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的起因還得從鞏漢林以全國政協委員的身份,接受官媒采訪說起。
談到收入這塊兒,鞏漢林先是指出如今的明星動輒收入便是幾千萬上億,卻還在偷稅漏稅。
說起其他行業的收入,鞏漢林也舉了例子:
比如“某足球隊”。
他眉頭緊鎖,咬牙切齒,壹副恨鐵不成鋼的模樣,說啊:
他們年收入幾百萬、上千萬,在球場上卻進不了球,完全是在給中國人丟臉!
鞏漢林的壹番話直擊了中國男足的痛點,站在球迷的立場上,大部分人是支持鞏漢林的說法的,
但還是有小部分人認為鞏漢林的說法不夠專業,甚至還引起了知名足球媒體人董路的抨擊。
緊接著前國足隊長馮瀟霆也出來了,
他在社交媒體上回復了網友“退役了嗎”的提問時,表示“退了,讓位給鞏漢林”。
言外之意:妳行妳來,不行少逼逼。
雖然馮瀟霆把這條評論給刪了,但他這波操作還是引起了不少網友的抨擊和怒斥。
怎麽好意思啊?
臉都不要了,拿著高薪踢的那麽爛還不允許批評。
就這樣,這壹來壹回的battle,相關話題引起廣泛討論後,“馮鞏大戰”就此開始。
看到馮瀟霆等人的回應,鞏漢林發了壹段小短劇回應。
視頻中他借著表演的臺詞,間接回應了此前董路“不懂球還評論”和“丟臉”的質疑:
“我是不懂球,但是我會看比分呢,”
“我這演小品的怎麽就丟臉了,上了18年春晚,演了那麽多小品,好像還沒給大夥丟臉,”
“我倒是覺得啊,妳這所謂懂球的專家有點丟臉。”
說完鞏漢林還拿出了兩個帶有簽名的足球,上面還有範誌毅等國足名將的親筆簽名。
有這愛好,所以人家未必不懂吧...
眼看著輿論愈演愈烈,馮瀟霆又雙叒叕發了篇小作文,他先是表示這篇文章不是來回應鞏漢林老師的,
接著就長篇大論來表明中國男足這些年來的不易。
至於拿高薪他也說了,這是市場規律自己做不了主,最後讓大家對男足不要就此喪失信心。
發文不算,16號馮瀟霆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也對近期爭議做出了回應。
他表示:“足球人不是不能接受批評,而是希望外界可以理智地、科學地批評我們的不足,幫助我們成長,也幫助年輕球員在更好的氛圍下成長。”
就在輿論愈演愈烈的時候,相聲演員馮鞏在2月份發布的壹則調侃“國足愛吃海參”的視頻也被挖了出來。
視頻中,馮鞏以精巧的語言嘲諷了當下男足的疲軟與無能。
還用谷愛淩愛吃餡餅,所以拿金牌,
徐夢桃愛吃烤串,翻跟頭都成了串兒,而女足愛吃面,所以她們才為國家爭面子來嘲諷男足。
這回不止是馮瀟霆,前面提到的足球評論人董路也再次在微博上發文回擊:
“國足的流量,真香吧!”
但到底誰蹭誰啊?
馮鞏的這條視頻發布於2月24日,也就是說馮鞏跟馮瀟霆鞏漢林之爭沒有直接關系。
董路壹次次的挑起“戰爭”,就像網友說的,不想讓人調侃,那就拿出成績來唄。
圍觀了這場battle不難發現,國足內部已經滲入飯圈文化了。
面對大眾的質疑,他們不是想著怎麽把成績搞上去,反而向大眾叫囂著:我們夠努力了,妳們看不到嗎?”
“壞事都是俱樂部做的,妳們不能罵球員啊”...
這...不就是跟飯圈哥哥都那麽努力了還要怎樣,哥哥永遠是對的壹個樣嗎?
昨天下午,演員李佳航也加入了這場戰鬥替中國男足說話,他的意思大概就是“不懂球就應該保持沈默”。
可能讓大家閉嘴,
甚至發展到提起男足根本引不起壹點討論,沒有人去批評,那男足豈不是完了?
對於男足,誰不想他們能變好呢?可是想要變好就要去努力。
馮瀟霆,董路這些人,妳們看看姚明,對待批評錯了就要認,挨打站直了,這才是中國男足該有的態度!
最後這事兒,妳怎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