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名:卡修斯?馬塞勒斯?克萊 (Cassius Marcellus Clay Jr.)
業余拳擊賽戰績:103勝5負
職業拳擊賽戰績:57勝5負
主要榮譽:
1960年 意大利羅馬奧運會冠軍
1964年2月25日 戰勝索尼-利斯頓,獲WBA重量 級拳王
1971年7月26日 擊敗吉米-埃利斯和北美拳擊聯合會重量級冠軍
1973年9月10日 戰勝肯-諾頓,重奪北美拳擊聯合會重量級冠軍
1974年10月30日 戰勝喬治-福爾曼重奪WBA重量級拳王
1978年9月15日 戰勝斯平克斯,重奪WBF重量級拳王金腰帶
1979年6月27日 阿裏重返拳壇,10回合被霍姆斯擊倒
1981年12月11日 阿裏最後壹場拳擊賽,負於特雷沃爾-博比克
歷史上第1位3次奪得重量級拳王稱號的運動員。
奧委會授予的20世紀最偉大的25位運動員之壹。
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阿裏點燃主火炬。
2005年11月9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美國總統布什授予阿裏“總統自由勛章”。
眾所周知,阿裏是20世紀拳壇誕生的最偉大的英雄之壹,他的出現超越了拳擊、體育,成為壹個時代的偶像。阿裏的拳擊天賦勿庸置疑,1960年羅馬奧運會輕重量級的金牌似乎就決定了阿裏命中註定要成為壹位偉大的拳擊家。他詼諧幽默,喜歡用語言和詩來愚弄對手,而他精湛的技術和著名的“蝴蝶舞步”構築了他拳擊家的偉大業績。1964年2月25日將“魔王”利斯頓挑下王位成為世界重量級冠軍後,阿裏幾乎所向披靡,9次衛冕成功,直到他拒絕服兵役赴越參戰被取消拳王頭銜。
1974年,復出後的阿裏打敗了與利斯頓極為相似的“魔鬼”喬治·福爾曼,重登冠軍寶座。在10次衛冕成功後,輸給了萊昂·斯平克斯。但半年後他又從斯平克斯手中奪回了冠軍頭銜,成為拳擊史上第壹位3度奪得世界重量級冠軍的人。
在阿裏的職業拳擊生涯中,他與所有的優秀拳手都進行過“拳臺對話”。特別是與喬·弗雷澤的“三番決鬥”成為載入拳擊史冊的經典之作。退出拳壇後,阿裏壹直致力於宗教、慈善事業和維護世界和平的工作,受到許多國家上至總統下至普通百姓的擁戴。然而,職業拳擊生涯中他頭部受到的29000多次的重擊,使阿裏壹直飽受帕金森綜合癥的困擾。
穆罕默德·阿裏的生平
1942年1月17號,美國肯塔基州的路易斯維爾。壹代拳王卡休斯·克萊,也就是後來的穆罕默德·阿裏就出生在這裏。和當時美國其他各州的情況壹樣,種族隔離也是肯塔基人民生活的壹部分。這裏是供有色人種居民吃飯的地方,而他們是不允許進入專為白人開設的餐館的。盡管很多人為此遊行抗議,但這實際上,還是被大多數人所接受了。
阿裏和他的弟弟魯道夫就是在這種環境中長大的,而阿裏從小就希望,能用自己的力量來改變這壹切。對此,他的母親壹直記憶猶新。阿裏的母親奧德薩·克萊說:“他曾經是個快樂的小男孩,總是跑來跑去地幹著什麽,很愉快。他壹直喜歡、也壹直要和別人打鬥。他開始參加拳擊運動的時候總是對我說,早晚他會把奧林匹克運動會的金牌拿回來,他做到了。還有壹次,是他在四歲的時候,他曾經對我說,總有壹天,他要成為世界冠軍,是的,他也做到了。”
從12歲開始,阿裏就在當地的壹家健身房練習拳擊。阿裏的啟蒙教練喬·馬丁說:“就在下面的這棟樓上的體育館裏,每年這個地區的黑市商人都要在那聚壹次,展示他們的服裝和各式各樣的商品,當然還有壹些氣球、糖果之類小孩子們喜歡的東西。那年他12歲,騎著壹輛自行車來的,但他買氣球或糖果什麽的時候,有人偷了他的自行車。他的心情很不好,說是要找警察,有人告訴他下面就有警察,他就直奔下樓去了。他說他原來不知道體育館在這兒,看壹下才行,還說要是找到偷自行車的人,就要拿鞭子抽他。我對他說‘妳不如先學會打拳’,他說‘我願意學’,我說‘妳可以從今天晚上或者明天晚上開始’。第二天天壹黑他就來了,他很少不來,每次我到的時候他就已經來了,我走了以後他還在這兒練。”
1960年初,剛滿18歲的阿裏開始參加業余拳擊比賽。已經接受過六年訓練的阿裏剛壹出道就讓人們眼前壹亮。阿裏的啟蒙教練說:“我還記得他做過壹些可笑的事情,那是壹次他和芝加哥的重量級拳擊冠軍帶金拳套的拳擊手比賽。我們到了那兒,因為他是第壹次出臺,要稱重量。那人是冠軍,先稱然後是他。他站在秤臺上轉向我問道:‘馬丁先生今天晚上妳急著到哪兒去嗎?’我不明白他是什麽意思,我說:‘沒有啊!還沒有定,為什麽?’他說:‘我想要是妳急著去哪兒,我就在第壹個回合把這家夥打倒,妳就可以早些走了。’”
果然,在比賽中,對方根本就不是阿裏的對手。穿深色短褲的就是阿裏。在第壹回合即將結束時,阿裏連續用重拳將對手擊倒,提前結束了比賽,也實現了他在賽前向教練誇下的海口。
憑借優異的表現,18歲的阿裏成為美國代表隊的成員,出征1960年的羅馬奧運會。在81公斤級的比賽中,阿裏三戰全勝,順利進入決賽。他的對手波蘭人皮埃茨克斯基,是三屆歐洲冠軍,和1956年奧運會的銅牌得主。
他在場上的精湛技藝令人嘆服,有人形容他的出拳,像蜜蜂刺人壹樣的犀利,而他腳下的步法,又像飛舞的蝴蝶壹樣輕盈、靈活。此外,年輕的阿裏不僅在場上表現突出,在生活中他也非常活躍。在奧運村裏,他向每個人問好,還和大家開各種玩笑,成了那裏知名度最高的運動員。
三個回合下來,阿裏以點數的優勢戰勝對手,獲得了自己唯壹的壹枚奧運會金牌。而他獨創的步法,也被人們形象地稱為蝴蝶步。
回國後的阿裏,從機場開始,就感受到了人們的熱情。壹時之間,他也成了美國人追捧的對象。眼前的榮譽,讓阿裏誤以為,他已經用勝利改變了人們對有色人種的偏見,但依然殘酷的現實,打碎了他的夢想。阿裏的弟弟魯道夫·阿裏說:“1960年穆罕默德·阿裏從奧林匹克運動會回來,他在羅馬贏得了奧林匹克金牌。在他回國的那些日子,還沒有施行取消種族隔離政策。他把金牌掛在脖子上到鬧市區的壹家飯店吃飯,但是沒有人給他服務。他說:‘我是冠軍!我是金牌得主!’得到的回答是:‘我們才不管妳是誰呢!’”
憤怒的阿裏將自己的金牌扔進了大海,他說,我再也不願意為這樣的國家效力了。
1960年10月29號,對阿裏來說是壹個新的開始。這壹天,他參加了自己的第壹場職業比賽,並獲得了勝利。在接下來的壹年多時間裏,阿裏幾乎取得了全勝,其中有七次,是直接將對手擊倒在地而取勝的。
通過壹場壹場的勝利,到了1964年,22歲的阿裏,終於贏得了與索尼·利斯頓爭奪重量級拳王稱號的機會。而這也將是他參加的第壹場拳王爭霸賽。
1964年2月25號,阿裏在邁阿密輕取利斯頓,成為新壹代拳王,從此,職業拳擊進入了阿裏時代。
說起職業拳擊,有壹個場景您壹定不會陌生,那就是選手們在賽場內外的唇槍舌劍。壹方面,他們希望借此給對手造成心理壓力,另外,就是想通過這種方式,對外進行宣傳,也算是壹種自我炒作的方式。但有壹點您大概不知道,這件事的始作俑者就是拳王阿裏。
相對來講,當年的職業拳擊運動員都比較樸實,很少直接對外發表自己的觀點。他們與外界溝通最常用的渠道就是自己的經紀人。但阿裏卻不是這樣。年輕時的阿裏不僅拳頭硬,腳步快,而且伶牙俐齒,說起話來咄咄逼人,常常令他的對手,甚至采訪他的記者很難招架。
1964年2月25號,美國佛羅裏達州的邁阿密。22歲的卡休斯·克萊,也就是穆罕默德·阿裏在第七回合,戰勝了索尼·利斯頓,成了新的世界重量級拳擊冠軍。但在當時,並不是所有人都認可了這位自信得近乎狂妄的年輕人。
在賽後新聞發布會上,阿裏說:“誰最棒?(妳下壹個和誰打)誰最棒?妳看他們都不說吧!不公道,哪兒都沒有公道!沒有公道!他們不給我公道!(妳和誰打 妳和誰打)(告訴他們妳和誰打)我都告訴妳們了,誰最棒?我再給妳們壹次機會,誰最棒?”
2月26號,也就是克萊成為新拳王的第二天,他向全世界宣布,他已經皈依伊斯蘭教,並將自己的名字改為穆罕默德·阿裏。
1964年5月,阿裏第壹次踏上了非洲的土地,在那裏,他受到了各國政府元首級別的接待,也感受到了當地人民超乎尋常的熱情。
從非洲返回芝加哥後,阿裏與大他壹歲的黑人女孩桑吉·羅伊相識。1964年8月14號,兩人舉行了婚禮。
在接受電視采訪時,記者問:“那麽妳是不是認為在妳取得了這個(拳王)稱號之後,妳的個性改變了呢?”
阿裏回答:“是啊,我有點放松了,或者說變得穩定了。妳們能看到我有壹個十分可愛的妻子,我不再像我過去那樣說話了,她不喜歡我說得太多。她告訴我要安靜,行動能說明壹切。她說我不用再說什麽了,她自己也不喜歡說話,她只喜歡聽。”
桑吉·羅伊是阿裏的第壹任妻子,她說:“我遇見阿裏好像是在壹個星期三,還是那壹天的下午,然後我就再沒有離開過他。他在我走進他家的門後五分鐘,就要求我嫁給他。我沒有想過這個,我說‘好吧!’”
5月25號,阿裏再次迎戰索尼·利斯頓,不過這壹次,狀態正佳的阿裏沒有浪費時間,他僅用了壹個回合,就將對手擊倒在地,首次衛冕成功。盡管取得了勝利,但場內的觀眾卻對阿裏發出了噓聲。在當時的美國,黑人作為少數民族,受到當局的歧視,而穆斯林黑人則成了弱勢中的弱勢,因此,從阿裏改名字的那天開始,他就成了當時美國主流社會的叛徒。
阿裏接下來的對手是帕特森,他是當時唯壹壹位曾經兩次作為挑戰者,登上拳王寶座的拳手。
在賽前電視采訪時,阿裏說:“我喜歡給我的對手起外號。妳知道兔子是壹種連自己的影子都非常害怕的動物,壹旦被逼到角落,就僵住了、動彈不了了,所以我就叫帕特森“兔子”,因為他就有兔子的這種特性。”
前重量級拳王弗洛伊德·帕特森說:“我只想和他打,不是為了錢,就是想奪回冠軍,讓它屬於全美國,而不僅僅屬於穆斯林黑人。”
根據當時的規則,每壹場職業拳擊比賽15個回合,在頂住了阿裏前11回合的猛烈進攻後,帕特森在第12回合由於體力不支,失去了還手能力。裁判終止了比賽,阿裏再次蟬聯拳王的稱號。但全場的觀眾,幾乎都不站在阿裏這邊。
就在實現了三連冠的阿裏傲視職業拳壇的同時,他的家庭出現了問題。由於感情不和,阿裏與羅伊在1966年1月10號離婚,結束了這場不到壹年半的婚姻。
60年代中期,越南戰爭爆發。隨著戰事的不斷升級,阿裏也面臨著服兵役的問題。而他在媒體上公開發表的反戰宣言,則震驚了全美國。2003年好萊塢出品的電影《拳王阿裏》忠實地再現了這壹幕。
阿裏說:“我絕不會跑到萬裏之外去謀殺那裏的窮人,如果我要死,我就死在這裏,咱們來拼個妳死我活!如果我要死的話,妳們才是我的敵人,與中國人、越南人、日本人無關。我想要自由,妳們不給;我想要公正,妳們不給;我想要平等,妳們也不給。妳們卻讓我去別處替妳們作戰!在美國妳們都沒有站出來保護我的權益和信仰,妳們在自己的國家都做不到這些!”
1966年2月,伊利諾伊州運動員委員會召開記者會,要求阿裏對自己地反戰言行公開道歉。
阿裏:“我在此不準備像新聞界給我安排好道歉的那樣去表示歉意。”
記者:“那麽妳說的那些非愛國的言論怎麽辦?”
阿裏:“必要的時候,我會向政府或者有關人士直接說明。”
記者:“那麽這次妳不打算對妳的講話表示歉意嗎?”
阿裏:“這得向政府說清。”
記者:“如果我記得不錯的話,妳說過妳是人民的冠軍,對嗎?”
阿裏:“是的,先生。”
記者:“妳認為妳的行為符合壹個人民的冠軍嗎?”
阿裏:“是的,先生。”
此後,美國很多州都吊銷了阿裏的拳擊執照,於是,他連續參加了多場在美
國國境外進行的拳王衛冕戰。在那裏,阿裏再次成了英雄。
1966年5月21號,英國倫敦。阿裏在第六回合擊敗挑戰者庫珀。
5月29號,加拿大多倫多。阿裏點數戰勝施瓦羅。
8月6號,英國倫敦。阿裏第三回合擊倒布萊恩。
9月10號,德國法蘭克福。阿裏第12回合擊倒米爾登博格。
11月14號,回到美國德克薩斯州德休斯頓,阿裏第三回合擊敗挑戰者威廉姆斯,第7次成功衛冕。
1967年1月17號,依然受到征兵問題困擾的阿裏,度過了自己的25歲生日。
十幾天後,他將迎戰另壹位挑戰者特萊爾。但在賽前的壹次電視直播記者會上,阿裏的名字再次成了人們關註的焦點。
阿裏:“妳為什麽不叫我的名字,夥計?”
記者:“那麽妳叫什麽呢?幾年前,妳告訴過我妳叫卡休斯·克萊。”
阿裏:“我從來沒有告訴過妳我叫卡休斯·克萊,我叫穆罕默德·阿裏。”
記者:“妳可以在比賽結束之前在全場中央宣布,如果妳現在不這樣的話,
為了便於廣播,我就稱妳為‘他’行嗎?”
記者:“壹周以前,妳和特萊爾幾乎動了手,可有不少人說那是為了廣告而搞的噱頭。”
阿裏:“他們有權這樣認為,因為過去我的確是為了廣告做過不少這類的事情。但是這壹次是認真的,我差壹點就動手了。”
記者:“那麽妳恨他嗎?”
阿裏:“不不,我並不恨他!我不恨任何人,但我不喜歡他及他的所作所為,他壹直叫我卡休斯·克萊,盡管他知道我叫穆罕默德·阿裏。”
比賽中,短褲上有紅色條紋的阿裏始終占有絕對的優勢,但他並沒有急於將對手打倒。他不停地向特萊爾大聲吼叫:“說!我叫什麽名字!!我到底叫什麽!!!”
經過15個回合的較量,阿裏最終以點數取勝,第八次衛冕成功。
1967年3月22號,美國紐約。阿裏在第七回合擊倒了挑戰者弗雷,再次蟬聯拳王稱號。但時隔不久,被阿裏連奪九次的拳王桂冠被強制收回,原因是美國地方法院,以拒絕服兵役的罪名,吊銷了阿裏在全美各州的拳擊執照,並沒收了他的護照,阿裏還將面臨5年監禁的處罰。從此以後,拳王阿裏賦閑在家。
在強大的壓力面前,阿裏並沒有屈服。他經常出現在各種集會,甚至電視節目當中,進行反戰宣傳。同時,他也沒有放棄訓練,終於,阿裏在1970年重出江湖,續寫了拳王的神話。
1967年8月17號,25歲的阿裏與他的第二任妻子,17歲的比琳達結婚。
壹年後,阿裏的大女兒瑪麗亞姆出生了。這使得賦閑在家的阿裏,享受了壹段難得的天倫之樂。
阿裏在家逗孩子,說:“這個家庭只不過多了壹張大嘴,沒有別的,只不過多了壹張大嘴。把奶瓶給我!”
六十年代末,美國國內的反戰呼聲越來越高,而作為反戰人士的代表,阿裏也獲得了更多的支持。1970年,美國最高法院裁定,恢復阿裏的拳手資格,這位經過兩年多修整的前拳王,終於重出江湖了。
但由於兩年多沒有參加正式比賽,加上年齡和體重的增長,復出後的阿裏表現得並不盡如人意,被人津津樂道得蝴蝶步法,也很難在比賽中施展了。
1971年5月8號,阿裏作為挑戰者,在比賽中兩次被當時的拳王弗雷澤擊倒,挑戰宣告失敗。
1973年5月31號,他以點數輸給了肯·諾頓,經歷了復出後的第二場失利。這使得人們開始懷疑,阿裏的時代真的壹去不返了嗎?
與阿裏形成鮮明反差的是,年輕的喬治·福爾曼開始嶄露頭角。在同樣與這兩位拳手的交鋒當中,福爾曼取得了全勝。1973年1月22號,身穿紅色短褲的福爾曼六次將弗雷澤擊倒,僅用了兩個回合,就奪下了拳王金腰帶。
1974年3月,他再次以絕對的優勢戰勝諾頓,衛冕成功。在取得了四十場連勝之後,福爾曼的下壹個對手,就將是穆罕默德·阿裏。
這場比賽的組織者,就是當年初出茅廬,但現在已經在職業拳擊界呼風喚雨的經紀人唐·金。他把比賽安排在了非洲國家,原紮伊爾的首都金沙薩。而人們也將這場比賽稱為叢林大戰。
盡管阿裏當時並不是拳王,與福爾曼的實力對比也處在下風,但當地人將他敬若神明。阿裏受歡迎的程度,遠遠超過了任何人的想象。從這個意義上來講,福爾曼即將面對的對手,將是阿裏和整個金沙薩。
職業拳擊經紀人亨利·施瓦茨說:“當福爾曼到達紮伊爾,有人為他翻譯那裏牌子上的話,意思是:阿裏,殺了他!喬治變得比以前更愁眉不展了,並且也從那時起,喬治就想離開紮伊爾了。咱們換壹個地方比賽,要麽幹脆索性就不比賽了,這是喬治當時的感覺這種感覺與日俱增。”
1974年10月30號,金沙薩,阿裏挑戰拳王福爾曼。專門為這場比賽修建的體育場內座無虛席,而挑戰者阿裏也在拳臺上,指揮所有的觀眾有節奏地高喊:“阿裏,殺了他!”
身穿白色短褲地就是阿裏。比賽開始後,福爾曼很快就將阿裏逼到了拳臺的角落,展開猛攻。而阿裏則完全放棄了移動,只是被動地靠在欄繩上招架,伺機進行還擊。這樣的情況,壹直持續了七個回合。正當人們以為阿裏已經大勢已去的時候,轉機在第八回合出現了。以逸待勞的阿裏用組合拳,將體力下降的福爾曼擊倒在地,幹凈利落地贏得了這場叢林大戰地勝利,也奪回了闊別7年時間的拳王金腰帶。
此後,阿裏又連續十次蟬聯拳王稱號,其中就包括1975年10月,在菲律賓馬尼拉戰勝弗雷澤的世紀之戰。
1978年9月,阿裏點數戰勝斯平克斯,最後壹次獲得拳王金腰帶。此後不久,36歲的阿裏宣布退出拳壇,這樣,他就以在20年中22次獲得重量級拳王稱號的驕人戰績,結束了自己的職業生涯。
在此期間,阿裏與他的第二任妻子比琳達離婚。1977年6月,他第三次結婚,這壹次的新娘是貝羅尼卡·波石。此後,阿裏被診斷患有帕金森綜合癥。盡管如此,他依然作為文化和體育的使者,穿梭於世界各國。值得壹提的是,阿裏與夫人波石在1985年訪問了中國,受到我國人民的熱烈歡迎。而阿裏對中國也並不陌生,早在1979年,他就曾訪問北京,還受到了鄧小平同誌的親切接見。
此後不久,阿裏結束了他的第三段婚姻,1986年11月19號,阿裏與他現在的太太朗尼結婚了。阿裏的妻子朗尼·阿裏 說:“穆罕默德·阿裏和我是好朋友,是丈夫和妻子,他還像是我的兄弟,所以這是個不同尋常的組合。”
1996年8月2號,亞特蘭大奧運會男子籃球決賽中場休息。當時的國際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先生將壹枚特制的羅馬奧運會金牌掛在了阿裏的胸前。盡管當時的賽場內,雲集了眾多夢三隊的籃球明星,但人們依然把最為熱烈的掌聲,獻給了他們心中的英雄——穆罕默德·阿裏。
作為前奧運會的拳擊冠軍,阿裏因為反對以前美國政府施行的種族歧視政策,將自己的金牌扔進了大海。而這枚失而復得的金牌,不僅圓了阿裏的壹個心願,更說明了人們對這位拳王不畏強權、扶危濟困的贊賞與肯定。
1999年9月,阿裏與他第三任妻子的女兒萊拉,進入女子職業拳壇,並很快取得了較好的成績。阿裏的女兒萊拉·阿裏說:“ 我不想拿自己和父親作比較,我們是完全不同的。但有壹點,作為他的女兒,我自然會有壹些獨特的拳擊技術,這是別人不可能具備的。在現階段,我認為自己棒極了!”
壹些商家看中了這對拳壇父女的商業價值,最近,壹家運動品牌就利用電腦技術,讓阿裏父女在拳臺上同場競技。在這樣的比賽中,我們看到的,並不是勝負,而是壹種生命力的延續。
阿裏在賽場上的英勇表現與其人格相為表裏。
阿裏,貝利,喬丹等人應是堪稱最偉大的運動員之中的傑出代表。
在時代周刊的20世紀百年百位名人中,
阿裏被排在了英雄與偶像類的首位!
望采納 謝謝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