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藝術簽名 - 如何讓學生在課堂上敢講、會講、講得精彩?

如何讓學生在課堂上敢講、會講、講得精彩?

壹,創設情景,讓學生敢於說

教師要積極營造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讓學生在課堂上積極思考,大膽發言,無所畏懼地說出自己想說的話。

1.微笑著走進教室。教師要把微笑帶進課堂,給學生壹種親切感,主動拉近師生距離。有時為了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可以講壹些笑話、謎語、故事來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形成學生想講、敢講的良好局面。

2.組織壹次小組討論。在課堂教學中,我們必須重視學生的小組討論,因為討論可以給學生發言的機會。學生之間是自由的,所以經常可以暢所欲言。這樣老師會及時得到學生的反饋。

3.及時激勵。學生在課堂上的發言往往是不完整的,有時是錯誤的,但無論學生說什麽,老師都應該給予肯定和鼓勵。這種肯定和鼓勵可以是言語的,也可以是非言語的,包括有意的微笑、真誠的點頭、贊許的眼神、溫馨的提示、信任的期待等等。這些都可能啟發學生,讓學生在輕松活潑的學習氛圍中善於思考,敢於提問,樂於解惑。

2.引導學生說。

在課堂上,學生的發言往往支離破碎,語無倫次,甚至帶有偏見。教師應該給予適當的指導,引導學生朝著正確的目標思考。

1.在新舊知識交界處指點迷津,讓學生說得準確。新知識往往是舊知識的延伸和發展。在教學中,教師如果能把握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恰當地引導教學,讓學生準確地說出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和區別,對學生學習新知識會很有幫助。例如,在講授“認識矩形和平行四邊形”時,教師可以先用多媒體展示矩形,讓學生說出矩形的特點,然後通過動態演示,逐漸把矩形變成平行四邊形。問學生:“現在這個圖形有什麽特點?這是什麽?這兩張圖有什麽異同?”這不僅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望,也有助於學生從變化的角度理解知識之間的關系,有效地將新知識納入原有的認知機構。

2.講授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讓學生發言到位。在教學過程中,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壹個重要策略就是引導學生參與學習,積極思考和交流,形成自己對問題的認識和體驗。比如在教“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的時候,先讓學生發現平行四邊形可以轉化為矩形,然後讓學生切割,問:“我怎麽切割才能把平行四邊形轉化為矩形?”通過討論,學生知道只有平行四邊形的高剪切才足夠。

3.指導學生在揭示規律或總結結論時說話要連貫。在教學中,學生在揭示數學規律或總結教學結論時,通常需要教師的指導才能使規律或結論完整。例如,在講授“分數的基本性質”時,學生分別得出了兩個規律:“在壹個分數中,分子和分母同時乘以壹個非零數,分數的大小不變;在壹個分數中,當分子和分母同時被壹個非零數除時,分數的大小保持不變”。這時教師引導學生將這兩個規律結合起來,逐步要求學生說話完整連貫。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體會到了數學結論的簡潔。

第三,緩評,讓學生講得精彩。

所謂延遲評價,就是教師不要急於對學生所犯的錯誤給出壹個判斷,而應該讓學生充分發表意見,通過師生討論形成壹個* * *知識。這樣,就有足夠的時間讓學生去思考,讓“最精彩的話”從他們的嘴裏說出來。比如,在討論梯形的概念時,同學們紛紛發言:“梯形是四邊形”、“有兩條平行邊的四邊形是梯形”、“有兩條平行邊和兩條不平行邊的四邊形是梯形”等等。老師不要馬上判斷對錯,要說“看誰說得更簡潔準確”“兩邊平行兩邊不平行”。這兩句話能用壹句話表達嗎?”學生再次進入活躍的心態,很快說出“只有壹組邊平行的四邊形才叫做梯形”,體會到了“唯壹”的含義。

第四,轉變觀念,相信學生的能力,把講臺還給學生。

老師給學生壹定的課堂空間,學生可以給老師意想不到的可能性。“應該允許學生自己思考他們能自己思考的事情”和“應該允許學生自己做他們能自己做的事情”。老師堅決不說學生能自學什麽,但壹般也不說能講什麽不能講什麽。如果他們必須談論它,他們必須集中精力,壹定要說到點子上。教室是學生學習的地方。老師要給學生學習和說話的時間,讓學生多學、多想、多說。千萬不要讓他們的話語霸權埋沒了真正的學問大師。三尺講臺也是學生的舞臺。

總之,學生是壹個活潑開朗可愛的群體,自由是他們的基本特征。只要老師在課堂上引導壹個恰當的、平等的對話,學生就會在課堂上敢講、想講、會講、講得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