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子畫:“請師父指點。”
師父:“要想沖破十重天,有四字精要——‘靜篤’,還有‘歸心’。”
看過《花千骨》的人或許都知道白子畫並未沖破十重天,可我想沒有多少人記得白子畫師父曾經對他說的這四個字吧。也許白子畫壹直記得這四個字,可最後他還是沒有徹底地做到。也許我們終究要承認:要做到這四個字,太難,真的是難於上青天!
從看見貓叔的22天行動營的通知那壹刻,我其實很好奇,為什麽可以用這麽短的時間,讓人發生變化?這裏面有什麽玄機?同時也被貓叔的獎勵誘惑著。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參加了。
第壹天,貓叔開啟了行動營的啟動儀式,他把行動營作為大家“見識、行動、改變”的開端。“見識”,這個我可以理解,這麽多人,還有大咖分享,不長見識才怪呢!可是行動,怎麽保證?改變,怎麽會這麽簡單輕松呢?困惑始終圍繞著我,我蠢蠢欲動,我想要知道到底會發生什麽。或者我邪惡地想要推翻貓叔的後面四個字!後來,我發現我錯了。
第壹天打卡,碰巧我休息,我就想:“我要怎麽寫,才能算是壹篇優秀的文章呢?怎樣才能得到審查團的認可呢?”於是,整整壹整天,從上午到下午,無論是在路上還是在吃飯,我都在想著這件事。最後到晚上,才磨嘰地完成了第壹次全心全意準備的打卡。安心入睡。
第二天,心裏期待著有什麽好消息的我,時刻關註著群動態。“昨日最佳打卡”,當營長在群裏發了這幾個字的時候,我高度集中。等通報完,“噗”,差點吐血。為什麽?為什麽我沒有被選中?這五篇作品有什麽特色呢?焦躁不安的我,深呼吸,靜下心來看著最佳作品,也看了推薦語。我開始反思,我開始問自己:“妳到底為什麽來參加這個活動?為了獎勵?為了證明自己寫作還不錯?為了讓別人認可?是為了滿足自己那壹丟丟虛榮心?”靜默,閉上眼睛,我開始在腦海裏和自己交流,我應該這樣嗎?我該怎麽做?我的欲望是什麽?靜默,最後,我笑了,原來,我應該是這樣去做。
第三天,我把自己的打卡時間規定為材料出來的45分鐘內,壹是因為自己自由的可安排的時間不多,二是因為我要的不是去打敗其他人,而是在每壹次打卡中,提升自己的能力。給自己限制時間強制完成任務,但同時要保證壹定的質量,這是對自己的最基本的要求,而且不是只做壹天,在日後每次打卡,都要做到,並時刻提醒自己,我參加活動的目的,是提高自己的執行力,最終改變自己。這個挑戰,在行動營最後壹次打卡結束後,我可以笑著說,我成功了。我做到了,我的閱讀速度和分析材料的能力得到了提升,同時能夠在規定時間內有質量的交稿,我對自己很滿意!這就行了?
每次打卡分享時,我都會認真聽,並做相關筆記,壹是保證自己集中註意力,二是我沒有多余的時間可以再次回聽,看筆記可以直接找重點,給自己節省時間。我隨手將自己整理的分享到了群裏,沒想到,得到了許多人的贊揚,那壹瞬間我蒙了,這也能被贊揚?只是打打字,整理壹些重點而已。我竟然被這麽多人贊揚!內心開始歡喜,開始躁動,嗯,我要做好每次筆記!可當我想要把分享導師的每壹個字眼輸入到筆記中的時候,我停頓了,我需要這樣做嗎?這句話有必要寫進筆記嗎?我幹嘛這麽浮躁?按著鍵盤上的Delete鍵,順便刪除了腦海裏的躁動,再壹次靜默。整理筆記的初衷是什麽?是為了方便自己回顧,並不是為了得到贊揚,那我現在在做什麽?應該嗎?再次,我笑了。我知道我應該怎麽做了。
我依舊會認真的聽導師分享,我依舊按照自己的方式做著筆記,我依舊會把筆記分享給大家,但我知道,我不是為了大家的贊揚而這樣做。我喜歡做筆記,我把自己喜歡做的事堅持下去,並用它來幫助群裏的夥伴們,便於他們回顧,這樣的快樂才是最真實的,遠比那些“妳真棒”更讓我心安。直到導師都分享結束,我也完成了每壹次筆記的整理和***享,這樣夠了?真的夠了?好像是吧?
不,這樣怎麽會夠了呢?腦海裏深刻回憶著V先生的分享,為什麽他知道那麽多?為什麽他可以把不同的知識整合到壹起還講的那麽有道理?我甚至懷疑他真的是人嗎?他是無所不知的神吧!我又壹次靜默:V先生的時間輪圖片在腦海裏轉啊轉啊轉,時間是世界上最公平的資源,每個人每天只有24小時,我能掌控的只能是我自己,我=身體+感覺+思想+意誌。身體我知道,摸摸,實實在在的存在著呢。感覺,我也知道,比如剛才,因為不知道寫什麽很煩惱。思想,我有怎樣的思想?我應該培養什麽樣的思想?意誌,這又是什麽?它還是真正的主人,我怎麽壹點都不了解它呢?V先生說要通過身體、感覺、思想這三者和外界摩擦,產生力,把意誌叫醒。那我要去行動,我要如何行動?行動的根本目標是什麽?壹根金線——立法,為自己立法啊!在這個時刻變幻又充滿誘惑的世界裏,我要堅守什麽?圍繞它來形成具體的準則,這個“它”到底是什麽?回顧著行動營這壹路,不停地躁動又靜默,不停地問自己的心初衷是什麽,我知道了,我要(守)靜篤,(常)歸心。人生在世,如白駒過隙,忽然而已。能夠留在生命中的太少太少,功名利祿終歸只能留在世界上被不同的人追逐爭搶,永遠不會歸誰所屬。我要守住自己的心境,讓它盡量處於孔明寧靜狀態,保持自己壹心不亂,常問自己,是否已偏離初心,定期歸心,以便恢復心靈的清明。
22 天匆匆而去,我沒有打破貓叔的“六字”宣言,反而折服。這22天,讓我知道:普普通通的我,未必能夠真正做到:靜篤、歸心。收斂浮華,歸於篤實,凝神於虛,養氣於靜,復本歸真。至少。但願自己:耐得住寂寞,守得住繁華。亦如自己的簽名:勿忘初心,方得始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