機會,直到有壹天,梵高看到尤金妮亞依偎在壹個高高瘦瘦的男人懷裏,兩人激情擁吻。梵高所有的夢想都幻滅了,他的心好像被掏出來了。然後,他痛苦地離開倫敦去了巴黎。

1880年,在畫店工作的弟弟西奧幫助當時27歲的梵高學習繪畫。雖然經濟狀況非常悲觀,但繪畫給梵高帶來了無盡的快樂,讓他暫時忘記了對尤金妮亞的思念。

觸碰社會禁忌,愛上表親。

1881年,梵高回家探親,遇到了剛剛成為寡婦的表妹凱。凱表姐熱情大方,她的美麗幾乎讓梵高陶醉。凱是壹個典型的荷蘭女人,她的頭發是深栗色的,藍色的眼睛閃著迷人的光彩,豐滿的嘴唇微微張開,像含苞待放的花朵。

梵高突然對尤金妮亞的拒絕感到高興。他覺得自己過去的愛情是如此膚淺,尤金妮亞只是壹個無知的孩子。梵高確信與凱表妹相處比與尤金妮亞在壹起更有價值。凱讓他重新認識了愛,明白了愛的真諦。然而,在19世紀的荷蘭,娶表親是壹種嚴重的社會禁忌。此外,令梵高悲哀的是,就像他的初戀情人尤金妮亞壹樣,凱對他沒什麽興趣。梵高發現表哥凱總是回避愛情和婚姻的話題,從來不給他任何表達愛意的機會。壹天午飯後,梵高和凱在溪邊的樹蔭下休息時,梵高終於忍不住向凱吐露了心聲,但凱聽到梵高的表白後憤然離去。

梵高雖然對凱表哥的無情拒絕感到難過,但還是勇敢地決定去叔叔家找凱表哥。但是我叔叔壹看是梵高,連門都不給他開。叔叔反復告訴他凱不在家。偏執的梵高為了見表哥,甚至帶了壹盞煤油燈,把手放在煤油燈的火苗上,對叔叔說:“讓我見見表哥,不然我就壹直把手放在燈上。”梵高的叔叔看到這壹幕,趕緊吹滅了燈,帶他去附近的酒吧把他灌醉。然而,醉後的梵高還是沒能見到表妹,只得到叔叔更強硬的回答:“妳永遠不能和她在壹起!”

巨大的悲傷充斥著梵高的內心,摧殘著他的身體和精神。梵高不得不更加努力。被這樣殘酷的愛情挫敗,除了獨立生活,他別無所求。

150法郎毀了婚約

在經歷了兩次愛情挫折後,梵高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繪畫上。

有壹次,梵高在寫生時,遇到了曾經的妓女克裏斯蒂娜。兩個人,妳來我住,感覺很投機。克裏斯蒂娜每次下班後都給梵高當模特,有時還會給他做飯、做飯、洗衣服。這些舉動讓梵高感受到了家的溫暖,也讓他萌生了結婚的念頭。

不久後,兩個需要安慰的人同居了。對於梵高來說,克裏斯蒂娜有著令人欽佩的品質,和克裏斯蒂娜在壹起增加了他的自信和力量。梵高不只是想把克裏斯蒂娜當成他的情婦。他想和克裏斯蒂娜結婚,壹起生活,相愛。為了擁有壹個和諧幸福的家庭,梵高即使很努力也覺得很幸福。克裏斯蒂娜也想盡可能做壹個賢妻良母。

盡管外人對他們指指點點,但在梵高每月掙150法郎時,這對戀人毅然決定結婚。

然而克裏斯蒂娜在做妓女的時候就崩潰了,虛弱的身體需要大量的營養。近乎癡迷於繪畫的梵高在購買顏料和雇傭模特上花費了大量金錢,這讓克裏斯蒂娜感到心疼,兩人的矛盾日益加深。

最終,因為梵高無法掙到150法郎的月薪,他徹底斷絕了與克裏斯蒂娜的關系,結束了自己的第三段愛情。

梵高的《向日葵》是最有特色的作品。他創作的向日葵就像熊熊的火焰,很特別,很有個性。他是文藝復興時期的著名畫家,是繼印象主義之後對繪畫產生重要影響的革新家。然而,他的壹生短暫而坎坷,充滿了悲劇。1890年7月29日,梵高在法國自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