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藝術簽名 - 馬伯庸他本人和他的文字的魅力體現在哪裏?

馬伯庸他本人和他的文字的魅力體現在哪裏?

在當下這撥網絡作家裏,馬伯庸算是壹個異類。為什麽這麽說?首先,他不是靠哪本書壹戰成名、從而紅遍天下,也沒有推手在背後為其宣傳炒作,完全是憑借著自己的學識、才華與幽默,以大量的作品慢慢積累人氣,影響力與日俱增。其次,他既有紮實的文史功底,又有著出眾的講故事的能力,還能將這兩者結合在壹起,  這在同壹年代的作家群裏,確實極其少見。

馬親王的作品特色,我以為可以用三個字總結:博、趣、奇。

“博”,是指其廣博的內容。馬親王是個興趣極其廣泛,閱讀面很廣的人。雖然能夠稱得上“精通”的領域大概也就那麽幾個(比如三國,確實夠得上準專家的級別),但更多的領域裏的東西他都知道壹些,並且能夠融會貫通地運用,這就使得他的作品裏往往包含了多個領域的內容,知識點和興趣點十分密集,可謂貫通古今,博集中外。

馬親王的古文功底很紮實,雖然也不能說是特別專業,但至少在網上發表東西的這些人裏是很突出的。古文功底這玩意兒說起來很玄,其實來不得半點虛假,不信妳用文言文寫壹篇東西出來,我立馬就能大概猜出妳讀過多少古書。試看馬親王用文言文寫的那些文章和段子,諸如《聖域書》、《代小布什討海珊檄》、《三國新語》等等,就可以看得出他對古文是下過工夫的,所以寫起文言文來,才能夠信手拈來,遊刃有余。

更難得的是,馬親王除了對中國傳統文化廣有涉獵之外,對西方和日本的歷史文化也了解頗深。從他寫的《歐羅巴英雄傳》和《貞德別傳》就可以看出來,能夠用古典白話小說和武俠小說的風格來寫歐洲英雄人物,這種風格能遊刃有余掌控的人實在不多。

閱讀面的廣泛,使得馬親王可以嫻熟地模仿各種文風,這甚至成了他早期的壹大特色。據不完全統計,他至少模仿過以下作家的風格:田中芳樹、村上春樹、王小波、席絹、安妮寶貝、金庸、古龍、郭敬明,等等。他模仿田中大神寫的《藥師寺涼子怪奇事件薄》系列的同人之作《克裏奧佩特拉的葬送》、《東方夜譚》幾可亂真,甚至被收入《藥師寺涼子怪奇事件薄》的盜版書裏。

正因為內容的廣博,又通曉古今中外,所以馬親王的作品才會涉及到如此之多的類型,以小說為例,就包括了懸疑、靈異、歷史、推理、武俠、科幻、奇幻、同人、惡搞等等,而且每壹類的小說都寫得有模有樣。如果有人問最能代表馬伯庸風格的小說是哪壹部?這個問題我還真沒辦法回答,是輕小說風格的《筆冢隨錄》?是開創了古代諜戰題材的《風起隴西》?是天馬行空的《殷商艦隊瑪雅征服史》?是“以外喻中”的典範之作《寂靜之城》?是走“知識小說”路線的《古董局中局》?是發生在古代的懸疑小說《長安二十四時辰》?似乎這幾部小說的風格都不壹樣。我自己最喜歡“鬼才之作”《殷商艦隊瑪雅征服史》,也認為它最能代表馬親王的風格,但是別人卻不見得這麽認為。

“趣”,是指其風趣幽默的文風。這是馬伯庸作品的又壹大特點,即密集的惡搞、吐槽和冷笑話,當然這不是他所有作品都具備的特點,但卻是最能反映其文風的。看馬親王的文章,有壹個很大的樂趣就是在裏面尋找各種各樣有趣的冷笑話和吐槽,有壹些作品之所以能讓人百看不厭,更應當歸功於這些有趣的段子。

同時,這些惡搞、吐槽和冷笑話都不是走三俗路線的那種,換句話說,得有壹定的知識儲備的人才看得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