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為了公***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對土地實行征收或者征用並給予補償。”征收或者征用集體土地的前提條件是:“為了公***利益的需要”(或者“因搶險、救災等緊急需要”),即,無論政府是永久性地征收農民集體土地的所有權,還是臨時征用農民集體土地的使用權,其征收、征用的目的,都必須是為了“公***利益“。但是,以“公***利益需要”征收、征用集體土地時,其目的不能泛化和抽象化,而應具體化。“所以,國家征收或者征用土地土地只要是為了公***利益的需要,具有強制性,不需要經過村民的同意。但前提是,農村集體所有的土地除只能由國家依法進行征收外,任何組織和個人都沒有這個權利征收農村土地的。開發商更是沒有這個權利。《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條的規定, 國家征收土地的,依照法定程序批準後,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予以公告並組織實施。被征收土地的所有權人、使用權人應當在公告規定期限內,持土地權屬證書到當地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辦理征地補償登記。征收土地必須依據法定的流程,否則村民可以拒絕征地並訴諸法律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征收土地的流程
1、建設項目依法經國務院或省政府批準。
2、建設單位向市、縣政府地政部門提出建設用地申請。
3、市、縣政府地政部門審查後擬訂征收土地等方案。
4、經市、縣政府同意後逐級上報。
5、征收土地等方案依法由國務院或者省政府批準。
按照土地管理法的相關規定,政府在征收農用集體土地的時候,肯定是需要經過村委會的,然後村委會拿到錢之後給所有的農民進行分配。壹般來說是需要經過村民同意的,但遇到強制性的事情,壹般就不需要壹定經過村民同意。
土地是與人類生存和發息息相關的物質基礎。包括耕地,林地,草地,河流,湖泊,城鄉住宅和公***建設用地,工礦用地,交水利設施用地,軍事設施用地等,具有有限性,不可替代性,永久性,不可移動性。土地管理法規定,國家為了公***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對土地實行征收或者征用並給予補償。從中我們可以看出,當別人來征收妳的土地,第壹妳要看性質,對方說的是不是征收做公***利益,第二是不是國家依法征收,因為除了國家,任何組織和個人都沒有權利征收土地。征地要走流程,只有省級人民政府或者省級人民政府以上有權批準,如果批準了用於公***利益的征地方案,是不必經過村民集體簽字的。征收是國家行為,只有國家才有這個權利,征收的用途是為了公***利益,不是拿來做房子的。所以如果是商業用途,那肯定要村民簽字同意。而且涉及到征地都有補償。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和國土地管理法(2019修正)》
第十壹條 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依法屬於村農民集體所有的,由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經營、管理;已經分別屬於村內兩個以上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農民集體所有的,由村內各該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小組經營、管理;已經屬於鄉(鎮)農民集體所有的,由鄉(鎮)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經營、管理。
第四十五條 為了公***利益的需要,有下列情形之壹,確需征收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的,可以依法實施征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