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正是我過去壹年的寫照。2021是我的休息年,今年的主要任務是健康。所以,這壹年我讓自己無所事事,只剩下壹件事:每周五去接孩子,給他做各種好吃的,周日下午送走。我又閑了。我常常笑著說,這是早老了。
習慣了忙,突然這麽閑,我壹開始還不適應。我得為自己找點事做。為什麽不做壹些愛管閑事的事情呢?我的理解是:在別人眼裏不重要,但對自己身心健康有益的事情。
壹年過去了,回頭看看我做了什麽:
首先,讀壹本好書。很多年都沒能靜下心來讀完壹本書。“最好在閑暇時找個伴。”人靜了,就要好好學習,讀好書,讀經典。《論語》先聽釋義版,再看紙質釋義版,再看原版,就很容易理解了。《給了凡的四個指示》也是這樣讀的。“小窗筆記”的內容比較好理解。紙質註釋版與電子原版相結合,方便隨時隨地閱讀。當我看不懂這些書時,我感到很累。時不時看壹些林清玄的散文來調節壹下。邊做家務或開車邊聽書,聽曾國藩家訓,風與張潤居正,浮生六記,誰知道納蘭心裏在想什麽等等。經典永存,這些書有強大的生命力,讀完會終身受益。
第二,看電影。看紀錄片和歷史片,學習知識,增長見識,充實自己。很多電影都需要ⅴ LP才能看,所以我註冊了會員,想看的時候選了壹部歷史片。老公在家的時候陪我看,他出差的時候我自己看。周末我們三個人壹起看,壹起回憶歷史,壹起討論劇情,也增加了孩子們的歷史知識和學習興趣。假期和孩子壹起看紀錄片,增長了見識,開闊了眼界。因為疫情,我們雖然不能出去散步,但是可以在家看世界。俗話說“腳步到不了的地方,眼睛能到達。”
第三,堅持鍛煉。暑假和周末的時候,早晚和朋友壹起散步,去散步,打球,在各個公園騎車。孩子不在家的時候,我晚上和老公壹起散步。天氣不好或者壹個人在家的時候,我就踩著跑步機,在家做健身操。雖然我想增肥,但是我不能無限增加。所以,心閑著也不能閑著,不然時間長了就成了中年“油膩大媽”了。
第四,開始練字。我從上學的時候就下定決心要練字。買了壹遍又壹遍的字帖,卻從來沒有完整的練習過。有時候,甚至在我開始練習之前,字帖就被束之高閣,最後被歸類為廢品。這次和朋友壹起練字,甚至發現練字可以忘我。本來我是有配套的30天計劃的,但是有時候壹練就是四五天,練完了還想著每個字的寫法。這種狀態真的讓我很驚訝。所以,打坐練字確實是最好的選擇。希望能長期堅持,等字體穩定後,再發壹些古帖。
第五,學習花藝茶藝,雖然之前對這些東西略知壹二,但是並沒有系統的學習過,實際操作技能也很欠缺。我僅限於自娛自樂。從中式插花到西式插花再到花束包裝,我都壹壹學習和練習。我的作品被朋友看到,我讓跑腿的馬上給她送去,心裏滿滿的成就感。“送人玫瑰,手有余香”。以後不僅可以給朋友送花,還可以經常給自己送花,不為別的,只為取悅自己。至於茶藝,以前很少完全操作。在老師的鼓勵下,我終於不再擔心燙,自己做了茶,堪稱典範。這種茶不僅僅是茶,而是壹種心情,壹種儀式感,感覺不壹樣。
六、攝影花卉蔬菜。這是壹個看起來不像混搭的項目,卻是我幾乎每周都會給自己安排的項目。大概每個周四,我都會去園子裏摘壹些新鮮的蔬菜備用,也會去郊外欣賞田園風光,拍壹些自己喜歡的照片。既有煙火,又有詩意的遠方,能撫慰我的心靈。我常常想,如果有壹天我成了賣菜的,我壹定要讓買菜的女人同時買花。我想象著那個壹手拿著菜,壹手拿著花的女人會很美很滿足。
七、學美食。“民以食為天”。現在的“食”不再是以解決溫飽問題為基礎,而是講究外觀、色、香、味,這對於我這樣壹個只會做米飯的人來說,是很難做到的。而且,老公想減肥控糖,我想增肥營養,孩子想長營養。我們三個應該互相照顧。好在現在網絡發達,通過不斷的學習和實踐,總能有所創新。每次新產品出來,我都覺得特別好。不忘精心設置場景,拍出令人垂涎的美食照片。
下午睡午覺。前幾年,下午比較忙,睡個午覺是奢侈的願望。有時候馬上躺下,心裏卻忐忑不安。現在,當我有空的時候,我可以每天中午睡個午覺。“睡在外面最安全。”感覺精神真的不壹樣了。漸漸的,我養成了壹種習慣,規律的生活,規律的作息,健康的身體。
……
總之我在2021做了很多多管閑事,但是這些多管閑事也是我計劃中重要的事情。閑人多管閑事,但不是多管閑事。他們豐富了我的生活,讓我在業余時間依然過得充實。
賈平凹說:“獨處是壹個人的樂趣……”我說獨處是安靜,是自由,是修行,是享受,是壹個人的狂歡。閑來無事,想坐就坐,想躺就躺,什麽都能做,什麽都不能做。
我的余生,只想做壹個無所事事的人,用壹本書,壹盆花,壹壺茶,享受人間的美好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