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簽名流程第壹步:實名認證
實名認證是對用戶資料真實性進行的壹種驗證審核。實名認證分為個人實名認證和企業實名認證兩種,其中個人實名認證采用刷臉驗證的方式,方便快捷。
電子簽名流程第二步:在線簽署
實名認證完成後,我們就可以開始進行在線簽署了。首先我們需上傳壹份需要簽署的電子合同,然後填寫簽約截止日期、簽約方等相關信息,即可生成合同詳情頁面,此時我們可添加自己的電子簽名(默認簽名或者手寫簽名)及簽署日期,那麽這份合同就完成了己方的簽署。整個過程僅需幾分鐘就可完成。
電子簽名流程第三步:發送合同
在第二步“在線簽署”完成後,電子合同就會第壹時間發送給對方簽署,並精確記錄發送時間。同時,對方也會收到相應的通知信息。
電子簽名流程第四步:對方簽署
對方收到通知後,只需登陸法大大電子合同平臺,完成實名認證,查看合同內容無誤後,即可進行電子簽名,完成合同簽署。通過法大大提供的手機驗證碼簽署、指紋簽署、刷臉簽署等方式,簽約方可1分鐘內完成合同簽署。
電子簽名流程第五步:合同存儲
與紙質合同的保管不同,電子合同簽署完成後直接保存在雲端,無需打印出來保管在專門的儲藏室中。並且,法大大電子合同平臺金融級別的同城雙活、異地容災、多雲備份的數據安全機制,能夠更好的杜絕文件數據泄密,確保合同的真實性、有效性。
電子簽名流程第六步:合同管理
電子合同簽署完成後,簽署雙方都可在線進行查看合同詳情。同時,對於企業合同管理而言,電子合同在線檢索、查閱、分類、歸檔、下載等電子化操作,極大的簡化了企業合同管理流程,提高了合同管理效率。
由此可見,相比傳統紙質簽約流程而言,電子簽名流程具有簡潔、安全、高效等優勢。不信我們就壹起來看看紙質合同簽名流程:合同起草-合同打印-手寫簽名蓋章-合同寄送-對方簽字蓋章-合同寄回-合同保管-合同調閱。整整歷經八個步驟,歷時至少2-5天,壹份紙質合同簽署才正式宣告結束。
電子協議怎麽簽字
二、電子合同法律效力如何
不違反法律和社會公***利益,是指電子合同的內容合法。合同有效不僅要符合法律的規定,而且在合同的內容上不得違反社會公***利益。
在我國,凡屬於嚴重違反公***道德和善良風俗的合同,應當認定其無效。
合同必須具備法律所要求的形式
我國現行的法律規定無法確認電子合同的形式屬於那壹種類型,盡管電子合同與傳統上面合同有著許多差別,但是在形式要件方面不能阻擋新科技轉化為生產力的步伐,立法已經在形式方面為合同的無紙化打開了綠燈。法律對數據電文合同應給予書面合同的地位,無論意思表示方式是采用電子的,光學的還是未來可能出現的其他新方式,壹旦滿足了功能上的要求,就應等同與法律上的“書面合同”文件,承認其效力。
三、電子合同監管問題是怎樣
壹是建立電子合同監管平臺。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應該按照所轄區域設立電子合同監管平臺,各級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應該對所轄區域的經濟主體經濟情況對公眾公開,以備市場相對人進行查詢和了解。這種信息包括對企業的信用、資金、企業產品質量,有無違規經營等壹切公眾資料,涉及企業商業秘密的沒經權利人同意的不能公開。
二是對電子合同的監管應該是對電子合同是否違反法律、法規、規章進行審查。糾正電子合同中違法行為,查處利用電子合同進行違法交易的行為,以及違約的處罰。
三是完善我國物流配送體系,加強電子合同依法履行的監管工作,促進電子合同交易的成功率。
四是建立電子合同簽證網。電子合同簽證是對合同簽證的延伸,電子合同簽證網的建立能有效的彌補書面簽證的缺陷,減少人力、物力和才力方面的支出,提高工作效率。
五是建立網上電子合同監管投訴中心,及時反映合同監管中的問題,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六是加強電子合同的法律法規的研究制定工作,建立有效的網絡監管體制,維護市場經濟的安全。
七是加強執法人員的培訓工作,提高執法人員的水平。電子合同監管是壹項技術性很強的工作,他涉及的知識面廣泛,需要不斷的學習和更新知識結構。
法律依據
《電子簽名法》第二條 本法所稱電子簽名,是指數據電文中以電子形式所含、所附用於識別簽名人身份並表明簽名人認可其中內容的數據。
本法所稱數據電文,是指以電子、光學、磁或者類似手段生成、發送、接收或者儲存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