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因民之所善以勸善,因民之所憎以禁奸。
——《文子·上義》
翻譯:因為民眾希望的所以實行,因為民眾憎恨的所以禁止。
2、以信待人,不信思信;不信待人,信思不信。
——晉·傅玄《傅子·義信》
翻譯:用誠信對待人,不由得不做好典範,用欺騙對待人,做的是對的自己也不相信。
3、願竭力以守義兮,雖貧窮而不改。
——《後漢書·張衡列傳》
翻譯:我願意竭力守護正義,雖然貧窮也不改變。
4、心如規矩,誌如尺衡,平靜如正直如繩。
——漢·嚴遵《道德指歸論》
心靈好像規矩,誌向如同標準衡量,面對事情處理像繩子壹樣正直。
5、因其材以取之,審其能以任之,用其所長,掩其所短。
——唐·吳兢《貞觀政要·擇官》
翻譯:因為它的材料所以使用它,審查他的才能來任命他,用他的長處,足矣掩飾他的不足。
6、徇國家之急,赴公家之難。
——《漢書·司馬遷傳》
翻譯:聽到國家的危機,趕赴政府幫助解決。
7、義動君子,利動貪人。
——《後漢書·班固列傳》
翻譯:正義打動君子,利益打動貪婪的人。
8、惟廉者能約己而愛人。
——《明史·循吏傳》
翻譯:只有清廉的人才能夠約束自己愛護群眾。
9、陷其自身者,皆為貪冒財利,與夫魚鳥何異也。
——唐·吳兢《貞觀政要·貪鄙》
翻譯:把自己陷入貪腐的人,都是為了錢財利益,和禽獸有什麽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