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藝術簽名 - 閻崇年在百家講壇壹舉成名,卻曾被年輕小夥掌摑,這是怎麽回事?

閻崇年在百家講壇壹舉成名,卻曾被年輕小夥掌摑,這是怎麽回事?

《百家講壇》是壹部非常優秀的歷史科普節目,在其中湧現出很多優秀的主講人,他們深入淺出的講述讓很多人喜歡上了歷史。

而其中有這樣壹位專家閻崇年,卻曾被年輕小夥掌摑,但小夥卻拒絕道歉,這是為什麽?

出身平凡,熱愛歷史

這位專家名叫閻崇年,出生於1934年,他的父母的工作是捕魚,從小他就會幫助家人工作,他勤勞能幹,是家人眼中非常乖巧的孩子,在上學後,他開始對中國歷史感興趣。

高中畢業後,他進入北京師範大學學習中文歷史,這樣,他也正式開始走上了對文學歷史道路的研究,在老師的幫助和自身的努力下,他的進步是非常大的。

1963年,他被下放到農場,在這個困難的時間中,他壹直都沒有放棄閱讀,但是因為當時處於特殊時期,他看書被上級抓到了,當被問及為什麽閱讀書籍時,他表示了自己對書籍的喜愛,上級了解後,於是就將他安排到晚上,更加方便讀書。

在這個特殊的時間,他潛心研究歷史,這也為他之後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而早年的研究過程,讓閻崇年有著不同於他人的角度,對於清朝他有著自己特殊的觀點,這些觀點也被很多人接受。

同時在早年的時候,他也有壹系列通俗易懂具有深度的著作,比如《努爾哈赤傳》,這部作品內有很多的幹貨,觀點也是非常客觀的,對於統治者殘忍的方式,他都進行了很多的介紹,並提出了批評的觀點。

閻崇年將自己的研究重點放在清朝和滿族的歷史上,因為居住在北京,所以他可以親身去研究,當然,他也想將這些優秀的文化傳播出去,讓更多的人了解。

閻崇年第壹次來到故宮是在1949年,在這些年中,他已經去了故宮1000多次,15歲那年,他從老家來到北京,來到北京的第壹次,他就去看了金鑾殿,當時,看到輝煌的宮殿,閻崇年非常震驚,這也影響了他研究的領域。

初上百家,壹舉成名

在百家講壇剛剛面世的那幾年,因為沒有優秀的主講人,曾經很長壹段時間沒有多少觀眾。

2004年,隨著閻崇年的進入,百家講壇開始火熱起來,在他的講述下,觀眾更加深刻地理解歷史人物,探尋歷史的故事。

在百家講壇上他推出《清十二帝疑案》節目,這個節目很快就受到了各方的關註,他壹舉成名,後來他又推出了《康熙大帝》和《大故宮》節目,也獲得了很大的成功。

被年輕小夥掌摑,小夥為何拒絕道歉?

閻崇年在有了關註度後,出現了很多不同的評論,其中,有壹部分人認為他講述的清朝歷史非常詳細,也有壹部分人認為他對清朝的評價有失公平。

在歷史上,清朝的存在是非常特殊的,在前期,有很多盛世的出現,在世界上也有壹席之位。

但在清朝晚期,中國開始陷入內憂外患的情況中,頻頻遭遇列強的入侵,變成半殖民地國家,遭遇了很多的屈辱。

之後,在無錫給讀者簽名的時候,發生了壹件意外的事情,有壹個年輕小夥突然從人群中沖出來,然後什麽也不說就開始打閻崇年,上去給了他壹巴掌。

突然的意外讓現場人都非常驚訝,很快相關人員出來制止了這個小夥,但是受到這個突發事件的影響,閻崇年很久都沒有緩過來。後來經過相關調查,小夥動手的原因和閻崇年在書中贊美清朝有關。

在書中,閻崇年提到清朝入關燒殺掠奪是為了民族融合,對於這個說法,小夥子不能理解,所以才會發生意外的出現。

後來年輕小夥被依法處罰,雖然受到了處罰,但是小夥壹直拒絕道歉,他認為閻崇年在多個場合美化清朝,這對於他來說是不能忍受的。

此外,經過這件事情後,小夥的名字也開始被人們熟知,之後,他還寫了壹篇題為《我為什麽要打閻崇年》的文章。

除了上述提到的言論外,閻崇年還曾對揚州十月發表評論,他認為這次事件不過是文化融合中的壹個小沖突,但是,當時在滿人進入城後,城內很多無辜的人們被殺害,遍地都是屍體,十分的殘忍。

此外,他還說雍正實行文字獄有利於清朝的統壹,加強對政權的鞏固,而他的這些觀點讓人有不能理解,在經過網絡的傳播,引起了很大的爭議。

發生被打的事情,其實雙方都是有責任的,打人的年輕小夥沒有明白弄懂閻崇年的思想,沖動用事,去毆打他,閻崇年沒有重視自己言論的影響,不懂得更加慎重地去發表自己的言論,而這件事情也會讓兩人更加明白自己存在的問題。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喜歡的朝代,這個朝代的文化、政治、經濟吸引著我們,吸引著我們去了解,這些朝代的知識增加著我們的見識。

對於個人喜歡的朝代肯定不能強求,但是閻崇年作為壹個歷史教授,身份相比於其他人是特殊的,如果壹直在美化清朝,確實是有失公平的。

面對各種爭議,閻崇年選擇直面回應,但是反對的人依舊沒有改變,可以說在歷史上清朝確實是個非常特殊的時代,對於這個特殊的時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

《百家講壇》發展到現在,有很多的粉絲群體,很多主講人受到了很大的歡迎,比如易中天等,而閻崇年因為自己缺乏客觀的言論被很多人指責,讓他頻頻站在風口浪尖上。

因此,對待歷史我們應該要更加客觀地看待,而不是只是主觀地去發表自己的言論。

回顧歷史,可以讓我們反思,回顧歷史,可以讓我們堅強,回顧歷史,可以讓我們自信,歷史的記憶穿過歲月的長廊,我們可以見證歷史的璀璨,從歷史中我們學到了很多的東西,而對於歷史我們也應該尊重和真實的去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