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版畫的原理
什麽是版畫在美術展覽會和無數報刊雜誌上,大家經常會見到在壹些美術作品下,署有“木刻”、“銅版”、“絲網版” 等的字樣,也有的註著“水印”、“彩拓”、“黑白”, 甚至有的只標明是“版畫”。有人壹定會問,在美術領域裏,為什麽唯有版畫這個畫種,如此名目繁多?它們是怎樣制作出來的? 各自的特點和互相的關聯又是什麽?“版畫”在大家的心目中,似曾相識,但又撲朔迷離。那麽,版畫究竟是什麽?
在生活中,大家常能見到白墻上齷齪的手印、球跡,路面上的各種車轍和鞋痕(圖1)。這些常見的現象,其實就是版畫基本原理的最好解說。
圖1 指印 鞋跡 車轍
版畫,顧名思義是以版為媒介的畫。說它是間接的繪畫,其意就在於此。壹幅版畫的產生,離不開兩個步驟壹壹制版和印刷,其中包括版子、墨、紙和壓力四個要素。其順序為:制版、上墨、鋪紙和加壓。加壓於紙背稱印,而加壓於版背謂捺或蓋,如蓋章、捺印(圖2)。大家知道,版子有銅、石、木、紙各種材質和不同肌理之區分;墨,有黑白濃淡、五顏六色,油性水性之類別;紙,有光、粗、厚、薄,吸水性能之差異;壓力,有手工、機械,磨、擦、按、撩,輕重緩急之變化。從這些要素中,我們不難發現: 千差萬別的版子,通過變化多端的手法, 可在差異各別的紙面上(或別的承接面),呈現出千變萬化的印跡來。墻上的手印,地上的腳痕和車跡,則是作為版子的手、腳和車輪,與作為承接面的墻和地面,在“墨”(塵土、汙泥) 和“壓力”(車、 人之重和手力)的參與下作用的結果。說到底,版畫就是運用眾多版材,不擇手段,於紙面上創造出各種各樣傳達情感的印跡的藝術。
版畫四要素盡管都十分重要,但關鍵卻在版子。
圖2 印與捺示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