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個
據說中國最好的相聲是《特大新聞》,由梁左和姜昆作曲,姜昆和唐傑忠表演。
我心目中的好相聲有很多,《特大新聞》當然是好相聲,但不是討論的最好的。誰說是最好的,可能是這個人聽相聲少,也可能是他表明態度,刻意去做。我覺得換個說法比較好。《特大新聞》大概是中國最具爭議和影響力的相聲了。
二
從1987年的《虎口幻想曲》開始,梁左連續六年參與央視春晚相聲的創作。1989年春晚,他準備了三部作品,姜昆和唐傑忠的《非常新聞》,牛群和馮鞏的《小偷公司》,小林和李國勝的《孤島之死》。
經過演員的再創作和排練,三個相聲都達到了相當的水平,但是沒有壹個能上春晚。其中《小偷公司》壹度被認為是春晚最佳相聲,但因為題材犀利而獲獎。壹年後在“超級綜藝”播出,觀眾反響強烈,成為至今經典。至於《大新聞》,梁左和姜昆再三考慮,認為春晚播出的希望很渺茫,於是主動給元旦晚會。
1988年12月31日,央視《難忘的1988》元旦晚會播出了相聲《非常新聞》。作品主要圍繞壹則“廣場要改成農貿市場”的小道消息展開,播出引發的巨大爭議讓創作者和表演者始料未及。
三
從臺詞中可以看出,表面上看,“大新聞”是政治笑話,有些說法甚至相當“大膽”。但是,從根本上來說,就是從幽默的角度去創作沒有別有用心的藝術。
四
梁左和姜昆創造了“非常新聞”這樣的相聲是有原因的。
在姜昆的心目中,梁左平時總是有壹些特別奇怪的想法,這些想法往往可以引申出壹個***同的東西。有壹次聊天,姜昆告訴梁左,1985年,他想拿到大學文憑,參加全國視聽高考,要求他寫壹篇應用文,於是他用戲謔的口吻寫了壹篇文章。總的來說,各單位要註意的是,根據上級關於進壹步加強改革開放的重要指示,北京市經濟發展委員會決定,從現在起,將長安街以東地區開放為自由貿易早市。對於哪些路段不定時限行,請告知附近居民做好準備,禁止車馬牛羊湧入。在北京經濟發展委員會簽署。
梁左聽著,瞇起眼睛說,“這是壹件好事。”對戲劇性因素本能敏感的梁左抽著煙說:“姜昆,妳說妳要去電大,把這張試卷放在自行車後架上,然後妳走在東四拱道上。妳甚至不知道車翻了個底朝天,壹陣風把卷子吹走了。我遇到壹個人,他正要做生意,要出海。嘿,他看到的時候,二話沒說就把妳的稿子拿回家了。七嬸六嬸壹直宣傳。長安街被封,自由市場擺地攤。地方寬敞,壹圈又壹圈,先在郊區,後在遠郊。然後警方會查出是誰造謠混淆視聽,發動群眾,深入層層,壹副字跡是姜昆的。然後成立策劃小組,背對背的深挖了解,翻說唱領袖所有表演的賬,聽所有海外關系。和妳聊過的女生都找妳壹壹簽名。回顧,查詢,追妳組織群眾在長安街搞自由市場的動機……”
梁左的戲劇如此快樂,以至於姜昆笑得前仰後合,梁左自己都快喘不過氣來了。後知後覺,這是兩個人***同創作《非常新聞》最原始的階段。
五
在新年晚會上播出《特大新聞》後,當時的參謀長與姜昆交談,說昨天會議的前15分鐘妳們壹直在討論妳們的相聲,然後大家都說不要取笑天安門廣場。後來,時任廣播電影電視部部長的艾智勝也找到了姜昆,說:“我沒註意,節目通過了。對妳不壞,我也有責任。”然而,姜昆後來聽說,許多高級領導人並不反對《特大新聞新聞》。當時,副總統王鎮曾經說過:“妳是對的。軍事博物館賣家具,就是諷刺他們。”包括胡啟立本人,後來也說:“妳應該說寫這個東西沒有錯,沒人會給妳上這樣的課。但是整個社會的情緒都比較浮躁,妳不要給這種浮躁的東西火上澆油。”
姜昆談到了與梁左的這些對話。梁左壹邊抽煙壹邊嘆氣。“這足以看出黨中央對我們工作的重視。我估計在國家歷史上,政治局開會討論相聲。這是第壹次,估計不會有下次了。”當時,梁左也預感到,從那時起,節目審查將會更加嚴格。
六
這種相聲後來在社會上引發了熱烈的討論。中國電視新聞還刊登了壹封讀者來信,信中說我們看了這個相聲後非常“憤怒”。"這簡直是在詆毀我們偉大祖國的首都。"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突發新聞本身的價值。音樂理論家戴後來在《文藝研究》上撰文說,《特大新聞》被許多人視為“黑話”,但它仍然是壹部描寫社會心態的成功之作。
1992年3月1日,梁左在《中國文化報》上寫了壹篇關於相聲現狀的文章,他自己也提到了這個相聲。“其實這壹段充其量只是反映了商品經濟沖擊下人們的社會心態,其中提到的壹些社會問題在當今中國被公認是自上而下存在的,但各有壹套他認為最理想的解決方案。1989年元旦播出的這段相聲,與當年中國發生的其他任何事情都沒有因果關系。國際氣候,國內小氣候,還有相聲!”
1992年7月,文化藝術出版社出版了《虎口幻想曲——姜昆梁左相聲集》,其中《特大新聞》全文轉載,刪節部分在央視播出時還原。前文化部部長、時任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的王蒙在序言中用了很長的篇幅談到了這個相聲。“如果說這壹段反映了商品經濟浪潮沖擊下的活躍、躁動、混亂的思想,反映了壹種失去法度的興奮、迷惘心理,恐怕也不牽強。所以這個相聲挺高級,挺犀利,挺有深度。”
至於那句“雞蛋貴,鴨蛋貴,買皮蛋要五毛錢”,王蒙認為,這種以“三國”為形式的“詩”,可能會引起petofi虔誠人士相當大的反感。也許相聲的笑聲真的褻瀆了壹些偉大的東西。也許相聲這種藝術形式本身就不可避免的憤世嫉俗,褻瀆神明,但這種褻瀆不就是壹種生活嗎?
七
1993年4月,中國美術學院在北京舉辦了“姜昆梁左相聲藝術研討會”。與會學者討論了姜昆和梁左的相聲作品,認為《非常新聞》像《老虎嘴裏的幻想》《電梯裏的冒險》《焦慮》壹樣,是姜昆和梁左最具代表性和最成功的作品。
情況歸情況,工作歸工作。這是官方對《特大新聞》最直接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