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藝術簽名 - 山東大學附屬中學校史

山東大學附屬中學校史

1928年8月,日軍占領濟南,山東大學遷至臨沂。此後,山大附中停辦。全國解放後,國家面臨的突出問題是恢復生產,開始社會主義建設。因此,必須準備大量的各類建築人才。在這種新形勢的要求下,6月7日,1952,山東大學(山東大學幾經變動,此時校址在青島)決定成立工農速成中學籌備委員會,由山東大學副校長盧侃如任主任委員,葉錦添等6人組成。經教育部批準,山東大學於1952 1年6月附屬工農速成中學,當年招生138人(全國婦聯原副主席郝建秀同誌為山大附中第壹屆畢業生),山大副校長劉侃如任校長,趙玲同誌任專職副校長,邵平同誌任臨時黨支部書記。工農速成中學學制四年,在校生957人。1953、18年5月,山大黨委決定撤銷工農速成中學臨時黨支部,成立黨總支,決定邵平同誌任黨總支書記。1955 7月28日,教育部通知,自1955秋季起,工農速成中學實行普通中學校歷,53、54年入學學生全部改為四年制。1956 7月10邵平被任命為山大工農速成中學校長。1958 7月18工農速成中學兩年制高中班招生100人。當年原校改為山大附中。同年,山大奉命從青島遷至濟南後,山大海洋系留在青島創辦山東海洋學院,山大附中更名為山東海洋學院附中。1963年夏天,青島市教育局接收海洋大學附屬中學,更名為山東省青島市第三十九中學,隸屬青島市教育局領導。

山東大學1958下半年從青島遷到濟南後,重點解決搬遷後的問題。經1959年6月5日校長辦公會議研究,決定暫不恢復附中。後來由於經濟困難時期和文革非常時期,中山大學附屬中學停辦了20多年。“文革”後,65438年至0977年中國恢復高考,教育獲得新生,發展迅速。當時的教育部直屬大學大多都有質量很高的附屬中學,大部分都成了當地的名校。客觀來說,山東大學周邊中學少,山大教職工子女問題凸顯。重建山大附中已成為山大教職工的願望和要求。1983年初,山大黨委經過研究,決定籌建壹所中學,暫定名為“山東大學兒童中學”,由時任總務部主任的梅恒奇同誌擔任籌備委員會主任,石培雲同誌擔任臨時負責人。校舍暫設在山大老校第二宿舍南門外的壹排平房裏。同年8月,招收高中壹年級學生24人,初中壹年級學生47人,教師6人,均為山大教職工子女。3月24日,1984,“山東大學子弟中學”經山東省教育廳正式批準,規模為500人。同年8月,校址遷至山大新校宿舍南校區。當時有11教職員工。1984 11 10月,山大任命張錦科同誌為校長,田先東同誌為直屬黨支部書記、副主席,指定該中學為副科級單位。1985 10年2月10日,經山大批準,山大附中校務委員會成立,張錦科同誌任主任,田先東同誌任副主任。1987年8月,兒童中學由山大新校遷至山大舊校新校址,即現在的校址。此時有學生500余人,教學班10個(其中高中班4個,初中班6個),教職工46人。1989 2月15日,山東省教委批準“山東大學子弟中學”更名為“山東大學附屬中學”,學校規模擴大,招收部分非山東籍職工子女。1990年2月28日,山大黨委決定將附中直屬黨支部改為總黨支部,由田先東同誌任總黨支部書記,萬同誌任副書記。同年2月,盛大任命宗同誌為附屬中學副校長。1993年5月,山大決定暫停附中招生,重點關註附中。1993 1年7月,張錦科同誌調任泰安師範學院院長,學校工作由田賢東書記暫時主持。1993 10 6月1日,山大任命殷同誌為副校長,分管學校行政工作。1993,在校生700余人,13教學班(含4個高中班,9個初中班),教職工57人。1997 5月,山大任命殷同誌為校長,宗、同誌為副校長。1998 65438+2月,山大任命黃同誌為副校長,主持學校工作,、為副校長。2000年3月,盛大任命黃同誌為校長,、莊小英同誌為副校長。2000年,有22個初中班,65,438+0,350多名學生,在職教師66人。2001年3月,田賢東同誌退休,趙同誌調任中國附中黨總支書記。2006年4月,黃同誌退休,山大任命同誌為校長。2008年4月,盛大任命沈桂華和陳立軍為副總裁。2013 10 10月,山大任命莊小英同誌為黨總支書記、副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