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在中國和東南亞國家;在中國,分布於廣東、廣西、福建、臺灣省、浙江、江蘇、安徽、湖南、湖北、江西、貴州、四川、雲南和西藏。生長在海拔500-3200m的陽山、灌木、疏林或林中路旁、水邊。
花椒的木質材料中等,防潮防蛀,但易劈,可用於普通家具和建築。花、葉、皮是提取檸檬醛的主要原料,用於醫藥產品和制備香精。核仁含油量61.8%,油為工業用油。根、莖、葉、果均可入藥,有祛風散寒、消腫止痛的功效。中國臺灣省的宇泰人用水果代替鹽來刺激。江西興國人報道,蒼樹山與油茶混栽,可防治油茶的煤黑病(煙煤病)。
形態特征
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8-10米。樹皮幼時黃綠色,老時灰褐色,無毛。葉互生,紙質,芳香,披針形或長圓形,長7-11cm,寬1.4-2.4cm,頂端漸尖,基部楔形,全緣,頂部深綠色,底部粉綠色,淡綠色。兩側無毛,羽狀脈,每側6-10側脈,細長,中脈和側脈向兩側突出;葉柄長6-20毫米,細長,無毛。[2]
***9件
山蒼子樹
傘形花序單生或叢生,莖細長,長6-10毫米;苞片邊緣有睫毛;每個花序有4-6朵花,第壹片葉子張開或與葉子同時張開,花被裂片6個,寬卵形;可育雄蕊9枚,花絲中下部有毛,第三輪基部腺體有短梗;退化雌蕊無毛;雌花中下部退化雄蕊具柔毛;子房卵球形,花柱短,柱頭頭狀。果實近球形,直徑約5毫米,無毛,幼時綠色,成熟時黑色,花梗長2-4毫米,先端稍粗。花期2-3月,果期7-8月。[2]
址種
山蒼子。var。臺灣楓香與原變種不同之處在於小枝、芽、葉和花序有絲狀的柔毛。分布於中國臺灣省、浙江南部、江西、福建和廣東北部。[2]
生長環境
山雞椒生長在海拔500-3200米的向陽山地、灌木、疏林或林中路旁、水邊。[2]花椒為中性、向陽的淺根樹種,自然分布多見於向陽的采伐跡地或新開墾地,也常見於林邊或森林空地。生在南坡潮濕地帶或近水、稍避雨萌發的花椒結實率較高,果實肥碩。如果沒有遮蔭和強光,結實率明顯降低,過於遮蔭或分布在北坡,光照不足,結果少。山雞椒在坡度太大或太幹燥的山坡上很少見。山雞椒適宜排水良好的酸性紅壤、黃壤、山地黃棕壤,pH值為pH4.5-6.0。石灰質的土壤和低窪的死水很少生長。落葉闊葉林常由山姜、李茂、胡阿祥和橙木組成,常混交在杉木或油茶林中。分布於我國浙江北部海拔1000m以下的山區,浙江南部垂直可達1400m。[3]
分布範圍
分布在中國和東南亞國家;在中國,分布於廣東、廣西、福建、臺灣省、浙江、江蘇、安徽、湖南、湖北、江西、貴州、四川、雲南和西藏。[2]
繁育方法
8月底至9月初收獲完全成熟的果實。此時外果皮紫黑色,內果皮黑色有光澤,果仁白色堅實。采收後先用清水浸泡,然後刷洗去除外果皮,陰幹,再用草木灰浸泡去除內果皮上的蠟層,陰幹,室內濕沙層存放。花椒的種子有休眠期。如果它們隨收獲壹起播種,發芽速度就很慢。當年田間園的發芽率只有6-9%。冬季催芽後,播種後30天左右即可發芽,發芽率可達35%。播種壹般在2月進行,每畝播種量4-5斤。每畝可出苗7-8千株。壹年生苗高60-80厘米,直徑0.3-0.4厘米。除了種子繁殖外,插條也可用於繁殖,插條壹般用壹年生枝條。[3]
栽培技術
綠化
造林地宜選在陽光充足、土層深厚、排水良好的緩坡,可選用pH值為5-6的紅壤、黃壤、黃棕壤。造林密度最初可以是1.5m× 1.5m或1.5m× 2m。經過1-2年的栽培,開始開花結果,3-5年果實產量增長較快。此時樹木的高度在3米左右,樹冠直徑在2米左右。雄株要逐步削減,最後每畝保留100-120株。間伐時要註意保持壹定距離的雄株作為授粉樹,每畝保持8-10株。[3]
經營
撫育、除草、松土應在山雞椒栽培後1和2年內進行,開始收獲後每年至少進行壹次撫育。如果有天然的山雞椒林,可以改造利用,適當調整密度,砍掉多余的雄株,移植雌株來彌補。[3]
花椒早熟早熟,壹般在10年左右消長。造林時,可考慮短期種植杉木、楠木、樟樹、木荷等用材樹種。老化的野雞椒林,如果想繼續使用,可以發芽更新[3]
挑選
山雞椒的收獲很有季節性,采摘過早,果實尚未完全成熟,水分過多,檸檬醛較少。收集得太晚,檸檬醛自然揮發消失。壹般當果實顏色為藍色,表面出現白色斑點,用手捏碎有強烈的姜香味時,是采收最重要的時候。如果它已經變成黑色或棕色,那就太晚了。在中國浙江,7月下旬至8月中旬收獲,8月上旬是最好的收獲季節。[3]
采摘時應與果梗壹起采摘,否則檸檬醛會從果梗的孔口揮發出來,蒸餾時留下果梗可加大空隙,加快出油速度,節省燃料。[3]
原則上,采摘的水果應及時就地處理。如果不能及時處理,應堆放在陰涼通風處,避免暴曬。堆疊厚度不要超過6厘米,每天要翻幾次,以防發熱。[3]
收獲野雞椒時,無論是野生的還是栽培的,都要註意保護母樹。[3]
主要價值
藥用的
山雞椒的根、莖、葉、果均可入藥,具有祛風散寒、消腫止痛的功效。果入藥,味辛,有溫中健胃、祛風散寒、止痛之功效。內服可治胃脘痛;外敷可治無名腫毒;其根性溫,味辛,有祛風活絡、利水消腫的功效,樹皮性寒,味苦,有清熱收斂的功效。其葉扁平,味辛,有清熱解毒、收斂止血之功效。[3][2]
經濟
花椒的木質材料中等,防潮防蛀,但易劈,可用於普通家具和建築。花、葉、皮是提取檸檬醛的主要原料,用於醫藥產品和制備香精。核仁含油量61.8%,油為工業用油。花椒果實經蒸餾可得揮發性芳香油,稱為花椒油。鮮果出油率4-6%。山椒油主要用於提取含量為70-90%的檸檬醛。檸檬醛是制造紫羅蘭酮、甲基紫羅蘭酮、乙基紫羅蘭酮和維生素A的主要原料,除了維生素A是醫用產品外,其他維生素是制備香精的主要原料,用於食用香精、肥皂香精和化妝品中。山椒油還能降解黃曲黴毒素,可作為倉庫糧食的熏蒸劑。野雞椒的花和葉也可蒸餾得到芳香油,可直接用作化妝品或肥皂香精。花椒果實經蒸餾提取芳香油後,其種仁還可用於提取脂肪油,出油率為15-25%。除了制造肥皂和機械潤滑油外,該油還可用於提取甘油、月桂酸、正癸酸、十二碳烯酸等。油渣可用作肥料。中國臺灣省的宇泰人用水果代替鹽來刺激。江西興國人報道,蒼樹山與油茶混栽,可防治油茶的煤黑病(煙煤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