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有攝像頭的地方都有電子眼。
電子眼是“智能交通違章監攝管理系統”的俗稱,1997年在深圳研制成功後開始逐步推廣使用,電子眼是通過對車輛檢測、光電成像、自動控制、網絡通信、計算機等多種技術,對機動車闖紅燈、逆行、超速、越線行駛、違例停靠等違章行為,實現全天候監視,捕捉車輛違章圖文信息,並根據違章信息進行事後處理。
壹般違章通知單會標明在哪個交通警察支隊 、車管所電子警察違法窗口處理。
各地認罰點的上班時間通常為周壹至周五8:30-17:30。
攜帶手續前往認罰點要準備以下資料:
1、當事人需同時出示違法車輛行駛證和本人駕駛證。
2、車主攜帶違法車輛行駛證和身份證明,管理人攜帶行駛證和單位證明。
3、受托人攜帶已確認違法行為的委托證明書、違法車輛行駛證、受托人身份證。
繳納罰款,認罰之後,可以到以下銀行繳納罰款: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
根據交管部門相關人士透露,電子眼抓拍的交通違章違章行為占到了違章行為的80%以上。隨著交通違章查詢系統的全國聯網,無論是當地違章,還是異地違章,在交管部門的信息庫中都能查詢的到。如果違章記錄沒有處理,會影響的到車輛的年審。
所以,車主和駕駛人要勤查交通違章記錄,知道電子眼違章怎麽處理,才能防止延誤違章處罰帶來的損失。
電子監控設備所拍違章行為更易讓車主忽視,所以要時常主動的去查看壹下自己的違章記錄以免造成遺漏。網絡的發展,也給車主和駕駛人帶來了交通違章查詢的方便,只要能上網隨時隨地都可以查詢交通違章情況。
註意事項,當事人、車主或受托人當場核對《交通違法行為處理通知書》、《處罰決定書》各條款內容正確無誤後在相應位置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