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普蕾-?她把壹生都獻給了大提琴!大提琴這種充滿陽剛之氣的樂器,壹直以來都是男性的專屬。吉薩萊斯、費爾曼、托特裏耶、傅立葉、羅斯托波維奇、馬友友等大提琴演奏家都是男性。很少有女性大提琴家,尤其是那些有個性和獨創性的,但杜普蕾是個例外。作為托特裏耶和羅斯波羅維奇的學生,她沒有倒在老師的光環之下,而是走出了壹條新路,那就是全情投入、滿腔激情、力與美的充分表現,這些都體現在她對埃爾加大提琴協奏曲的演繹中。她媽媽曾經不贊成她當大提琴手,說她太抑郁了。後來,她真的因為拉大提琴而死了...
傑奎琳·杜普蕾(1945—1987)在世界上只度過了42個春秋,卻在她短暫的壹生中創造了頂級的大提琴演奏!?
傑奎琳·杜普蕾(?杜?pre)1945年出生於英國壹個充滿音樂的家庭。當她四歲的時候,當她在收音機裏聽到大提琴的聲音時,她要求得到那件樂器,杜普蕾和大提琴的不解之緣就此開始。1965年,杜普蕾演奏大提琴,巴比洛裏(爵士?約翰?巴比羅利(Barbirolli)指揮倫敦交響樂團,由英國作曲家埃爾加(e?埃爾加的大提琴協奏曲(大提琴?協奏曲?在?e?小調嗎?op.85).這段錄音對杜普蕾非常重要,因為它奠定了杜普蕾在表演舞臺上的地位。鋼琴家古爾德曾說,杜普蕾的埃爾加協奏曲表現出無限的悸動和熱情。後來她第壹次聽到和巴比洛裏合作的錄音時,驚訝地說:“這不是我想表達的!”“不幸的是,她不能記錄壹個更好的埃爾加。她想表達什麽?我們永遠不會知道。?
沒有人會錯過杜普蕾在埃爾加的表演。許多人喜歡聽她的協奏曲的錄音。在管弦樂的襯托下,她充滿活力,又不失女性的細膩,在情感表現上也不是完全無拘無束。從她指尖傳來的鋼琴聲讓人完全被她的熱情和音樂演繹所感染。杜普蕾對埃爾加E小調協奏曲的演繹無與倫比。到現在,據說只有馬友友的表現稍微達到了她的水平,但還是有很大的差距。?
匈牙利大提琴家斯塔克有壹次聽到收音機裏放大提琴音樂,就問別人是誰演奏的。也有人說是杜普蕾。史塔克說:“她這樣玩下去,活不了多久。”多麽偉大的史塔克!真是驚喜!也許只有頂尖的藝術家才能理解頂尖同行的水平。史塔克能認識到杜普蕾是在拿自己的生命開玩笑,為了鋼琴的完美,他可以做任何事。杜普蕾壹直是許多古典音樂迷心中的嘆息。杜普蕾五歲時就顯示出巨大的天賦,十六歲就開始了她的職業生涯。天賦與年齡的差距傾倒眾生;1973年,他被確診為多發性硬化癥,於是離開舞臺,臥床十幾年,最終英年早逝。
在凡間,也許轉身就是世界末日的瞬間?然而,我們今天仍然活著,即使我們受傷了,再受傷,再跌倒,我們也應該比在另壹個世界更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