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藝術簽名 - 法國的”憲章運動”是哪年到哪年

法國的”憲章運動”是哪年到哪年

1848-1853

(Xianzhang yundong) 19世紀30、40年代英國工人爭取國會改革的運動,其綱領是《人民憲章》,故名。1832年,工業資產階級憑借工人階級的支持,迫使國會通過改革法案,得以躋身於統治集團。但工人沒有獲得選舉權。1836年,手工業者威廉·洛維特創立倫敦工人協會。次年,協會擬定致國會請願書,1838年,以《人民憲章》的名義公布於世,提出6點要求:年滿21歲的男子均有選舉權;秘密投票;按居民人數平均分配選區,每區選派壹名議員;每年改選壹次國會;廢除議員候選人的財產資格限制;議員領取薪俸。各地工人熱烈響應,舉行集會和示威遊行,掀起簽名運動。資產階級激進派亦加入運動。1839年2月,在倫敦召開憲章派第壹次全國代表大會,名為“憲章派公會”,決定向國會遞交請願書。7月,125萬多人簽名的請願書遭國會否決,不少憲章派領導人被逮捕。1840年7月,全國憲章派協會在曼徹斯特成立。該協會有較強的組織性,是英國第壹個群眾性工人政黨。資產階級激進派退出運動。1842年,在奧康諾領導下,憲章派掀起第二次高潮。請願書上簽名者達330多萬人。5月,請願書又遭國會否決。6月起,各地工人罷工,個別地方發生巷戰。9月,軍警進行鎮壓,1500多憲章派積極分子被捕。哈尼、瓊斯等憲章派左翼堅持鬥爭。1845年,在馬克思、恩格斯幫助下,哈尼等同流亡倫敦的各國革命者創建“國際民主派兄弟協會”。1848年,在法國二月革命的影響下,憲章運動形成第三次高潮,有197萬人在請願書上簽名。政府動員大批軍警,禁止工人在倫敦遊行,並下令解散全國憲章派協會,逮捕500余人。此後,憲章運動日趨消亡。1853年,全國憲章派協會不再選舉中央執行委員會。1858年,協會解散。憲章運動是“世界上第壹次廣泛的,真正群眾性的,政治性的無產階級革命運動”(列寧語),為英國和國際工人運動提供了豐富的經驗,對英國社會政治制度的民主改造亦產生深遠影響。它的6點要求,除每年選舉議會外,後來都陸續得到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