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藝術簽名 - 保險公司防災減災日報告

保險公司防災減災日報告

到本世紀末,全球200萬人口以上的城市超過110個,其中40%位於構造板塊邊界200公裏以內或過去發生過破壞性地震的地區附近。大約44個大城市發生了28次破壞性地震。從1906的舊金山地震到1999,死亡人數達到50多萬,財產損失約3750億美元,經濟產值(停工、外貿等。)受到180億美元的影響。此外,根據聯合國人口報告的統計,大中小城市(其中80%是發展中國家的城市)有30億居民生活在地震危險區。據預測,2035年前地震危險區人口將增加1倍。這種情況持續下去只會加劇,所以要做好防災減災工作,要積極有效地規劃和實施防災減災。怎樣才能最有效地開展防災減災工作?超過25個地震多發國家采取了各種措施進行抗、防、救,為我們提供了豐富而寶貴的經驗。壹些發達國家的大都市(如美國加州聖安地列斯斷層上的舊金山和洛杉磯,日本的東京地震圈和阪神地震帶)形成了地震防災人員和城市規劃者的合作,並在政府的指導下,* * *采取措施減少未來地震造成的人員傷亡、財產損失和社會經濟影響,收到了壹定的實際效果。據估計,6月1994+10月17日洛杉磯7.1級地震使災害損失減少了50%。65438+1995年9月30日,墨西哥城發生7級地震,災害損失下降了60%。地震多發國家的經驗可以借鑒。在實施減災措施的同時,必須保持社會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各國做法不壹,如:日本:提高建築抗震性能,防震演習,快速通信運輸,有效利用地下空間;墨西哥:備用城市通信系統和地下空間的利用;美國:改善城市環境(土地利用、主動斷層調查等。),改善建築物的建築風格,提高抗震效果,加強地震早期探測系統,快速響應救援,保障交通系統,使“地震的發生成為日常生活的壹部分。下次準備好了嗎?”成為公民的生活感。此外,地震多發國家必須有地震預警系統;發展智能建築,安裝強震儀、自救設備、自開自閉設備(地震傳輸開關、球形防震房、高層滑動控制、計算機安全);個人、誌願者團隊、社區、軍隊和政府的快速反應;推廣高、中、低檔救災工具和設施;參觀地震現場(準備現場調查-社會經濟報告的格式);建築抗震檢測平臺的開發:建立社區地震預防聯合培訓課程;進行小規模地震演習,安裝警報器;利用GPS、GIS、VCD、車載電視系統防災救災;高科技設備的防震;計算機系統的抗沖擊;生命線系統的防震,包括住宅和公共設施;分發地震防備手冊;個人和公司參與購買地震保險;建築場地要抗震,舊房子要加固,地震報警器要選,自救、自保、逃生裝置要購置;群體測量和預防;編制城市、社區、公司、工廠、家庭和個人的抗震防災規劃和準備計劃;普及地震理論與應用教材;用於防災和減災的圖表集;地震預防手冊;地震救援誌願組織;地震慈善救助(紅十字會救災統計數據庫);軍事應急反應的經驗教訓。據統計,從1960到1997,重大自然災害種類增加了4倍,現在有14種;同期經濟損失增加6倍,保險損失增加14倍。這壹趨勢表明,減災戰略和計劃的效率低於預期。城市越來越多,人口越來越多,高價值設施集中,人們的預防和救援能力(知識、技術、投資等。)正在減弱。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的策略應該表述為重視地震安全,增強減災能力,就像重視國家安全壹樣。從各國的防災減災行動可以看出,政府和相關部門的國際合作和統籌規劃必不可少。政府可以從上到下制定減災措施,包括:建立地震預測預警系統;建立災害評估系統;建立應急救援體系和震後恢復重建體系,把研究、開發和實際應用很好地結合起來,協調並取得減災效果。政府還應該告訴公眾和決策部門在防震減災方面應該做些什麽,包括:吸取災害提供的經驗;購買地震災害保險,用法律保護自己;普及宣傳教育,提供各類抗抗宣傳冊;改進各種地震信息的傳播方法和利用;增加可供選擇使用的預防和救援技術手段;公開承認人類在預防和救援實踐中的錯誤,增加地震安全意識和知識;多學科預防與救援的研究與應用。總結以上政府做法,歸納防災減災管理的操作準則,可分為:大量的人才、資金、物資投入;有效的信息傳播和運輸保障;實用的城市防震減災規劃;有效的監督檢查和改進。由此產生的防災計劃應具有以下特點:1 .從個人方面認識和承認災難的存在(1);(2)利用現有知識主動維護穩定和秩序;(3)科技、政治、社會、經濟、法律、心理、軍事、國際相結合的災害整體概念。二、來自相關決策部門(1)的理論與應用、新概念與新技術的結合而非分割;(2)協調和準備應急資源,自主決策,獨立保障;(3)預見可能出現的問題和困難,準備解決方案,在緊急情況下加快快速反應。三、從政府方面組織協調(1):政府、單位、社區、家庭、個人;(2)城市功能的準備和發揮、維護和改造;(3)實際需求與供給補充:1。申請人應當填寫建設工程抗震設防要求審批表。2.區地震局受理建設工程抗震設防要求審批表。經審查,屬於壹般建設項目的,即時辦理審批手續;屬影響地震監測設施和觀測環境的項目,依據法律法規的規定,進行審核,做出相應的審批意見;是依法必須通過地震安全性評價確定抗震設防要求的建設工程,立即確定並提出該工程地震安全性評價的技術等級。同時,申請人填寫《建設工程抗震設防要求審批承諾書》。3.在承諾期限內,申請人委托具有相應資質的單位(委托單位確定後,由我局對其資質和崗位人員進行登記驗證,否則視為無效),按照區地震局確定的技術等級進行地震安全性評價。4.地震安全性評價結束後,申請人應當提交經評價機構認可的地震安全性評價報告,區地震局應當在受理後三日內完成審批手續。5.對不需要進行地震安全性評價的建設工程,建設單位應當嚴格按照《建設工程抗震設防要求審批表》中的審批意見進行抗震設計,區地震局將依法對審批意見的落實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對於必須進行地震安全性評價的建設工程,建設單位應當嚴格按照地震部門批準的技術等級,在承諾的期限內進行地震安全性評價。否則,區地震局將根據國家法律法規的規定對施工單位進行處罰。補充:提供方提供評估報告和有資質單位的登記驗證。評價單位需要評價意見和簽名。

延伸閱讀:如何買保險,哪個好,教妳如何避開保險的這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