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藝術簽名 - 舌尖上的美食壹諸暨年糕

舌尖上的美食壹諸暨年糕

日歷又翻到了公歷十二月,馬上要告別2017年迎來新的壹年2018年了。這時在我的家鄉壹諸暨,正是家家磨米粉、戶戶打年糕的時節。諸暨年糕正作為諸暨人引為自傲的美食,從自家餐桌走向高檔的酒店,從家鄉走向杭州、上海等大城市,並贏得了不少贊譽。

"人心多好高,諧聲制食品。義取年勝年,藉以祈歲稔"。這壹首流傳於清末時期的年糕詩,生動地講述了年糕不但作為普通百姓家常餐桌上的美食,也是人們祈福新年,祈求生活壹年比壹年高的美好心願。

每到年末打年糕,吃年糕的風俗。自古就有,人們為了紀念伍子胥,吃年糕的習俗流傳至今。公元前514年,吳王之子夫差繼位後聽信讒言,殺了伍子胥。伍子胥臨死前對部下說:"我死後若國家有難,民眾沒糧吃,就到城門墻下挖地三尺,可找到吃的東西"。後來越國進攻吳國,城中軍民斷糧,伍子胥的部下就帶領軍民在墻下挖地,果然挖出許多可以充饑的"城磚"。原來"城磚"是糯米粉壓成的,這是伍子胥生前設下的“積糧防急"之計。吳國軍民就靠這些"城磚"渡過了難關,此後每逢過年,吳國百姓就要壓制類似"城磚"的年糕紀念伍子胥。而諸暨可能本來就屬吳越之地。也傳承了每到年末做年糕的風俗。

記得小時候打年糕,每到年末爸爸就會收割曬幹的晚稻谷去加工廠脫粒成米。然後把米淘幹凈,就半幹半濕的米去村加工廠磨成粉。打年糕時人壹定要多,因為攤年糕需要人手多,雖然我們那時還小,但打年糕時還是全家出動。如果人手還不夠,還會邀上鄰居幫助……

農村加工廠這時特別忙,大家壹石籮壹石籮(壹種竹編的籮筐)的米排隊等待。打年糕壹般是這樣壹個流程,先是把米倒進壹個機器上的大漏鬥,待機器開動,白白的米粉便隨著壹個脹得很鼓的白布袋子裏滑入石蘿裏。然後被擡到蒸房,蒸房裏會把米粉加水後揉搓。這時加水很重要,這關系著蒸熟的米粉幹濕度,所以這壹環節是有經驗的師傅操作。接著把揉搓好的米粉倒入土竈上的木制蒸籠裏蒸。蒸熟後,倒入壹個大筐裏,用兩根木條(有點象炒菜鏟子)把滾湯的熟米粉打散,俗稱“糕花“。打散後把"糕花"倒入壹個壓年糕的大漏鬥裏。這時漏鬥下面隨著機器的轟鳴聲,兩條白白的年糕不停地流淌出來,這時需要左右兩個人各拿剪刀,旁邊各放兩碗水(怕剪刀和年糕粘連),壹手拿住年糕壹手快速剪斷,放到後面。這時年糕的粗細長短全憑這兩個剪年糕的人。在剪年糕的人旁邊站著的人快速把壹條條年糕攤在壹個大竹筐,因為加工廠有很多大竹筐,所以壹個攤滿了,迅速拿開去架子上擱著涼著。另壹個空的馬上接上。而我們的任務是把涼著的年糕翻身。剛出來的年糕又白又軟,咬上壹口軟滑中帶筋道,還有壹股年糕的淡淡的米香,特別好吃。待年糕稍涼了,我們會壹條條收起來,整齊的碼在石籮裏……

第二天會把石籮裏白白胖胖的年糕壹條條扳出來(年糕之間己經有點粘連)。攤在陰涼幹燥的地方。等年糕幹燥有點開裂,就要放到盛滿冬水的缸,這樣可以保存很久。

這是現在機器打的年糕做法,而以前手工做的年糕。前面的步驟和機器年糕壹樣,等把米粉蒸熟成了"糕花”,就把它倒在壹個大石臼裏,用壹根大木杵,頭上有鐵皮包著,壹個人打石臼裏的"糕花",壹個人邊快速翻動裏面的漸漸成團的"糕花"。壹邊迅速在旁邊的清水盆浸壹下,動作要快:壹是怕"糕花"粘手,二可以給手降溫。和農村打麻糍相象。打年糕的人的體力要好,因為很累,所以常常要調換著打。待"糕花"也變成麻糍壹樣有Q勁了。這時去扯上壹塊,搓成團醮上點紅糖或夾點炒好的蘿蔔絲菜味道極贊。我們這裏叫"年糕粥”。這時可以把這些麻糍樣的粉團扯出壹小團,壓在年糕的木模上,壓實倒出就變成壹條條飄亮的年糕了。那時有的家庭還會做成形態逼真的雞、魚的形態。所以每到家裏祭祖,把象雞、魚的年糕放在供盤上,既有"年年高”的寓意,又有"年年有余"的寓意,很有面子。可惜手工總是被先進的機器所替代,現在這些手工年糕很少見到了,大多都是上面所講述的機器制的年糕了,還有許多五艷六色的疏菜水果年糕,品種越來越豐富了……

不過,諸暨年糕和周邊的城市年糕不壹樣,諸暨年糕吃起來軟糯爽滑有點Q彈不粘牙。不象有的地方年糕只有軟糯不Q彈,而且粘牙。所以諸暨人在把家鄉特產送給遠在杭州、上海的親朋好友。深得大家喜愛。也有工作在外的遠方遊子,帶上家鄉年糕既解饞又解思鄉之苦。

諸暨年糕的吃的方法很多。最簡單的用水煮熟,醮上點生抽或糖,原汁原味Q彈爽滑。那是我讀書時早上的快速做法。記得最好吃的莫過於媽媽炒的年糕,那時過年殺年豬。剛殺好豬,大家這時也累了。這時媽媽會把切成壹片片的年糕,用大蒜,冬筍片,當然也少不了現成的新鮮豬肉了,用豬油把肉和冬筍炒好盛起,再倒入年糕翻炒,待年糕炒得熟軟了,這時依次放入肉和冬筍片翻炒,倒入壹點醬油,白糖,味精。然後放入大蒜,翻炒幾下,壹碗香噴噴,色香味俱全的炒年糕燒好了。吃上壹碗,豬肉的鮮美;冬筍的爽脆;大蒜的鮮香,加上年糕的軟糯爽滑。幾股鮮、甜、脆、香、糯、Q的味道,讓妳在舌尖上長久留存。欲罷不能……

年糕還有很多做法:奶奶做的韭芽冬筍肉絲炒年糕,作為點心的雞蛋甜酒釀年糕……年糕可炒可煮可蒸,可做各色各樣的美食。年糕雖然做法多變,但不變的是家鄉的味道,不變的是家鄉永遠的記憶。不管妳走得再遠,不管妳身在何處,始終走不出的是對家鄉的眷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