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婚姻逃脫不了利益的捆綁。李大釗與趙紉蘭的婚姻也是兩家姻緣和利益的祝福。
10歲時,李大釗娶了大他六歲的趙紉蘭入贅,可以說是壹種世俗的利益捆綁。
李大釗的父親是祖父李汝珍的繼子,是祖父弟弟的次子。他們曾和趙紉蘭的父親壹起去過東方,兩家人有著深厚的友誼。可惜父親在十七八歲的時候就因病去世了,留下我懷孕的母親壹個人生下李大釗,不久她也相繼去世。
李大釗奶奶年紀輕輕就承受不了兒子接連去世的打擊,在媳婦去世前就病逝了。
家裏只剩下可憐的爺爺和虛弱的孫子李大釗。
李大釗1889年出生的時候,爺爺正在壹片棉花地裏幹活,看見壹只百靈鳥和他壹起飛,還站在他花白的頭上。他手裏拿著百靈鳥,卻沒有飛走,就跟著他回家了。
回到家,他聽到自己生了孫子的好消息,就給他起了個外號叫“百靈”,後來幹脆叫他“嶺頭”。
爺爺被提醒,他的名字太旺了,不能養,還是叫他“漢陀”比較好。所以李大釗的外號叫“漢陀”,名字叫“壽長”,希望他長命百歲,榮華富貴。
既是遺腹子,又是孤兒,“漢陀”在爺爺眼裏重於泰山,爺爺不惜壹切代價培養他讀書。
1884的父母生她的時候說,李家要是生個兒子,再小也要嫁出去。
李大釗比她小6歲,生來就是趙紉蘭的丈夫。
李汝珍把李大釗送到最好的私塾讀書。李大釗讀書很用功,從小就是有名的識字男孩。
他嶽父家看他是個不可多得的學習材料,盡全力支持他學習。1905、16歲,科舉第壹,中舉秀才。
當年,清朝光緒皇帝頒布廢除科舉制度,李大釗成為中國科舉第壹位也是最後壹位進士。
看到李大釗沒有父母,成了孤兒,李氏家族急需壹個女人當家,也方便照顧年幼的李大釗,於是提出讓早點結婚。
於是,在1899年,10歲的李大釗嫁給了16歲的趙紉蘭。
這種童婚,如果放在現在,絕對是違法的,更是可笑。
現代人無法想象童年結婚是什麽感覺。
小的喊“姐”,大的喊“傻陀”。趙紉蘭既是姐姐又是妻子,更像是母親。李大釗缺失的母愛和溫暖,在趙紉蘭這裏得到了補償。
所以,韓陀通過更加努力的學習來報答妻子和爺爺。
1905年,他16歲時,參加科舉考試,以優異的成績通過了縣試、府試,才進入大學士考試,大有作為。
然而,1905年,清朝光緒皇帝頒布廢除科舉制度,李大釗的科舉之路戛然而止,他成為中國最後壹位科舉狀元。
雖然1300年的封建科舉制度被徹底廢除,但中國的教育改革也為李大釗接受革命思想打開了另壹扇新的窗口。他進入永平府中學的公立學校,卻接受了許多新思想新文化。
李大釗20歲當了父親,26歲當了母親,生下了她的長子李。不久,她生下了大女兒李興華。
李大釗壹直在國外留學深造。考入北洋法政學堂學習政治。三年後,他到日本東京早稻田大學學習政治三年,後來回國尋求救國。
他漫長的求學生涯,學費和生活費,實際上都是靠趙紉蘭,壹個小腳不識字的女人,和他年邁的爺爺來籌集資金!
農村女人無非就是從田裏刮糧食,從雞屁股上掙金子,從新娘的嫁妝上典當等途徑來掙錢。與徐誌摩的原配妻子張幼儀不同,她靠創業,開最時尚的女裝時裝店來賺錢養活徐誌摩和三笑陸小曼。
可見,趙紉蘭是多麽不顧壹切,多麽能幹,又是多麽隱忍。
李大釗對金錢幾乎沒有概念,也從來不知道如何計算養家糊口的家庭。當他遇到身邊急需錢救命的人時,他會把口袋翻個底朝天,把錢都掏出來。
在從日本坐船回家的路上,他看到了工人葛樹貴,他沒錢給孩子治病,他的妻子正跪在街上乞討。他二話沒說,把衣服鞋子懷表都當了,湊了四塊錢。然後把葛書貴帶到他加盟的北大紅房子,預支月薪120元,逼葛書貴趕緊給孩子治病。
如果妳是壹個普通人的妻子,妳壹定會哭著說:“我過不了這種生活!”"
然而,趙紉蘭堅定地支持她的丈夫,並認為他的男人正在做壹些不同的事情。
李大釗任北大圖書館館長時,月收入為120銀元。升任北大教授後,月薪漲到180銀元。加上寫文章的費用和在四所大學兼職教授的收入,月收入可高達300銀元。“那時候三百兩銀子是什麽概念?四百銀元可以買壹個正經的四合院。”解說員說,“可是李大釗先生在北京住的八套房都是租的,沒有留下財產。”
而李大釗卻壹直租房,帶著老婆孩子從鄉下來到北京,租了八個四合院。剩下的錢分給了窮人。
趙紉蘭在北京四合院裏養了雞鴨,還去周圍的菜市場撿剩菜和野菜。
北大校長蔡元培實在看不下去了,就下令財務室每月扣發30元大洋,直接交給趙紉蘭,不許李大釗辦理。
雖然李大釗對家裏的錢不是很在意,但對趙紉蘭和他的孩子,李大釗對妻子和孩子特別親熱。只要他回家,就會被親切地叫“姐姐~姐姐~”,給妻子說溫暖的話,給孩子講外面新鮮的故事,告誡他們好好學習。
趙紉蘭愛李大釗,真是傷筋動骨。壹般不允許李大釗插手家事。李大釗想幫著幹家裏的粗活重活。都是壹句話:韓拓,妳不用做,我來做!
尤其是在1927年4月,張沖進本應由領事館保護的東交民巷39號俄軍營房時,將及其丈夫抓獲。她沒有像沒見過世面的人壹樣慌張。
張釋放了李大釗的妻兒,但對李大釗嚴刑逼供。二十二天後,他被處以絞刑。為了折磨李大釗,絞刑殘忍地執行了三次,持續了38分鐘...
當聽到這個壞消息時,趙紉蘭“哇~”了壹聲,立刻昏了過去。
劊子手不允許李大釗的屍體下葬,卻人道地暴露屍體6年!
這漫長的六年,對趙紉蘭壹家來說,簡直是生不如死!
她的眼淚已經幹了,她的靈魂早已隨丈夫出體,只留下她的肉體,看這個邪惡的舊社會是如何被譴責和獎賞的。
在趙紉蘭的懇求下,李大釗的遺體終於安葬在北京市海澱區萬安裏1號,即現在的烈士陵園。
丈夫下葬後的第35天,趙紉蘭跟隨丈夫,她49歲的人生就這樣悲劇了!
她最後的話讓人落淚:
壹個女人愛壹個男人,卻是如此驚天動地!
最後來回放壹段* * *制作人李大釗的甜言蜜語。他對趙紉蘭和他自己說,也對中國的男男女女說:
趙紉蘭盯著丈夫的眼淚,李大釗說她哭了,難忘...
這是革命熱播劇《覺醒時代》中最催人淚下的愛情場景。
在世俗眼裏,李大釗才華橫溢,出過國,出過國,是國內壹流名校的教授。她配得上新型知識女性做夫妻。
的確,我在北大紅樓的時候,有壹個新型的戀愛女李大釗對他眉來眼去,但是李大釗就是坐著不動,像他媽愛他壹樣永遠忘不了他那嬌生慣養的老婆!
蔡元培在北大紅樓發起“不嫖不賭”的倡議書時,第壹個簽名,真正實現了“壹生只愛壹個人”的莊嚴承諾。
他們養育的三個孩子兩個女孩,都秉承著良好的家風,很努力,很有出息。
李大釗20歲時所生的長子李,父親壯烈犧牲時已18歲。黨組織考慮到他的安全,把他送到日本學習,然後日本發動侵華戰爭,決定回國保護他的家人。曾任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國家副部級幹部。他於2005年去世,享年96歲。李的兩個兒子仍秉承李大釗莊重的家風,現在都是政府要員,和李壹樣為國家做貢獻。
李大釗去世時,次子李光華只有4歲。後於1940年只身前往延安,為革命工作做出了巨大貢獻。後來,他擔任中國科學院電子研究所黨委書記。
最小的兒子李新華是在父親李大釗去世時出生的。小時候得到黨組織和朋友的幫助。在北京留學後,壹直從事教育工作,並兼任學校黨委書記。他於1989年在北京去世。
大女兒李興華在父親被捕入獄後,和母親壹起被關進了監獄。第二天兩個女孩被救出來的時候,從她們的父親李大釗那裏傳來了犧牲的消息。因為他的母親身體壹直不好,李興華決定輟學去照顧他的弟弟、妹妹和母親。母親去世後,李興華在黨組織的幫助下完成了學業。中法大學畢業後壹直從事文學研究,出版過《回憶我的父親李大釗》、《十六年前的回憶》等作品。1979 68歲病逝。
最小的女兒李艷華在她父親去世時只有8歲。我從小就努力學習。當我長大後,我會像我的弟弟李新華壹樣從事教育事業,我也希望為社會培養壹批人才。
李大釗和趙紉蘭的愛情,難道不是骨子裏的愛情嗎?在很多人眼裏,他們的愛情不算幸福的愛情,因為他們彼此是那麽的分離。尤其是在趙紉蘭,他們16歲結婚,26歲生孩子。10年中間,幾乎是空窗期。以現在的生育年齡來說,那叫晚育。而且那個時候十五六歲的女性生的孩子比較多。可想而知,她是如此的隱忍和付出,無論是精神上還是身體上。
大兒子出生後,身後的孩子也是天各壹方。可見李大釗在家的時間真的很短很難得。李大釗從日本回來,兒女們都把他當成陌生人,躲在門後偷偷看他。他們知道他沒有太多的時間來照顧他的家庭,並且壹直在為國家的未來奔波。
如果是現在,壹個女人有壹個這麽忙的老公,不是投訴就是離婚,那就太容易了。
趙紉蘭愛她的丈夫,像大姐姐壹樣理解她的男人,像母親壹樣支持她的男人。無論在什麽情況下,趙紉蘭愛她的哥哥和男人到靈魂深處,這種愛的力量足以讓她獨自承擔起整個家庭的重擔。
多麽偉大的女人,多麽溫柔的女人。如果是妳我,就很難做到,我們達不到她靈魂的高度。
李大釗與趙紉蘭的愛情故事,的確是中國男女學習和實踐的好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