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藝術簽名 - 國外現代建築解析?

國外現代建築解析?

歐洲現代建築運動對中國現代建築的影響是巨大的。現代主義建築作為西方科學先進建築文化的最新代表,無疑對中國固有的、西方復古的、不拘壹格的建築提出了挑戰,改變了壹些現代城市的面貌,促進了建築形式的簡單化。但是,它的影響是局部的。局部的含義不僅包括它只影響中國的局部城市和地區,還包括現代主義建築思想只被在中國工作的建築師部分接受並付諸實踐。

關鍵詞:建築風格,現代歐洲

建築現代化起源於19世紀,在20世紀成熟和擴展。特別需要指出的是,在20世紀,有壹批主張改革的建築師,立下了無數的建築經典。因此,我們認為創新和發展是20世紀建築創作的主旋律,也應該成為人類特別應該把握和借鑒的建築經典。建築是科學與藝術的結合,往往體現出明顯的時代特征和藝術品質。無論是科學與藝術的結合,還是科學或藝術的單壹傑作,都是20世紀極具代表性的作品。在清華大學吳教授的《20世紀建築回眸》壹文中,用32個字形容為對本世紀建築輝煌的總結:“創新中創新,全面躍進,百花齊放;曲折演進,不斷創新,求異求異,大行其道。”下面說說我對近代幾個著名建築的感受。

第壹個是英國的水晶宮,是1851年英國為在倫敦舉辦首屆世界工業博覽會而修建的展廳。由於這種工業展廳的建築類型是前所未有的,英國為了找到理想的建築設計方案,特地為這壹建築舉辦了1850的國際設計大賽。結果,245個設計方案被送到歐洲國家,沒有壹個被采納。原因是大樓需要在壹年內完工,需要寬敞明亮的室內空間用於工業品的展示。同時,展覽的場地設置在倫敦的海德公園。這個建築不可能永遠留在公園裏,要求這個建築在展覽結束後可以輕松拆除。對於這個建築的這些功能需求,當時的建築師也是無可奈何。就在展覽組織者對此極度焦慮的時候,熟悉用鐵和玻璃建造園藝溫室的英國園丁帕克斯頓(1801 ~ 1865)提出了壹個用預制裝配法建造展廳的設計方案,模仿建造園藝溫室的方法。他的計劃很快被采納了。僅用了半年時間,就建成了室內空間巨大、光線充足的大型展廳。建築面積約74000平方米,長564米(1851英尺,表示此建築建於1851年),高3層。整個建築大部分是鐵做的,外墻和屋頂都是玻璃做的,通透,呈現出前所未有的建築形象。當時叫“水晶宮”。展覽結束後,它被轉移到倫敦郊區的賽登漢姆。1936不幸被大火燒毀。

從現在來看,“水晶宮”只是壹個功能相對簡單的非永久性建築,但在世界建築史上卻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壹方面說明了金屬和玻璃在建築中的巨大作用,另壹方面說明了建築預制構件和裝配在建築工程中的優越性。於是倫敦的水晶宮成為了現代歐洲建築中劃時代的建築。

埃菲爾鐵塔是世界建築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偉大建築。是1884年法國政府為慶祝1789年法國大革命100周年,舉辦世界工業博覽會而修建的永久性建築。當時參加本次建築設計大賽的方案有700多個,評委最終判定只有法國著名金屬建築師古斯塔夫·埃菲爾(1832-1923)設計的塔樓完全符合要求。該塔於1887,165438+6月26日開工,1889年3月26日竣工,歷時21個月。

該塔占地12.5公頃。這座塔最初的高度是300米。它在1959的塔頂,加上巨型天線後高度提高到320.7米。除了四個塔墩是石頭做的,塔身都是鋼鐵做的,重達7000多噸。全塔鋼構件18038,全部由250萬個鉚釘鉚接而成。由於精心設計(設計圖紙多達5300張),零件加工精細,裝配時每個鉚釘孔和鉚釘定位準確,不用銼刀和錘子。在塔的底部,有四條腿向外伸展,在地面上形成壹個每邊長100米的正方形。塔腿分別由石墩支撐,地下有混凝土基礎。整座塔自下而上逐漸縮小,形成壹個美麗的輪廓。平臺設置在距離地面57,115和276米處。從塔底到塔頂的樓梯有1710級臺階。建塔時安裝了蒸汽動力電梯,後來改為50~~100人的大型電梯。如果人們想登塔看看,可以沿著1710的螺旋樓梯壹步壹步往上爬,也可以乘坐載客量為50 ~ 100人的大型電梯爬上塔的平臺。步入站臺,巴黎全景盡收眼底。天氣晴朗時,可以在第三平臺80公裏外俯瞰自然風光。

埃菲爾鐵塔的出現預示著金屬構件的使用將大大增加建築的高度。然而這個項目從壹開始就引起了軒然大波。許多貴族和文藝界知名人士聯名上書政府,反對修建鐵塔。壹些報紙也火上澆油,叫囂這座塔毀了巴黎的美麗和聲譽。這封信的署名是著名音樂家古諾、小說家莫泊桑和大仲馬。更有甚者,壹個退役軍官居然想起訴法院,質問“萬壹塔塌了壓著我的房子怎麽辦?”壹名支持埃菲爾的記者諷刺地回答:“先把妳放下!面對這種情況,埃菲爾毫不動搖,他願意承擔壹切風險來完成這項前無古人的偉大事業,但他對此充滿信心。事實證明,埃菲爾的確是壹位非常傑出的工程師。為此,當時的法國政府以他的名字命名這座塔,並在塔下建造了他的銅像。耐人尋味的是,直到鐵塔落成,還是有人反對這個新生事物。例如,法國著名詩人保羅·瑪麗·魏爾倫認為這座塔簡直是“不屑壹顧”,他憤怒地告訴人們:“我寧願每天繞壹個大彎,也不願避開這個醜陋可怕的魔鬼,因為如果我打開它,我會整夜無眠,做噩夢。著名小說家莫泊桑對這座塔感到毛骨悚然,就像他背上的壹根刺。他說:“這堆醜陋的骨頭真是發人深省,令人恐懼。我被迫逃離巴黎,去了外國!“由此可見,壹個新事物的出現是多麽不容易啊!20世紀初,隨著無線電傳輸的迅速發展,埃菲爾鐵塔增加了壹項功能,塔頂安裝了壹個大功率天線。20世紀50年代中期,塔頂增加了壹個20多米高的巨型天線。第三層還有壹個完整的氣象站和壹個輔助導航和旋轉導航燈。建於100多年前的埃菲爾鐵塔仍在發揮著它的重要作用。

包豪斯是德語banbanbans的音譯,由德語Hausbau壹詞倒過來。包豪斯原為德國魏瑪“公立包豪斯學校”的簡稱,創建於1919年。格羅皮烏斯是著名的現代建築師和現代設計教育家,他在擔任校長時將魏瑪實用藝術學校與魏瑪美術學院合並。這所學校專門培養建築設計和工業日用品設計方面的人才,以格羅皮烏斯為校長。1925年,包豪斯因與當地名流在學術見解上的分歧而遷至德紹,並更名為“設計學院”,至今仍被稱為包豪斯。包豪斯倡導壹種新的教育政策,其原則是培養學生對生活的全面理解,對自己時代的意識和表達這個時代的能力。它強調建築師、藝術家和畫家必須面對工藝。為此,包豪斯的教育將車間操作與設計理論教學相結合,通過手眼使用,勞動訓練與智力訓練齊頭並進,讓學生獲得高超的設計才能。在教學方法上,包豪斯認為,指導學生如何開始比簡單地傳授知識更重要。教師必須避免將自己的方法強加給學生,而是讓學生自己尋找解決方案,同時強調設計中的集體合作。包豪斯在進行教學的同時註重設計研發。在十幾年的時間裏,許多工業日用品如家具、燈具、陶器、紡織品、金屬餐具、廚具等。,便於機器生產,已設計試制出來,大部分達到了包豪斯所提倡的“美觀、高效、經濟”的要求。在建築方面,師生合作設計了許多強調功能、采用新技術、形式簡單的建築,如著名的德紹包豪斯學校建築。從而奠定了其在世界現代設計史上的重要地位。

還有流水別墅,是美國現代建築師F.L. Wright的經典作品,也是為德國移民考夫曼設計的郊區別墅。這個房子不大,建築面積只有400平米。然而,自誕生之日起,它就引起了人們的關註。

如今,半個世紀過去了,新的建築拔地而起,但流水別墅依然為人們所稱道,並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加以保護。流水別墅坐落在美麗的山林中。賴特(F.L. Wright)將別墅建在壹個由復雜地形和下落的溪流形成的小瀑布上。整個別墅利用鋼筋混凝土的懸臂力突出於溪流和瀑布之上。這座房子以“無聲的聲音”回應,隨著季節的變化而自我更新,使得這座別墅從這個自然環境中自然生長,完全符合賴特的“有機建築”理論,即建築應該從屬於自然環境,就像自然界中的植物壹樣,從其環境中自然“生長”。此外,這座別墅的造型也非常新穎獨特。它利用了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懸挑能力,別墅每壹層都各方面懸空。它們與水平的墻壁和幾面垂直的石墻壹起,構成了變化多端的構圖,隨著光影的變化,建築的造型更加變化多端,生動活潑。建築物動態勢的性質和瀑布的速度動態勢之間的關系就是壹個例子。當冰雪融化,泉水上漲時,建築看起來更像壹群露出地面的巖石,但當夏天的水流淌時,它看起來像是讓別墅在動物冬眠前蜷縮起來。冬天,瀑布像冰幕壹樣懸掛在隔斷北巖的花臺和點綴其間的冰面之間。建築本身是密集的,真實的和虛擬的,並與巖石,樹木和水緊密融合。人造建築和自然環境融為壹體,形成對比。流水別墅不僅是F.L賴特本人作品中特別傑出的壹座,也是20世紀世界建築花園中的壹朵奇葩。流水別墅可以說是壹種正負力量在奇妙的平衡中構成的建築。也可以說是近幾年傳過來的不可多得的水平或斜極穿刺或空間技法的作品。流水別墅的空間陳列選擇、家具風格設計、布局都是獨創。同時,卡曼的家人對這個無價的行業付出了愛和關心。他們用偉大的藝術作品、家具、勤奮的維護和他們的個人物品來裝飾它。建築永遠是建築師的工作,但不能提供個人物品。顯然,卡夫曼可以做到,並且珍惜萊特的壹切努力。

歐洲現代建築對中國建築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我們從歷史的角度來看近代建築的發展,近代建築思潮的形成為中國近代建築的進壹步發展奠定了基礎。尤其是那幾部現代派作品,觸及了現代派風格的精髓,為後人提供了借鑒和路徑;然而,現代主義建築思想在中國建築教育中的滲透,現代作品在吉太、蓋華等較大的中國建築師的設計作品中所占比例越來越大的跡象,以及1949之後的社會穩定和大規模建設的前景,不禁讓人欣喜地看到了現代主義建築時代的曙光。

更多工程/服務/采購招標信息,提高中標率,可點擊官網客服底部免費咨詢:/#/?source=bdz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