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妳也不必那麽沒信心。
就拿高考作文來說45分還是很常見的。基礎不太好的學生最好不要寫散文或者記敘文,那對語言的表現力有要求。
妳可以試試寫議論文,開篇點題。提出中心論點(然後寫壹個排比句)再然後分成幾段來論述妳的中心論點,(最好每段開頭用壹句話概述整段內容,然後運用材料)材料是平時積累的,沒事背幾則萬能材料並不難。
最後題文照應,突出主旨。要註意幾點:1材料要切題,不切題,妳也要能自圓其說。
(選材方面不要太大眾化,例如說道淡泊就說陶淵明,也不要太生僻)2要積極樂觀,評卷人容易受到感染。3最好能結合放下來談妳的觀點,那樣會顯得妳與眾不同,且不是讀死書。
其實,有壹個比較固定的模式。在寫完材料後,提出當今社會壹些現狀,再提出妳的觀點(要切題)再提出該怎麽做。
800字基本就有了。評卷人能留在妳卷面的時間非常少,開篇排比凸顯文采,每段概括顯得結構清晰,脈絡流暢,內容有條理。
其實,語言平實並沒什麽,議論文是最好掩蓋這壹缺點的。希望,妳能越來越好。
2. 怎樣在寫作文的時候打開思路壹、如何保持思維流程的快速運行?
有的同學平時寫作文總是慢條斯理,拖延時日。可是,考場上卻由不得妳慢。妳必須振作精神,調動平日的壹切積累,在有限的時間裏寫成“急就章”。運思太慢,就會導致文思枯竭或內容的單薄膚淺和形式上的平直呆板。只有運用快速打開思路的技巧,積極運思,才能保持思維流程的快速運行。
打開思路,擴展思路,需要良好的心態,在考場上應安靜而專註地思索,讓心沈靜下來,靜聽心靈的聲音,敏銳內在的感受,這時,妳就會對高考作文題有更清晰的定見,從而讓思維開合波瀾、抑揚反復、起伏斂收、轉化變換,寫出成功的作文。
二、見到作文題,我為什麽總覺得無話可說?
許多考生都這樣問,“無話可說”這是思路堵塞的表現,思路壹堵塞,考場上就心慌,越心慌,越寫不下去。
梁實秋先生說過他年輕時也有這種情況,他說,我們初學為文,看題目,便覺壹片空虛,搔首踟躇,不知如何落筆。無論是以“人生於世……”來開始,或以“時代的巨輪……”來開始,都感覺文思枯澀難以為繼,即或搜索枯腸,敷衍成篇,自己也覺得內容貧索然寡味。後來,胡適之先生告訴他:“有什麽話,說什麽話;話怎麽說,就怎麽說。”可見,面對作文題,先要想“有什麽話”同時聯想開來,想想“話怎麽說”,從某種意義上說,這就是聯想與想象,沒有聯想、想象就沒有作文。寫作文時,我們不妨從以下幾個方面想想:古今中外、課內課外、校內校外、家庭內外、各行各業,這樣壹來,打開思路,各種素材就會聯翩而至。
三、我寫了三四百字,就把意思說盡了,再寫就廢話連篇,為什麽?
這是思路阻滯的表現。寫作文時,壹定要啟動思維。多問幾個為什麽,讓思維擴散開來,就可以克服思路阻滯。這時,可用橫向思維,由此及彼地想;也可用縱向思維,由表及裏地想;或用逆向思維,從相反的方向想。如有壹次寫話題作文《自尊》,有壹位同學寫了“人皆有自尊,人皆需自尊。自尊,是自己尊重自己的人格,維護自己尊嚴的壹種道德感情。”這開頭不錯,但他寫不下去了,再無話可說。我就啟發他:人為什麽需要自尊呢?妳曾經做過哪些維護自己人格尊嚴的事?自尊的反義詞是什麽?它們在生活中又有何表現,有生動的事例嗎?自尊與獨尊有何區別?自尊、自卑、自狂又有什麽區別?能不能說出這三種典型人物、典型事例?如何做到自尊呢?個人的自尊與民族的自尊又有什麽關系呢?想好了這些問題,讓他再選擇壹個小小的角度運思落筆,終於寫成了壹篇佳作。可見,多問幾個為什麽,是打開思路的好辦法,在考場中,我們不妨壹試。
四、為什麽我們寫時會出現廢話連篇的情況呢?
往往是我們沒有圍繞壹個中心去寫。清代文論家劉熙載認為:“立意要純,壹而貫攝。”也就是說,文章要重點突出,壹篇文章只有壹個主題貫穿首尾。
壹般來說文章的主題要求集中,將壹個主題表達透徹。有的人想在壹篇文章裏解決很多問題,結果卻發現什麽也沒寫清楚。多中心只會造成無重點,全文也就成了壹盤散沙,失去了靈魂。
五、我為什麽寫不出新意,越寫越沒有信心?
有的同學這樣說,當今高考提倡創新,因此寫作文要打破思維定勢,想人所未想,見人所未見,使思維活動漸入佳境。在選材中,最好要選擇妳最富有個性的記憶材料,予以加工,這樣寫出來的東西才充滿個性魅力。有時,在有把握的情況下,敢於反彈琵琶,就是能對生活中似乎已是定評定論的東西提出異議。如果想問題總是表面化、絕對化,議論壹個事理時總是壹個口徑,壹種模式,例行老套,不越方圓,作文的創新又如何談起?
3. 在寫作文的時候,數字該怎麽占格如果只有壹個數字就壹個數字占壹格,多於壹個數字的兩個數字占壹格,奇數個的最後壹個數字單獨占壹格。
作文寫法
1.開頭的寫法:
(1) 背景法:說明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情景等背景。
(2) 人物法:交代文章所要描述的主要人物或有關人物。
(3) 主題句法:提出壹個觀點或論據作為文章要闡明或論述的主題。
(4) 問題法:用提問的方式來引出文章的內容,以引起讀者的註意力。
(5) 驚語法:用令人感到驚奇的句子開頭,激起讀者的興趣。
(6) 故事法:以講故事的形式作為文章的開頭,在此基礎上展開文章。多用於記敘文,也可用於議論文。
(7)數據法:引用已經被證實的數字來引起話題。
(8) 引語法:引用名人名言或常見習語、諺語等作為文章的開頭。
(9) 定義法:常見於對標題下定義,然後通過舉例、邏輯推理等方法加以詳細說明。
(10)誇張法:以壹個絕對不可能發生的為前提,吸引讀者。
(11)側面轉折描寫:從另壹個方面來烘托文章主題,引出下文。
(12)設置懸念:激起讀者的興趣,文章格調升華。
2. 正文的寫法
(1) 演繹法:
從壹般到個別。把帶普遍性和概括性的句子放在段首,段落中其他的句子就是對主題句的具體化,是對主題句的具體說明。
(2) 歸納法:
從特殊到壹般。具體、個別的事例出發,總結出壹般的規律。
3.結尾的寫法
(1) 簡要評價或作結論:文章的最後幾句概括全文內容,並進壹步肯定文章的中心思想或作者的觀點。
(2) 首尾照應句: 回到文章的中心思想或主題句上,達到再次肯定或強調的效果。
(3) 用反問句結尾:雖然形式是疑問句,但意義是肯定的,具有很明顯的強調作用,能引起讀者的思考。
(4) 提出展望或希望:對未來提出展望或希望,號召讀者為此而行動。
(5) 引用名人名言、諺語、常用習語結尾。
4. 在寫作文的時候,文中多用語言描寫具體有什麽作用壹、題目
俗話說“題好壹半文”,壹個好題目,等於是壹篇好作文的開端,題目要新穎,與眾不同才能引人註目!
二、開頭、結尾
文章的開頭是龍頭,結尾則是鳳尾。開頭多種多樣,壹旦想出好開頭,筆頭的文思就會源源流出。常見開頭有以下幾種:1、開門見山。2、提問引人關註。3、概括揭示。4、描寫環境。5、倒敘,制造懸念。這樣,才會制造壹個好開頭,才是壹篇好文章的開端。
“編筐編簍,全在收口”。文章中的結尾也是其文章精華之處,有的結尾發人深思,有的結尾自然收筆,有的結尾刁鉆古怪,耐人回味,還有的結尾,要挑選壹種比較與文章相配的結尾來寫,收筆也美觀大方。
5. 如何收集素材,在寫作文的時候用得上多看新聞、還有感動中國的節目、另外時事政事要知道,素材就在這些題材裏,也是最新鮮、最有說服力的。名言名句都可以背幾個用得頻繁的,不必太多,太多很亂寫錯了就沒用的。事例不要是經常大多數同學都寫得出的,因為老師評卷,壹個事例熟到他們看到都煩,妳的作文也就突不出來了。名人可以不是古代詩人、學者,也可以是某個明星、某個很多人知道的人卻不了解他真實事跡的。作文要多練筆,可以在QQ的簽名(或其他可以記錄的XX)每天寫壹寫壹些句子,把句子寫得動人壹些,平時可以看壹些小說裏那些作家的寫作語句,現在好多人在空間、微博上經常會有壹些喜歡發表感言、心情、作詩作詞的。。妳都可以摘抄下來,讓妳的作文更有時代的味道,不會“無句可寫”。
身邊的點滴就是妳寫作的最好素材,多觀察、多看、多記、多思考,壹定有不少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