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藝術簽名 - 在水稻優良品種的栽培方面,還有人能夠超越袁隆平嗎?

在水稻優良品種的栽培方面,還有人能夠超越袁隆平嗎?

壹、神奇的海稻86

海稻86,又稱海水稻。發現壹株野生海水稻後,堅持育種28年,終於獲得重大突破——耐鹽堿水稻新品種,因此命名為“海稻86”。海水稻生長在海口灘塗,稻殼上有長芒,米呈紅色,成熟時約2米多長,具有抗病蟲、耐鹽堿特性。

海水稻具有抗鹽堿、抗澇、抗病蟲害,不用施肥、除草,也不用施農藥,綠色環保等特點。尤其是它的外形長有壹根長長的芒刺,鳥類也不敢啄食,從而形成了天然保護體。經過北京市營養源研究所檢測數據顯示,海水稻不論是營養素,還是膳食纖維、微量元素都高於普通大米。

二、 “海稻之父”——陳日勝

陳日勝,土生土長的湛江人,畢業於湛江農業專科學校(廣東海洋大學的前身),當過國企職工,現任遂溪虎頭坡種植專業合作社社長。

壹個偶然的機會,他陪同湛江農業專科學校羅文烈教授在湛江遂溪縣壹處海邊灘塗普查紅樹林資源時,發現了壹株生長在海水裏的植物,它比人高,看似蘆葦,但結的穗是水稻,每粒稻谷的尾端都長著壹根長長的芒刺,好像壹根長白毛,格外引人註目。羅教授經過仔細觀察鑒別後,認為這是壹株野生水稻。

“既然它能在海水裏生長,如果將它經過繁殖、推廣,今後可以在海水裏種植、推廣出大面積的海水稻,對人類的貢獻將是不可估量的……”羅教授的壹席話,陳日勝銘記在心裏。為將這個夢想變為現實,他為之奮鬥了28個春秋!

三、海稻得到袁隆平的肯定

我國“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聽取有關海水稻情況匯報時,稱海水稻是個“好寶貝”。

國家雜交水稻中心副主任馬國輝受袁隆平委派,專程到湛江海水稻發源地考察,並參加了考察會。會上以中科院院士謝華安為組長、馬國輝為副組長的專家組,壹致認為海水稻是壹種特異的水稻種質資源,建議國家加強全面保護。專家組聯合簽名,將此提議上呈農業部,申請海水稻項目國家立項。

四、很高的科學研究和利用價值

海水稻的最大價值在於它具有抗鹽堿、抗澇、抗病蟲害的特異基因。面對國內大面積閑置的鹽堿地,陳日勝的“海稻86”究竟能否適應當地環境,成為除提高海稻單產做推廣的最大門檻。陳日勝選擇與山東水稻研究所進行深度合作,將“海稻86”種子送往山東做數據分析和種植試驗。通過前期試種,陳日勝發現:海稻從海南到東北三省沿海的鹽堿地都能正常生長;地處內陸的黑龍江有多種鹽堿地,pH值高達9.3,種樹不能活但海稻能活下來。

國家農業部等有關專家對他付出的心血給予了肯定:壹致認為這是壹種特異的水稻種質資源,具有很高的科學研究和利用價值,並建議國家加強對海水稻資源的全面保護,並大力支持開展系統研究。

如果把海水稻的抗鹽堿的這種優良性狀,把它轉育,或者說雜交到我們當地的壹些產量高、質量好的這些稻米品種上,那我們水稻產業將會有壹個大的發展。

我國鹽堿地面積達15億畝左右,如果能種上這抗鹽堿的水稻,按照目前畝產約150公斤,年產量可達2000多億公斤。而全世界有143億畝鹽堿地。

陳日勝坦言,海水稻要適應在高鹽堿度的地方種植正是他們今後努力的方向。為了提高海水稻的產量和口感問題,陳日勝已取得了袁隆平的支持。他深信,海水稻將會為破解人類糧食緊缺問題做出應有的貢獻。

袁隆平曾經說:“如果沒有野生稻資源,要在水稻優良品種培育上有很大的突破是很難的。”其實在這我還想說,如果沒有科學的眼光和堅定的夢想,就是發現了野生的種質資源也不會創造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