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藝術簽名 - 作用文化生活 怎樣在青少年中開展價值觀教育

作用文化生活 怎樣在青少年中開展價值觀教育

壹、中學生核心價值觀的內容

中學生是祖國未來的建設者和接班人,他們的核心價值觀狀況如何,直接關系到中華民族的整體素質,關系到國家前途和民族命運,關系到革命前輩開創的社會主義事業是否後繼有人的大問題。當代中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具體內涵是什麽?

首先,作為當代中學生,我們要追求遠大理想,堅定崇高的信念。中學期間,同學們都面臨著壹系列人生課題,如人生目標的確立,知識才能的豐富,發展方向的確定等。這些問題的解決,都需要科學的理想信念來引導。我們要把個人的奮鬥誌向與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運聯系在壹起,把個人今天的學習進步和祖國明天的繁榮昌盛緊緊聯系在壹起,使理想之花結出豐碩的成長成才之果。

其次,我們要做忠誠的愛國者,時刻不忘自己是中華人民***和國的壹份子。維護國家利益,維護祖國統壹,以振興中華為己任。無論我們以什麽樣的方式來報效祖國,都要自覺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努力學習,掌握報效祖國的本領。

再者,領悟人生真諦,創造人生價值。我們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確立積極進去的人生態度,用科學高尚的人生觀指引人生。明是非,知榮辱,辨善惡,在實踐中不斷地創造人生的價值,賦予人生與眾不同的意義。

同時,我們還要加強道德修養,錘煉道德品質。中學時期是人生道德意識形成,發展和成熟的壹個重要階段,在這個時期形成的思想道德觀念對中學生

們壹生影響很大。我們要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加強思想道德修養,做壹個知榮辱講道德的人。我們中學生要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努力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

最後,我們中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還要做到遵守社會公德,維護公***秩序,並且要增強法律意思,做壹個知法、明法、守法的公民。總之,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過程,是壹個人加強修養、完善自我的過程。我們中學生要從自我做起,從現在做起,自覺擔負起時代賦予的崇高使命。它既有社會***性,又有群體特性。具體到細節方面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是以孝敬父母、尊老愛幼、尊敬師長、熱愛家鄉、熱愛母校為起點進而自然延伸到熱愛中國***產黨、熱愛社會主義、熱愛祖國的愛國主義教育。

2.是以拾金不昧、講求誠信、關愛他人、關心集體、助人為樂、註重發揮團隊精神等日常道德行為培養為範疇的集體主義教育。

3.是以熱愛學習、崇尚科學、樂觀向上、積極進取、追求自我價值的實現等具有鮮明時代特征的理想主義教育。上述三者既有歷史的傳承性,又有鮮明的時代性。毋庸置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當代中學生中依然占主導地位。然而,又確實存在壹些不可忽視的問題。

二、當代中學生核心價值觀的現狀

1.愛國主義教育抽象化。當代中學生,大多是“90後”。愛國主義的具體內涵是什麽,對於這些孩子來說,大多數覺得抽象而茫然。

2.集體主義觀念淡漠化。主要表現在:(1)不愛惜集體財產、國家公物;(2)以自我為中心;(3)個人利益;(4)過分註重自我張揚。

3.理想主義教育功利化。當今不少中學生的心目中,讀書學習或者所做的壹切努力,都是為了自己。短期目標是為了得到父母的經濟獎賞,長期目標是為了將來能夠找個好

工作,有個好前途。

我認為形成原因有以下幾點:

1.家庭因素。如今大多數家庭是獨生子女,七八個大人圍著壹個孩子轉。個人至上、唯我獨尊的性格自然而然養成。在這種環境下成長的孩子,容易缺乏團隊精神與集體觀念。

2.社會影響。改革開放三十多年。集體意識、集體主義觀念早已日趨淡薄。再加上現實社會中壹些不良風氣的影響,作為心理成長轉折期的中學生很難做到獨善其身。

3.學校教育。以成績優劣評價學生,決定學生未來命運;以教學質量和升學率高低來評價壹所學校的價值導向,事實上壹直在主導著多數學校的辦學指導思想。

三、如何有效重塑中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1.小事做起,講求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實效性。培養愛國主義情感,首先就要從培養學生對父母的感恩之心,對家鄉、對母校的熱愛之情入手,進而升華到對民族、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2.課堂教學,發揮教師核心價值教育的主體性。課堂教學,始終都是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教育的主陣地。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教育與課堂教學有機結合起來,是每壹位教師責無旁貸的任務。循序漸進,註重核心價值教育的層次性。七年級作為起始階段,主要以養成教育為主線,通過學習遵守學校規章制度初步培養學生對核心價值觀的認知。八年級作為發展階段,在繼續進行養成教育的同時,通過多種多樣的教育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內化為學生的品質。九年級作為升華階段,主要對學生進行人生價值觀與理想教育。形成健康的人生觀、價值觀。

3.加強實踐活動:

實踐感悟是打開少年心靈、培養優良品質的鑰匙。把掌握思想道德知識和進行道德實踐緊密結合起來,寓道德教育於生活實踐之中。根據不同層次的中學生的特點,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實踐活動。比如:組織郊遊、踏青、野營等戶外活動,使他們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增強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熱愛自然的情感;成立“誌願者服務隊”,走進社區,走上街頭,提供各種的義務勞動,使他們感受到勞動的艱辛、合作的重要,增強熱愛勞動、熱愛集體的觀念;參與“同在壹片藍天下,我們***成長”的手牽手活動,城裏的孩子幫助務工農民子女,使他們感受到“幫助別人,快樂自己;奉獻社會、實現價值”的人生真諦……這些活動的開展,使他們有了發揮特長、張揚個性、感悟生活的機會和舞臺,在實踐中將優良的思想道德轉化為自己的品質,精神生活得到充實,道德境界得到升華,使知行得以完美結合。

古人說得好:“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只有當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在這些孩子心中真正生根開花,我們的國家未來才會大有希望。壹個人人崇尚主流核心價值,文明富強的中國夢才能夠真正得到真正實現!

青少年是國家的未來和希望,有怎樣的價值觀念,就會有怎樣的行動。培育核心價值觀,必須堅持從學校抓起。抓好了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也就抓住了未來、管住了長遠。

學校要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圍繞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納入國民教育總體規劃,貫穿於教育各領域,落實到教育教學和管理服務各環節,覆蓋到所有學校和受教育者,形成課堂教學、社會實踐、校園文化多位壹體的育人平臺。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教材、進課堂、進學生頭腦。完善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的教育網絡,引導廣大家庭和社會各方面主動配合學校教育,以良好的家庭氛圍和社會風氣鞏固學校教育成果,形成家庭、社會與學校攜手育人的強大合力。

  1.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突出德育工作的創新性。

我們要通過構建目標明確、內容科學、結構合理、學段銜接、循序漸進的德育課程教材體系和傳統文化教育課程體系,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入耳、入腦、入心。我校以政治課為引領,充分挖掘中小學各門課程蘊含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資源,把知識傳授與道德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同時鼓勵班主任做與學生生活貼近的主題活動課,用創新活動的形式(如:小品、歌唱、朗誦、觀看光盤、采訪等)代替幹巴巴的、讓人厭煩的說教。

2.抓好提升教師素質,突出教育者的言傳身教。

教師是學生核心價值觀最直接的教育者和引領者,教師的能力素質直接關系到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效果。要在師德建設中突出開展核心價值觀教育活動,加強對班主任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思想政治素質和道德水平,既重教書又重育人,既重言傳又重身教,成為學習踐行核心價值觀的表率和模範,以良好的道德風範教育和影響學生。我校現有市、縣級師德標兵、先進個人20余人,可以大力宣傳他們的先進事跡,以便孩子學習。在本學期還聘請了原中央教科所詹萬生教授在校建立德育工作室,並為我們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第壹課,必將收到良好的效果。

3.開展主題教育活動,突出校園文化建設。

我校充分利用好節慶日、紀念日等有特殊意義的日子,組織學生開展形式多樣、富有特色、健康向上的主題教育活動、興趣小組活動和社團活動,努力形成濃厚的校園文化氛圍。加強校園網絡文化建設,重視各種流行文化對青少年的影響,及時發現和研究青少年關註的文化熱點,積極倡導健康、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最大程度地發揮其在青少年核心價值觀教育中的熏陶和引領作用。我校以“語文節”為契機,對學生進行傳統文化教育——有師生講壇、古詩詞廣播和解讀、古典詩詞誦讀比賽、漢字書寫打大賽……在家長開放日,進行了專場演出。對學生很有教育意義。整個校園文化建設突出核心價值觀的色彩,使之對青少年的影響像空氣壹樣無處不在。

4.鼓勵青少年參與社會實踐,突出實踐能力的養成。

社會實踐是青少年核心價值觀教育的生動形式,學校要保證開展社會實踐的課時,並把參加社會實踐的情況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認定範疇。積極鼓勵廣大青少年走出校園,參與公益活動、誌願服務、社會大課堂活動等。通過實踐活動,壹方面使青少年在與社會的接觸中不斷增進對社會的了解,認識自我,升華對核心價值觀的體驗感受和認知理解;另壹方面,使青少年學到更多的社會規範和公***道德準則,增強勞動觀念,掌握勞動技能,鍛煉意誌品質,培養吃苦精神和節儉意識,提高對社會的適應能力

圍繞不同青少年群體的實際,廣泛發動基層團組織、少先隊組織、學生會組織,深入開展形式多樣、青少年喜聞樂見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和學習活動,引導青少年把握富強、民主、文明、和諧作為國家層面的價值目標,深刻理解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作為社會層面的價值取向,自覺遵守愛國、敬業、誠信、友善作為公民層面的價值準則。 

1.開展主題少先隊隊日活動

以少先隊隊會為主要載體,以宣傳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為重點,組織全市少先隊員集中學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少先隊隊日活動中,各級少先隊組織要早謀劃,早布置,用少年兒童喜聞樂見的方式講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2.舉辦講故事大賽

以宣傳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為重點,在中小學中開展“講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故事”分享匯。組織少年兒童和家長代表壹起,通過講故事的形式,采取講事例、故事匯、演講、朗誦、快板、攝影圖片、微視頻等各種方式和載體,分享能夠反映“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中國故事。

3.開展主題團日活動

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三個方面,組織青年認真學習,通過主題團日的形式,開展多層次、多種類的活動,讓青年認識、了解、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4.開展以集中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大討論

在青年學生中開展如何學習貫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大討論,采取辯論賽、社會實踐、征文、新媒體等多種形式在青年學生中掀起學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熱潮。

5.舉行宣講報告會

專題開展以學習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線的形勢政策報告會,對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堅定學生的理想信念,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黨的十八大提出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即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這24個字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是國家層面的價值目標,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會層面的價值取向,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公民個人層面的價值準則。盡管只有24個,但其內涵卻十分豐富,具有強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加強對社會各階層、特別是對青少年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對於凝聚全國各族人民的***識,形成***同的思想基礎,對於國家的長治久安都具有重要意義。

青少年是壹個國家、壹個民族未來的希望,而這個年齡階段正是他們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形成的階段。我們能否培養出合格的建設者和接班人,關鍵是能否培養他們樹立起正確的“三觀”。對青少年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筆者有如下幾點認識:

第壹,要緊扣時代特點。現在是互聯網時代,信息開放,觀點多元,對於處於成長階段的青少年來說,其實很難分辨哪些價值觀是正確的,哪些是不正確的。所以,壹方面我們要主動的、積極的利用互聯網、利用新媒體,擴大主流價值觀的陣地,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更大、更寬闊的宣傳陣地,形成壹個良好的社會環境和氛圍。另壹方面,對壹些腐朽的、負面的不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人和事要立場鮮明的予以批判、打擊,凈化青少年成長的文化環境、精神環境。

第二,要緊扣青少年自身的特點。青少年朋友正處於身體發育、對知識具有強烈好奇心的年齡階段,他們善於把握時代脈搏,追求新鮮有創意的東西。所以,在開展青少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過程中,不能單純的靠灌輸,要盡可能豐富載體,活躍形式。比如,在傳統的教育方式中,教材內容可以圖文並茂,可以采用更加生動的事例教學,而不要單純的背誦條文;再比如,可以讓學生自身參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傳,讓他們圍繞核心內容設計海報、微信或微博的內容,以親身參與的體驗式教育深化他們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學習和理解等等。

其三,對青少年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不僅僅是學校的事情、是老師的事情,而是全社會***同的責任。這壹點筆者覺得尤為重要。因為假如我們在學校教育的是青少年朋友通過背書、考試掌握了,但是壹接觸社會發現是非對錯的標準和學校不壹樣,立刻就會動搖他們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識,甚而走到對立面去。所以,筆者認為從國家、從政府層面我們要積極引導,從社會層面要積極營造氛圍,從學校和家庭方面要及時進行指導,***同形成壹個實事求是,激濁揚清、懲惡揚善的氛圍,這樣才能進壹步固化我們的教育成果。

以上只是個人壹些淺層的認識和思考,期待大家提出高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