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藝術簽名 - 林青霞的親姐姐林莉:河南退休女教師,失散36年姐妹相認

林青霞的親姐姐林莉:河南退休女教師,失散36年姐妹相認

1990年9月份,吉林長春,林青霞終於第壹次見到了林莉。

壹見面,林青霞拉著林莉的手舍不得松開,嘴裏說道 “終於見到了,真好,真好。”

“姐姐,妳坐車過來累不累?”“姐姐,妳想吃什麽,等會兒我們先去吃飯。”

拉著林莉的胳膊,36歲的大明星林青霞,秒變小女孩,壹直貼著姐姐,靠在姐姐肩上,撒嬌。

林莉也笑得合不攏嘴,對眼前這個妹妹,她除了欣喜,還有憐愛:她太瘦了。

姐妹倆,壹個是享譽兩岸三地的大明星,身家十幾億,過著人上人的上流生活;

壹個是河南農村退休教師,每月450元退休金,租住著20元壹月的老房子。

壹母同胞的兩個人,命運截然不同。

為了這壹刻,她們已經等了36年,盼了36年……

繈褓中骨肉分離

1948年,山東青島,林維良麻蘭英夫婦,迎來了他們的第壹個孩子,取名林莉。簡單,好記,寓意女兒長大了聰明伶俐。

林維良是部隊軍醫,麻蘭英是部隊醫院的護士。女兒的到來,給這對年輕夫妻增添了無限歡樂。

然而時事弄人。

在林莉出生剛三個月的時候,林維良夫婦要隨部隊壹起去臺灣。女兒太小,在路上無法照顧,商量之下,林維良決定把女兒送到山東萊陽父母家。

臨別時,麻蘭英抱著女兒哭了又哭,親了又親。女兒是母親身上掉下來的肉,何況她還那麽小,就要跟父母分開。麻蘭英心如刀割。

給女兒置辦了幾套新衣服,買了幾件新毛毯,林維良把繈褓中的女兒送回了老家,夫妻倆轉身踏上了去臺灣的輪船。

走的時候,林維良還安慰妻子,“這次去,可能最多三個月或者半年,到時咱們回來再把女兒接走。”

夫妻倆誰也沒有想到,這壹別就是36年。

林莉被送到爺爺奶奶家,老人身體本來就不好,加上農村缺衣少穿,日子捉襟見肘。

小時候的林莉,跟著爺爺奶奶討過飯,也吃過地裏的野菜充饑。

沒多久,爺爺奶奶去世,林莉又跟著叔叔林維雲壹家生活。

叔叔家日子也艱難,幾個孩子嗷嗷待哺,如今又多了壹張嘴吃飯,生活更是難捱。

可是哥嫂遠在海峽對岸,林維雲夫婦也做不到對年幼的林莉不管不問。

日子再艱難,好在總算把幾個孩子拉扯大。

到60年代,林維雲夫婦倆決定帶著幾個孩子去闖壹闖,他們來到黑龍江雞東市壹間煤礦,在這裏紮根。

有工作,就有收入,生活只夠糊口,但林維雲壹直沒有放棄讓幾個孩子學習文化知識。

尤其林莉,從小就聰明又乖巧,學習成績也非常好。

1969年,21歲的林莉順應大潮,下鄉插隊。沒多久,她就在插隊當地當起了代課老師。

在學校裏,林莉和壹個女同事格外要好。在女同事的介紹下,林莉認識了這個同事的親弟弟錢深永。

錢深永是雞東當地人,他比林莉年長幾歲。和林莉壹樣,他也比較愛好文學,是個文藝青年。

認識之後,林莉與錢深永芳心暗許。

誰知命運的考驗很快就來到眼前。

兩個人還來不及私定終生,錢深永就被下放到河南許昌農村插隊。

千裏迢迢,林維雲也覺得這事不可靠,勸林莉放棄。

然而林莉自己認準了的人,便不肯回頭。她主動給錢深永去了壹封信。

她知道,錢深永怕耽誤她,才沒有跟她聯系,因此她更要主動,表明自己的心跡。

彼時正是錢深永苦悶迷茫的時候,是林莉的信,是愛情,給了他光亮。兩顆滾燙熱烈的心緊緊貼在壹起。

通信半年之後,林莉更是主動申請,去了許昌農村,追隨愛人。

在錢深永插隊的地方,簡陋的茅草屋裏,這對年輕小夫妻,舉行了簡單的婚禮。

插隊結束,錢深永被分到許昌市內燃機配件廠工作,林莉也成了廠裏的壹名工人。

在車間工作壹段時間,林莉因為有教學經驗,再次成了壹名代課老師,之後又轉正。

她和錢深永的生活也逐漸步入正軌,工作平穩安定。隨著三個兒子陸續到來,五口之家,其樂融融。

林莉以為生活就這樣平淡下去,沒想到父母卻告訴她壹個驚天秘密。

姐妹倆紙短情長

80年代初期,大陸和臺灣省達成***識,實行“三通”,即通信,通商,通航。

政策實行後,林維良才與弟弟林維雲聯系上。

1983年的壹天,遠在雞東的林維雲給林莉寫了壹封信,信裏告訴她,他的親生父母另有其人。

林莉這才知道,自己叫了30多年的爸爸媽媽,其實是自己的親叔叔親嬸嬸,而自己的親生父母,遠在海峽對面。

叔叔這次來信,就是告訴她,父母壹直在打聽她的下落。

在臺灣,她還有壹個弟弟兩個妹妹,其中壹個妹妹,便是大名鼎鼎的女明星林青霞。

早在1982年,林青霞利用拍戲的機會,到山東老家打聽過姐姐的下落。

可是年代久遠,知道故人的那些老人已經去世,年輕壹代根本無從知曉林維雲壹家的去向。

尤其當時通信不發達,林青霞找了幾年,猶如大海撈針,姐姐仍然杳無音信。

這壹次,父母也是輾轉很久,多方打聽,才知曉叔叔壹家的確切位置。

在信裏,叔叔除了告訴林莉這個驚天秘密,還告訴她“妳父母當年也是迫不得已,妳千萬不要怪他們。”

捧著叔叔的信,林莉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沒想到如此戲劇的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

也沒想到,無數人的夢中情人林青霞,居然是自己的親妹妹。

很快,林莉便和親生父母取得聯系,雙方開始通信。

林維良夫婦最擔心的,是怕女兒不認他們,他們對女兒虧欠太多,女兒受苦了。

在通信三年之後,林莉和父母約好,在上海見面。

盡管林莉兒時沒有任何關於父母的記憶,只在通信之後見過照片,但在人頭攢動的機場,她壹眼就認出了父母。

得知女兒已經結婚成家,林維良夫婦給林莉買了冰箱、彩電等,算是給女兒遲到十多年的嫁妝。

除了家用電器,父母還給林莉帶來壹臺最新款的照相機,這是妹妹林青霞送給她的。

第二天開始,林莉帶著父母去了上海,北京,青島幾個地方遊玩。

分別之後,雙方經常聯系通信。

每次收到信,林莉必然會收到妹妹林青霞的壹張照片,上面還有她的簽名。每次寫信,除了互訴衷腸,林青霞都會在結尾寫上“紙短情長”。

林青霞和父母,壹再邀請林莉去臺灣生活,但是考慮到叔叔嬸嬸年事已高,加上自己在大陸已有穩定的生活和家庭,她不想再奔波。

直到三年後,這對親姐妹才終於見到彼此。

相聚在滾滾紅塵

林青霞比林莉小6歲,她1954年11月份出生。在林青霞出生的時候,家裏的生活條件已經改善許多。

林維良夫婦到了臺灣之後,夫妻倆雙雙從部隊轉業,開始做點小生意。

酒樓,飯館,服裝廠等等,在夫妻倆的經營下,家裏生意很不錯。

林青霞五官立體,眉宇間英氣十足,18歲的時候,她被星探發掘,開始出道。

1974年,20歲的林青霞主演了聞名海內外的瓊瑤作品《窗外》。

之後她又主演了《雲飄飄》《雲深不知處》《八百壯士》《在水壹方》等多部影視劇。是兩岸三地家喻戶曉的大明星。

到1990年,林青霞和秦漢壹起主演了由三毛作品改編的電影《滾滾紅塵》,影片在吉林長春拍攝。

出發前,林青霞主動和林莉聯系,姐妹倆約好在長春見面。

到了那壹天,林莉和錢深永壹起,坐車到林青霞劇組。

雖然是第壹次見面,但此前已經通信三年,海峽隔不斷親情。林青霞壹直拉著林莉的胳膊,完全沒有任何生疏。

見面之後,林青霞帶姐姐姐夫去了當地最好的中餐館,席間姐妹倆說起各自的生活,話都停不下來。

林青霞壹直問姐姐過得好不好?家裏三個孩子怎麽樣?如果有什麽她能幫得上的,叫姐姐壹定要說出來。

林莉慈愛地看著這個比自己小6歲的妹妹,她壹直微笑著回應著妹妹的問話,“好,好,壹切都好,沒什麽困難。”

倒是她心疼妹妹,為了保持身材,吃得太少了,太瘦了。

林青霞笑著撒嬌,跟姐姐說自己早就習慣了,入行以來就沒有吃飽過。

這次見面,林莉夫婦倆在長春待了壹周。

每天,林莉都到劇組去陪妹妹拍戲。劇組不開工的日子,林青霞帶上男朋友秦漢,和姐姐姐夫壹起外出遊玩。

歡樂的時光總是短暫的,壹周之後,林莉夫婦倆回到許昌,繼續過著上班族的生活。

林莉和錢深永壹直租住在壹房壹廳的舊房子裏,屋裏也是壹些舊式家具,房租壹個月20塊錢。

對於這樣的生活,林莉非常的滿足。盡管爸爸媽媽和妹妹多次提出,要幫她改善生活條件,但林莉全部拒絕了。

三個兒子大學畢業,林莉和丈夫多年恩愛如初。對她來說,這樣的生活就非常幸福。

尤其是她早就習慣了這裏的壹切。

兩塊錢就可以吃到壹大碗熱乎乎的燴面,5毛錢就可以買兩個香噴噴的燒餅。物價低,幸福指數高。

林莉沒有接受林青霞任何經濟上的幫助,反而壹直問妹妹有什麽喜歡吃的特產,她給妹妹寄過去。

當初得知親妹妹是大明星,林莉就看完了林青霞主演的所有作品,沒見過面她就喜歡上了這個妹妹。

見過面之後,不論是寫信還是電話,林莉都和林青霞探討那些影視劇,姐妹倆各有看法,各持己見。

隨著政策逐漸放開,林青霞陪著父母,多次到大陸來玩,故地重遊,也算讓老人了卻幾樁心願。

林莉也曾多次到臺灣 旅遊 ,跟著父母看看他們生活之地的風土人情。

然而,母親去世沒能見到最後壹面,成了林莉永久的遺憾。

只談感情不談錢

自從1987年第壹次在上海見面,媽媽麻蘭英就對女兒林莉壹直放心不下。

壹家人生活在壹起,只有大女兒壹個人在這邊。女兒不在身邊,做媽的總是無法安心。

回大陸 旅遊 幾次之後,麻蘭英曾經多次提出,以後要到許昌去養老,要跟林莉生活在壹起。

林維良和幾個子女的看法壹致,林莉在這邊生活已經夠艱難,如果麻蘭英過來,勢必會給林莉壹家增添不少負擔。

加上後來麻蘭英生病,骨關節老化行動不便,出行不僅要坐輪椅,還經常要上醫院檢查、手術。

她想再見女兒壹面,就更難了。

常年生病積郁成疾,麻蘭英又患上了抑郁癥。

她不願意再拖累家人,先後幾次自殺,好在都被及時發現,搶救過來。

到2002年12月4號,剛做完手術不久,麻蘭英再也無法忍受病痛的折磨,從醫院12樓跳下,傷重不治去世。

這年,麻蘭英71歲,大女兒林莉也已經54歲。

得知噩耗之後,林莉連忙去申請赴臺手續。

然後等林莉手續辦好,當月16號,麻蘭英喪事便舉行完畢。

沒能見到母親最後壹面,林莉心裏說不出的遺憾與愧疚。

不過,她還是如期去到臺灣,陪在爸爸林維良身邊長達半個月之久。

媽媽去世,爸爸成了最孤獨的人。林莉回到許昌之後,經常打電話對老父親噓寒問暖,陪他聊聊天分散下註意力。

到2006年,林維良病重。這次林莉壹得知消息立馬辦好手續,終於趕到臺灣見到了父親最後壹面。

年近60的林莉,親生父母雙雙去世,壹手把她拉扯大的叔叔,也因為癌癥早幾年過世,年事已高的嬸嬸,跟著兒女生活在雞東,日常也只有電話和書信往來。

90年代中期,林莉和錢深永從單位退休,兩個人每個月都有450塊退休金。

雖然生活遠不及妹妹林青霞壹家,但林莉壹直說,自己在物質方面沒有過多的要求。

跟身邊人相比,她的生活已經好太多太多。

林青霞曾多次提出,要把林莉夫婦倆接到臺灣生活,或是去國外,但林莉都拒絕了。

對於妹妹金錢上的幫助,她也拒絕了。

“幫得了壹時,幫不了壹世。我有手有腳,我能過好自己的日子。”

多年以來,林莉壹直甘於平淡,生活淳樸,特欲極低。

對林莉來說,妹妹是妹妹,她是她。有親情在,只談感情,不談錢。

這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