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覆滅後,滿清皇室為什麽還能繼續住在紫禁城呢。歷代朝廷的更叠,對於前朝皇室的處理壹般都是趕盡殺絕,而滿清皇室卻受到了較好的待遇。
1911年10月10日,新軍工程第八營的革命黨人打響了武昌起義的第壹槍,11日12日攻占漢陽和漢口,起義軍掌控武漢三鎮,湖北軍政府成立,黎元洪被推舉為都督,改國號為中華民國。兩個月後,湖南廣東等十五個省紛紛宣布獨立。
但是在這個事件中,清王朝還有河北,山東,直隸以及滿蒙的北方各省把控著,還有袁世凱的小站新軍,南方在軍事上沒有優勢,軍隊也沒有倒戈,它的領導者資產階級革命派本身存在著許多弱點和錯誤,沒有提出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綱領,沒有充分發動和依靠人民群眾,沒有壹個強有力的核心,所以南方為了鞏固革命成果,秘密接觸了袁世凱,私下達成協議,只要妳願意跟我們和談,壹旦***和了,妳就可以當大總統,但必須讓清朝退位,民國執政。
在武昌起義後的這段時間裏,隆裕太後毫無主見,軟弱無力。那時袁世凱是內閣總理大臣,還掌握軍政大權,他故意制造四面告急的緊張局面請求朝廷出錢接濟軍用,說:軍餉無著對軍隊嘩變之事堪憂,請隆裕拿出內帑8萬兩充軍餉,隆裕只好答應。1912年1月,袁世凱又與內閣大臣聯名上奏,奏請清帝退位提出"民主如堯舜禪讓",要求清帝位退位,實行***和。但又假惺惺地說:我大清皇太後皇上怎麽能忍心讓九廟祖宗受到炮火的震驚,怎麽能忍心被驅出京城,政權被暴力推翻呢?隆裕被袁世凱假象蒙蔽,不知所措,不和咋辦。
在武昌起義後的這段時間裏,隆裕太後毫無主見,軟弱無力。那時袁世凱是內閣總理大臣,還掌握軍政大權,他故意制造四面告急的緊張局面請求朝廷出錢接濟軍用,說:軍餉無著對軍隊嘩變之事堪憂,請隆裕拿出內帑8萬兩充軍餉,隆裕只好答應。1912年1月,袁世凱又與內閣大臣聯名上奏,奏請清帝退位提出"民主如堯舜禪讓",要求清帝位退位,實行***和。但又假惺惺地說:我大清皇太後皇上怎麽能忍心讓九廟祖宗受到炮火的震驚,怎麽能忍心被驅出京城,政權被暴力推翻呢?隆裕被袁世凱假象蒙蔽,不知所措,不和咋辦。
袁世凱在宮內收買了壹些人散布謠言說革命黨人力量強大,北方軍隊已不足恃!又說什麽:各省紛紛獨立,要是不答應他們的要求,則革命軍殺到北京,皇帝等人的性命難保。平庸的隆裕只會摟著小皇帝哭泣。雖然朝廷大臣也都召開了禦前會議,也沒拿出壹個辦法,亂做壹團。尤其是宗社黨的首領良弼被炸,朝庭上下都被震動了。袁世凱繼續進行逼宮活動。
隆裕己無路可走,覺得保命要緊,退位後還能享受優待條件,總比宗族覆滅的結局強得多。沒辦法,她只好代贊年僅6歲的溥儀做出了退位頒布***和的決定。1912年2月3日,隆裕授權袁世凱與南方協商清帝退位條件,隆裕提出三條意見:壹.留"大清皇帝尊號相承不替"這十個字。
二.不用"遜位"壹詞。三.宮禁和頤和園隨時聽使居住。政府與清廷簽訂了《皇室優待條例》,末代皇帝依然住在紫禁城,還保留壹支禁衛軍,保護皇室安全,為維系這個小王國的正常運轉,民國政府還諾,每年給付400萬兩白銀任由他們使用。真的壹個不殺壹個不抓,所有皇室成員,都沒遭到打擊。
2月11日,隆裕認可了優待條件,決定下詔退位。
2月12日,以皇帝名義頒發了三道詔旨:清帝退位詔,公布優待條件,勸諭臣民。
這壹天,袁世凱率所有大臣到養心殿,太監向隆裕呈遞了退位詔書。每個人都淚流滿面,蓋上皇帝寶印,大臣們依次在詔書上簽名。大清王朝在中國長達267年之久的清王朝就這樣滅亡了。
這些滿清的貴族和遺老們在紫禁城繼續生活著只是在7年後馮玉祥修改了《皇室優待條例》,取消了溥儀的皇帝尊號,降低了優待費用,但並沒有打擊報復傷害這些人。