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2014年阿迪達斯給德華特霍華德退出的簽名鞋
下面是這雙鞋的評測:
鞋子拿到手的第壹感覺就是鞋面比較輕,整個鞋子的重量更多集中在了鞋底,絲毫沒有Shaq Attaq、AF25、巴克利等內線鞋的那種笨重的感覺,可見阿迪最近在球鞋輕量化的處理上是很成功的。
上腳的第壹感覺就是包裹很緊,特別是中足部分。腳背被緊緊地鎖住,完全不會在運動中滑動。鞋面采用人造革加織物,比Howard 4的鞋面包裹要稍微柔軟,更舒服壹些。像LBJ的鞋面硬,HF明顯夾腳,而howard 5上腳不會有明顯的不適感。不過透氣性不如howard 4,只能說現在冬天穿不凍腳,好像還挺暖和的,呵呵呵。
腳踝的支撐和保護很到位,給人足夠的信心,作為壹雙中鋒鞋,重量做到如此輕盈,還兼顧了保護性,還是很不錯。
緩震方面,其實壹直很期待Boost的加入,但看來研發融入進籃球鞋並推出市場還有壹段時間。
這次又回歸到前掌ad+的配置,可能很多人會失望。腳感就是典型的阿迪籃球鞋那樣,感覺很普通,踩著沒有Zoom那樣的“踩屎感”,更不會有superfly、XX8之類的超爽腳感。但在起跳落地時也能明顯感覺到前掌ADIPRENE+帶來的那種很有韌性的緩沖。
在此,我只說下我的看法,很多人嫌棄AD的腳感太硬,有的人抱怨AD籃球鞋的緩震科技千年不變沒太多創新,我不確定這是不是壹種理念,就是壹種回歸原始的態度,就和NB的赤足跑鞋壹樣。畢竟要說推新科技,AD的實力應該是很強的。但銳步又是另壹個極端,推太多新科技,結果實用性存在問題。我有壹些朋友說就只穿AD,就喜歡這種更直接更真實的腳感,所以說也不要人雲亦雲,找到適合自己腳感的球鞋最重要。
抓地方面,nonmarking大底發揮非常好,很久沒有穿AD了,覺得比很多新款nike更踏實。紋路不深,建議打室內。
總體來講,壹款不錯的內線實戰鞋,比較適合大體重和追求性價比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