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藝術簽名 - 如果借條上身份證號碼是錯的,起法律效應嗎

如果借條上身份證號碼是錯的,起法律效應嗎

有法律效益的,簽名的本人與身份證相符,如果本人向妳借錢並打借條,說明事實已經存在,也有法律效力,到時可持借條向妳借款本人催還款,錢款清帳把借條還給他,就錢款兩清。

借條的基本內容包括:債權人姓名、借款金額(本外幣)、利息計算、還款時間、違約(延遲償還)罰金、糾紛處理方式,以及債務人姓名、借款日期等要件。

只要具備債權人姓名、借款金額、債務人姓名及借款日期(盡管是後來添上的),但符合借條的主要要件,因此具有法律效力。壹旦產生爭議,是可以作為證據向人民法院主張債權的,人民法院也會采信的。

擴展資料:

債權人的合法權利

《合同法》從公平原則出發,賦予了債務人諸多權利:

壹、同時履行抗辯權。在雙務合同中,應當同時履行的壹方當事人有證據證明另壹方當事人在同時履行的時間不能履行或者不能按約定履行的,有權保留自己的給付義務,這種保留給付的權利就是同時履行抗辯權。

《合同法》第66 條規定:“當事人互負債務,沒有先後履行順序的,應當同時履行。壹方在對方履行之前有權拒絕其履行要求。壹方在對方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時,有權拒絕其相應的履行要求。”

二、後履行抗辯權。在雙務合同中,應當先履行的壹方當事人未履行或者未按約定履行,到履行期限的對方當事人享有不履行、部分不履行的權利,這種權利就是後履行抗辯權。

《合同法》第67條規定:“當事人互負債務,有先後履行順序的,先履行的壹方未履行的,後履行壹方有權拒絕其履行要求。先履行壹方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的,後履行壹方有權拒絕其相應的履行要求。”

三、不安抗辯權。不安抗辯權又稱先履行抗辯權,指雙務合同成立後,應當先履行的當事人有證據證明對方不能履行義務,或者有不能履行合同義務的可能時,在對方沒有履行或者提供擔保之前,有權單方中止履行合同義務。

《合同法》第68條規定:“應當先履行債務的當事人,有確切證據證明對方有下列情形之壹的,可以中止履行:

(壹)經營狀況嚴重惡化;

(二)轉移財產、抽逃資金,以逃避債務;

(三)喪失商業信譽;

(四)有喪失或者可能喪失履行債務能力的其它情形。當事人沒有確切證據中止履行的,應當承擔違約責任。”需要說明的是,當事人依照上述規定中止履行義務的,應當及時通知對方。對方提供適當擔保時,應當恢復履行。

中止履行後,對方在合理期限內未恢復履行能力並且未提供適當擔保的,中止履行的壹方可以解除合同。

四、債權無效抗辯權。《合同法》第52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壹的,合同無效:

(壹)壹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

(二)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四)損害社會公***利益;

(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無效合同自始沒有法律約束力,尚未履行的,終止履行;已經履行的,當事人因該合同取得的財產應當予以返還;不能返還或者沒有必要返還的,應當折價補償。

有過錯的壹方應當賠償對方因此所受到的損失,雙方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當事人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的,應當將因此取得的財產收歸國家所有或者返還集體、第三人。

百度百科--合同法

百度百科--借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