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西域大漠塞外的詩句 1.寫絲綢之路上西域,大漠,塞外有關的詩句,五句i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裏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壹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黃河遠上白雲間,壹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詠懷古跡(其三)
作者:杜甫
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
壹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
畫圖省識春風面,環佩空歸夜月魂。
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
2.關於塞外、西域冬天的詩詞,
1、邊庭節物與華異,冬霰秋霜春不歇。
《從軍行》南北朝:盧思道 朔方烽火照甘泉,長安飛將出祁連。犀渠玉劍良家子,白馬金羈俠少年。
平明偃月屯右地,薄暮魚麗逐左賢。谷中石虎經銜箭,山上金人曾祭天。
天涯壹去無窮已,薊門迢遞三千裏。朝見馬嶺黃沙合,夕望龍城陣雲起。
庭中奇樹已堪攀,塞外征人殊未還。白雲初下天山外,浮雲直向五原間。
關山萬裏不可越,誰能坐對芳菲月。流水本自斷人腸,堅冰舊來傷馬骨。
邊庭節物與華異,冬霰秋霜春不歇。長風蕭蕭渡水來,歸雁連連映天沒。
從軍行,軍行萬裏出龍庭,單於渭橋今已拜,將軍何處覓功名。釋義:北方邊塞的戰火已照在秦漢離宮故地的甘泉山上,似同李廣那樣的飛將軍兵出長安再出祁連山關隘。
執掌犀皮之盾和冰玉利劍的士兵都是征來的良家子弟,跨白馬執金韁的都是俠義少年。淩晨起就在邊塞之地擺下“偃月”之陣,夜幕臨近時便以“魚麗”之陣戰勝驅除匈奴的左賢之官。
歷戰的山谷中都留下了狀如李廣以石為虎箭入石中的神力無窮的故事,山嶺上則是漢將霍去病勝敵後繳械敵方祭天用具的的美傳。戰事綿綿似天涯般沒有窮盡,戰場距薊門(今北京城北)迢迢三千裏之遙。
早上見到的是馬嶺關上的滾滾黃沙,晚上看見的是匈奴王庭處的兵陣如雲。(征人行前)庭院中植下的佳樹已長到可以攀人的大小,可塞外作戰的親人仍未回還。
心如飄雪隨夫遠至於新疆中部的天山之外,又若浮雲飛懸到內蒙西部的五原城中。而那萬裏之遙的關隘高山是不可穿越的,如何獨自應對百花芬芳下的清明月色呢?別離後的時光飛逝似流水使人有斷腸之痛,那塞外的苦戰和寒冷連戰馬之骨都屢屢受傷。
塞外的節氣與物候與內地大不相同,冬秋長而春季短。蕭蕭長風尚可伴河而渡,南歸之雁也可依時不斷的逝向天邊。
從軍而去,直到離皇城萬裏去遠征。想那漢宣帝渭橋見匈奴單於而和好罷戰之事(事在公元前51年),欲戰不能的將軍們還將何處尋求征戰以邀功名呢?2、天山雪後海風寒,橫笛偏吹行路難。
《從軍北征》唐代:李益 天山雪後海風寒,橫笛偏吹行路難。磧裏征人三十萬,壹時回首月中看。
釋義:天山下了壹場大雪,從青海湖刮來的風更添寒冷。行軍途中,戰士吹起笛曲《行路難》。
聽到這悲傷的別離曲,駐守邊關的三十萬將士,都擡起頭來望著東升的月亮。3、橫笛聞聲不見人,紅旗直上天山雪。
《從軍行》唐代:陳羽 海畔風吹凍泥裂,枯桐葉落枝梢折。 橫笛聞聲不見人,紅旗直上天山雪。
釋義:湖海之濱冷風次得泥土凍裂,枯桐葉飄落了,樹枝折下來。遠遠聽到橫笛聲卻看不到人,把紅旗壹直插上天山頭頂雪。
4、瀚海百重波,陰山千裏雪。 《飲馬長城窟行》唐代:李世民 塞外悲風切,交河冰已結。
瀚海百重波,陰山千裏雪。 迥戍危烽火,層巒引高節。
悠悠卷旆旌,飲馬出長城。 寒沙連騎跡,朔吹斷邊聲。
胡塵清玉塞,羌笛韻金鉦。 絕漠幹戈戢,車徒振原隰。
都尉反龍堆,將軍旋馬邑。 揚麾氛霧靜,紀石功名立。
荒裔壹戎衣,靈臺凱歌入。釋義:塞外悲涼的風刮得急切,交河上的淩冰已經凍結,廣袤的沙漠上,沙丘連綿不斷,陰山之下千萬裏全都落滿了白雪。
將士們戍邊在那遠遠地高高的烽火臺上,壹層壹層的山巒引領向上顯出了高高的氣節,眾多的戰旗被長風吹卷這,將士們在哪長城低下飲馬也不停歇。寒冷的沙灘上連接著騎兵的足跡,狂暴的北風吹斷了那邊塞上傳來的聲樂,胡地的灰塵清掃著像那玉(冰凍如玉)做似的邊塞,羌族的笛聲和那金鉦敲擊的聲音。
與世隔絕的沙漠上幹戈都 收藏起來了,可那戰車卻又不得不在那原野低濕的地方震顫搖曳。都尉們都從龍堆返回了,將軍還從馬邑凱旋而來正在捷報。
高揚著旗子讓那籠罩著大霧的地方都清凈下來了,在石碑記上他們的功名他們又是那樣的歡悅,在那荒涼的邊界上只要有壹個穿著戎裝的人(作者自指)去守護,靈武臺上(朝廷)的凱歌是來源於國界。5、萬裏寒光生積雪,三邊曙色動危旌。
《望薊門》唐代:祖詠 燕臺壹望客心驚,笳鼓喧喧漢將營。萬裏寒光生積雪,三邊曙色動危旌。
沙場烽火侵胡月,海畔雲山擁薊城。少小雖非投筆吏,論功還欲請長纓。
釋義:登上燕臺眺望不禁感到震驚,笳鼓喧鬧之地原是漢將兵營。萬裏積雪籠罩著冷冽的寒光,邊塞的曙光映照著旌旗飄動。
戰場烽火連天遮掩邊塞明月,南渤海北雲山拱衛著薊門城。少年時雖不像班超投筆從戎,論功名我想學終軍自願請纓。
3.描寫邊塞大漠的詩句有哪些
《使至塞上》
(唐)王維
單車欲問邊, 屬國過居延.
征蓬出漢塞, 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 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候騎, 都護在燕然.
《漁家傲 秋思 》
(唐)範仲淹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
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裏,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壹杯家萬裏,燕然未勒歸無計.
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
《涼州詞 》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 古來征戰幾人回.
《塞下曲》
(唐)盧綸
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
平明尋白羽,沒在石棱中.
月黑雁飛高,單於夜遁逃.
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送元二使安西 》
(唐)王維
渭城春雨浥輕塵, 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進壹杯酒, 西出陽關無故人.
4.關於西域的詩句
《涼州詞》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雲間,壹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涼州詞》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個回!
《從軍行》之壹 王昌齡
烽火城西百尺樓,黃昏獨坐海風秋。
更吹羌笛關山月,無那金閨萬裏愁。
《從軍行》之二 王昌齡
琵琶起舞換新聲,總是關山舊別情。
撩亂邊愁聽不盡,高高秋月照長城。
《從軍行》之四 王昌齡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斬樓蘭終不還!
《從軍行》之五 王昌齡
大漠風塵日色昏,紅旗半卷出轅門。
前軍夜戰洮河北,已報生擒吐谷渾。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岑參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壹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
瀚海闌幹百丈冰,愁雲慘淡萬裏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走馬川行奉送出師西征》岑參
君不見走馬川行雪海邊,平沙莽莽黃入天。
輪臺九月風夜吼,壹川碎石大如鬥,隨風滿地石亂走。
匈奴草黃馬正肥,金山西見煙塵飛,漢家大將西出師。
將軍金甲夜不脫,半夜軍行戈相撥,風頭如刀面如割。
馬毛帶雪汗氣蒸,五花連錢旋作冰,幕中草檄硯水凝。
虜騎聞之應膽懾,料如短兵不敢接,車師西門佇獻捷!
《出塞》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裏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5.關於西域的詩詞
壹、《出塞》
(唐)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裏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譯文:
依舊是秦時的明月漢時的邊關,征戰長久延續萬裏征夫不回還。
倘若龍城的飛將李廣而今健在,絕不許匈奴南下牧馬度過陰山。
二、《涼州詞》
(唐) 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雲間,壹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譯文:
被風卷起的黃沙,好像與白雲連在壹起,玉門關孤零零地聳立在高山之中,顯得孤峭冷寂。
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曲子《折楊柳》呢?玉門關壹帶根本沒有楊柳可折啊!原來玉門關壹帶春風是吹不到的啊!
三、《涼州詞》
(唐)孟浩然
渾成紫檀金屑文,作得琵琶聲入雲。
胡地迢迢三萬裏,那堪馬上送明君。
異方之樂令人悲,羌笛胡笳不用吹。
坐看今夜關山月,思殺邊城遊俠兒。
譯文:
渾然天成的紫檀金屑文,可以做成琵琶其聲音洪亮直上雲霄。胡地三萬裏,即使是送與王明君馬上作樂的琵琶聲又哪能穿越。
身處異地歡樂也讓人覺得悲涼,這羌笛胡笳也不用再吹。坐在邊塞看著今晚的月亮,心裏想的是殺光邊關的敵人。
四、《從軍行》
(唐)王昌齡
烽火城西百尺樓,黃昏獨坐海風秋。
更吹羌笛關山月,無那金閨萬裏愁。
譯文:
在烽火臺的西邊高高地聳著壹座戍樓,黃昏時分,獨坐在戍樓上任憑從湖面吹來的秋風撩起自己的戰袍。
此時又傳來壹陣幽怨的羌笛聲,吹奏的是《關山月》調子,無奈這笛聲更增添了對萬裏之外的妻子的相思。
五、《從軍行》
(唐)王昌齡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斬樓蘭終不還!
譯文:
青海湖上蒸騰而起的漫漫雲霧,遮得連綿雪山壹片黯淡,邊塞古城,玉門雄關,遠隔千裏,遙遙相望。
黃沙萬裏,經過了頻繁的戰鬥磨穿了守邊將士身上的鎧甲,而戰士們壯誌不滅,不打敗進犯之敵,建功立業,誓不返回家鄉。
參考資料:
參考資料:
6.描寫古代塞外大漠黃沙的詩有哪些
1.逢入京使
岑參
故園東望路漫漫,
雙袖龍鐘淚不幹。
馬上相逢無紙筆,
憑君傳語報平安。
2. 隴西行
陳陶
誓掃匈奴不顧身,
五千貂錦喪胡塵。
可憐無定河邊骨,
猶是春閨夢裏人。
3. 登幽州臺歌
陳子昂
前不見古人,
後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
獨愴然而涕下。
4. 關山月
李 白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
長風幾萬裏,吹度玉門關。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
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邑,思歸多苦顏。
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閑。
壹、賞析
1. 《逢入京使》:在路上遇見回京的使者,請他捎句話給家人不要掛念,這是人之常情,但通過詩人表達出來就深了壹層,結句尤讓人覺得似含有無數悲辛。
2. 《隴西行》:這首詩是對戰爭所造成的不幸的控訴,人人讀了都感到沈痛!
3. 《登幽州臺歌 》:武則天萬歲通天元年(696),契丹李盡忠反叛,武則天命建安王武攸宜率軍討伐,陳子昂隨軍參謀,到了東北邊地。武攸宜根本不懂軍事,陳子昂進諫,不僅沒被采納,反而被貶斥,因此登幽州臺抒發失意的感慨。全詩以廣闊的胸襟,慷慨悲涼的情調,感時傷事,吊古悲今,不假修飾,其立意、氣勢和思想、感情,千百年來壹直引起人們強烈的***鳴。
4. 《關山月》:這首詩描繪了邊塞的風光,戍卒的遭遇,更深壹層轉入戍卒與思婦兩地相思的痛苦。開頭的描繪都是為後面作渲染和鋪墊,而側重寫望月引起的情思。
二、其他
1. 使至塞上
王維
單車欲問邊, 屬國過居延。
征蓬出漢塞, 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 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候騎, 都護在燕然。
2.漁家傲 秋思
範仲淹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裏,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壹杯家萬裏,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
3.涼州詞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
古來征戰幾人回。
三、邊塞詩簡介:
以邊疆地區軍民生活和自然風光為題材的詩。壹般認為,邊塞詩初步發展於漢魏六朝時代,隋代開始興盛,唐即進入發展的黃金時代。據統計,唐以前的邊塞詩,現存不到二百首,而《全唐詩》中所收的邊塞詩就達兩千余首。
7.贊美邊塞大漠的詩句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何當金絡腦,快馬踏清秋. 唐·李賀《馬詩二十三首》 使至塞上 王維 單車欲問邊, 屬國過居延。
征蓬出漢塞, 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 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候騎, 都護在燕然。 薊中作 唐·高適 策馬自沙漠,長驅登塞垣。
邊城何蕭條,白日黃雲昏。壹到征戰處,每愁胡虜翻。
豈無安邊書,諸將已承恩。惆悵孫吳事,歸來獨閉門。
雜曲歌辭·采桑 唐 自古多征戰,由來尚甲兵。長驅千裏去,壹舉兩蕃平。
按劍從沙漠,歌謠滿帝京。寄言天下將,須立武功名。
高宗時語 唐 左相宣威沙漠,右相馳譽丹青。 邊遊錄戍卒言 唐·於濆 二十屬盧龍,三十防沙漠。
平生愛功業,不覺從軍惡。今來客鬢改,知學彎弓錯。
赤肉痛金瘡,他人成衛霍。目斷望君門,君門苦寥廓。
鴛鴦 唐·盧汝弼 雙浮雙浴傍苔磯,蓼浦蘭臯繡帳幃。長羨鷺鷥能潔白,不隨鸂鶒鬥毛衣。
霞侵綠渚香衾暖,樓倚青雲殿瓦飛。應笑隨陽沙漠雁,洞庭煙暖又思歸。
奉陪侍中遊石筍溪十二韻 唐·盧綸 朝日照靈山,山溪浩紛錯。圖書無舊記,鯀禹應新鑿。
雙壁瀉天河,壹峰吐蓮萼。潭心亂雪卷,巖腹繁珠落。
彩蛤攢錦囊,芳蘿裊花索。猿群曝陽嶺,龍穴腥陰壑。
靜得漁者言,閑聞洞仙博。欹松倚朱幰,廣石屯油幕。
國泰事留侯,山春縱康樂。間關殊狀鳥,爛熳無名藥。
欲驗少君方,還吟大隱作。旌幢不可駐,古塞新沙漠。
長安雪後 唐·喻坦之 碧落雲收盡,天涯雪霽時。草開當井地,樹折帶巢枝。
野渡滋寒麥,高泉漲禁池。遙分丹闕出,迥對上林宜。
宿片攀檐取,凝花就砌窺。氣淩禽翅束,凍入馬蹄危。
北想連沙漠,南思極海涯。冷光兼素彩,向暮朔風吹。
明冰篇 唐·富嘉謨 北陸蒼茫河海凝,南山闌幹晝夜冰,素彩峨峨明月升。深山窮谷不自見,安知采斫備嘉薦,陰房涸冱掩寒扇。
陽春二月朝始暾,春光潭沱度千門,明冰時出禦至尊。彤庭赫赫九儀備,腰玉煌煌千官事,明冰畢賦周在位。
憶昨沙漠寒風漲,昆侖長河冰始壯,漫汗崚嶒積亭障。嗈嗈鳴雁江上來,禁苑池臺冰復開,搖青涵綠映樓臺。
豳歌七月王風始,鑿冰藏用昭物軌,四時不忒千萬祀。 奉和聖制送張尚書巡邊 唐·崔泰之 南庭胡運盡,北鬥將星飛。
旗鼓臨沙漠,旌旄出洛畿。關山繞玉塞,烽火映金微。
屢獻帷謀策,頻承廟勝威。躞蹀臨河騎,逶迤度隴旗。
地脈平千古,天聲振九圍。車馬生邊氣,戈鋋駐落暉。
夏近蓬猶轉,秋深草木腓。餞送紆天什,恩榮賜禦衣。
佇勒燕然頌,鳴騶計日歸。 贈梁州張都督 唐·崔顥 聞君為漢將,虜騎罷南侵。
出塞清沙漠,還家拜羽林。風霜臣節苦,歲月主恩深。
為語西河使,知余報國心。 采桑 唐·張祜 自古多征戰,由來尚甲兵。
長驅千裏去,壹舉兩番平。按劍從沙漠,歌謠滿帝京。
寄言天下將,須立武功名。 五君詠五首·魏齊公元忠 唐·張說 齊公生人表,迥天聞鶴唳。
清論早揣摩,玄心晚超詣。入相廊廟靜,出軍沙漠霽。
見深呂祿憂,舉後陳平計。甘心除君惡,足以報先帝。
宿金河戍 唐·張震 朝發鐵麟驛,夕宿金河戍。奔波急王程,壹日千裏路。
但見容鬢改,不知歲華暮。悠悠沙漠行,王事彌多故。
塞下曲 唐·戎昱 塞北無草木,烏鳶巢僵屍。泱渀沙漠空,終日胡風吹。
戰卒多苦辛,苦辛無四時。 古意 唐·戴休珽 窮秋朔風起,滄海愁陰漲。
虜騎掠河南,漢兵屯灞上。羽書驚沙漠,刁鬥喧亭障。
關塞何蒼茫,遙烽遞相望。弱齡負奇節,俠客多招訪。
投筆棄繻生,提戈逐飛將。拔劍照霜白,怒發沖冠壯。
會立萬裏功,視君封侯相。 奉使築朔方六州城率爾而作 唐·李嶠 奉詔受邊服,總徒築朔方。
驅彼犬羊族,正此戎夏疆。子來多悅豫,王事寧怠遑。
三旬無愆期,百雉郁相望。雄視沙漠垂,有截北海陽。
二庭已頓顙,五嶺盡來王。驅車登崇墉,顧眄淩大荒。
千裏何蕭條,草木自悲涼。憑軾訊古今,慨焉感興亡。
漢障緣河遠,秦城入海長。顧無廟堂策,貽此中夏殃。
道隱前業衰,運開今化昌。制為百王式,舉合千載防。
馬牛被路隅,鋒鏑銷戰場。豈不懷賢勞,所圖在永康。
王事何為者,稱代陳頌章。 塞下曲六首 唐·李白 烽火動沙漠,連照甘泉雲。
漢皇按劍起,還召李將軍。兵氣天上合,鼓聲隴底聞。
橫行負勇氣,壹戰凈妖氛。 贈何七判官昌浩 唐·李白 有時忽惆悵,匡坐至夜分。
平明空嘯咤,思欲解世紛。心隨長風去,吹散萬裏雲。
羞作濟南生,九十誦古文。不然拂劍起,沙漠收奇勛。
老死阡陌間,何因揚清芬。夫子今管樂,英才冠三軍。
終與同出處,豈將沮溺群。 詠雁 唐·李遠 早晚辭沙漠,南來處處飛。
關山多雨雪,風水損毛衣。碧海魂應斷,紅樓信自稀。
不知矰繳外,留得幾行歸。 塞下曲 唐·李頎 少年學騎射,勇冠並州兒。
直愛出身早,邊功沙漠垂。戎鞭腰下插,羌笛雪中吹。
膂力今應盡,將軍猶未知。 送高三十五書記 唐·杜甫 崆峒小麥熟,且願休王師。
請公問主將,焉用窮荒為。饑鷹未飽肉,側翅隨人飛。
高生跨鞍馬,有似幽並兒。脫身簿尉中,始與捶楚辭。
借問今何官,觸熱向武威。答雲壹書記,所愧國士知。
人實不易知,更須慎其儀。十年出幕府,自可持旌麾。
此行。
8.描寫邊塞大漠的古詩有哪些
1、唐 王維《使至塞上》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2、唐代:李賀《馬詩二十三首·其五》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
3、唐代:盧綸《和張仆射塞下曲·其三》
月黑雁飛高,單於夜遁逃。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4、唐 李白《塞下曲六首·其壹》
五月天山雪,無花只有寒。笛中聞折柳,春色未曾看。
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願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
5、唐代:王昌齡《塞下曲》
飲馬渡秋水,水寒風似刀。平沙日未沒,黯黯見臨洮。
昔日長城戰,鹹言意氣高。黃塵足今古,白骨亂蓬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